第一式误会来袭,诚恳回应
他不了解你在做的事情,产生误会骂人,这时诚恳解释是应对的最佳良方人与人之间,有时候因沟通不良,容易产生误会,这时候,第一时间向当事人做出解释,用诚恳的行动和态度来面对,是化解这场误会的最好方式。我平日被太多人误会了,底下随便举几个自身的例子和我的应对,供大家在遇到类似情形时做个参考。
先来看看某位读者的来信留言吧!
匡宇先生,我本来是你忠实的书迷,不过看你的书越出越多版本越改越多,对你有些失望。曾经有人说过:平民作家最初写的书是最出自于真心的!我已经买过你五本书了,到后来,我疲惫了,你让我觉得你只是在赚取版税的普通人而已,特别是你还出了一本“当男人抓耙子(抓耙子,台语指吃里扒外的背叛者)”的《比女王更女王》……之前,我把想对你说的话写成一篇网志-《郑匡宇也是个普通人》。而在今天,我无意间又看到你的网志,只是想来跟你说说一个前书迷的心声而已,这并不包含批评的意味,只是单纯想告诉你我的感觉……
针对上面这位读者,我也立刻给了他一封回信:关于这个问题,我很早以前回复过其他读者了,不过你大概没注意到。书会有新版是因为原本出我书的红色文化公司关门不做了,所以书全部并入麦田出版社。麦田出版社为了不要让读者对品牌产生混清,所以重新再版。这是书商当时给我的解释,跟赚取版税没有太大关系。我倒是愿意相信他们的说法,也希望你能了解。
在收到我的回信以后,这位读者立刻表达对我的歉意,说他误会我了,希望我不要介意。其实这真的没有什么好介意的,我能够理解他的心情和不满的原因,毕竟,一般人哪里会对一个作家的每篇文章及每篇读者回复都仔细阅读呢?!于是当然就产生了疑虑,以为我的书会换封面再版,完全就是为了捞钱。
简单的误会,请及时作出解释
大部分的读者在看书的时候,想必都不会注意书的最后一页,也就是详细注明作者、编辑、美编和出版公司的版权说明页,因此当然不会知道原本出我书籍,同样也隶属于城邦出版集团的红色文化公司,在出完我的《全民搭讪运动》、《第一次搭讪就上手》、《脱离好人帮》及《正妹心理学》之后,因为各种原因,决定收山不玩了。
由于我的书一直以来都算畅销书,于是城邦出版集团内部决议,将我原本的书全部归入集团里头的另一家出版社,也就是后来出版我《情挑MSN》、《比女王更女王》及《你就是自己的激励达人》等书的麦田出版社。麦田出版社为了树立自身出版作品的辨识度,不想造成通路混淆品牌,决定把《脱离好人帮》和《正妹心理学》改版后再出版,并且将《全民搭讪运动》和《第一次搭讪就上手》合并在一起,加入新内容,以《搭讪圣经》的名字再出现在市场上,这也是大家为何在市场上会看到新旧两个版本的原因。
面对简单的误会,只要立刻提出解释,通常对方都可以接受,但一定要注意时效,千万不要拖得太久。因为,一方面时间久了,大家容易以讹传讹,弄假成真,明明是捏造的谣言,却变成大家以为的事实,让你百口莫辩,那样可就为时已晚了;另一方面,要是被误会时不当下做出解释,原本提出质疑的人也许觉得你是因为不在乎或瞧不起他,所以根本不屑解释?进而对你心怀怨恨,更加地不谅解。在我看来,对方既然都到了你的留言版第三篇
对你提出质疑,就表示在乎你,对于在乎我们的人,给对方一个解释,并不过分啊!
上述这个例子,可以说是误会发生时,最容易解决的,因为提出批评与质疑的人,直接找上了我们,于是我可以用最快的速度与效率和他进行沟通,再加上他的语气还算平和礼貌,彼此当然可以好来好去,轻易化解误会。但是下面这个例子,可就比较困难了。
有话直说,切莫透过中间人传达
不知道各位读者是否知道,在我2005年出版《全民搭讪运动》之前,台湾就有一位作家张晋慷,陆续出版了几本关于追求女孩子的书籍,包括《把她追到手:美妙的爱情商》、《追女生:爱情商数胜追实例》及《一小时成为追求高手》等等。张晋慷的文学造诣奇佳,下笔优美流畅,内容丰富生动,案例言之有物,每部作品都有固定粉丝支持追捧,连我之前在《脱离好人帮》里提到的那位创立PTTCatch版、成为七年级爱情教主的张宗明,都曾受到张晋慷的启发,才有经营“爱情”这门生意的构想,在他撰文写作之时,往往能看到张晋慷对他思想和文笔上的影响。第一次在诚品书店看到张晋慷的书时,也觉得他文笔行云流水,是位不可多得的好作家。
很不幸地,不知为何,我对他抱持良好的印象,他却把我看做是个下三滥的对象。还好有时我挺有李敖大师的影子,懂得追根究底找出事情的原委,于是开始发挥福尔摩斯办案的精神,试着找出他讨厌我的原因。我想,形成不屑的原因,应该肇始于某次事件的误会。
话说有位张晋慷的忠实粉丝和读者,曾经到我的新书发表会上,问了我一个问题:如果看到自己欣赏的女生和男朋友在一起,还要去搭讪吗?该怎么搭讪?
我当时回答那位朋友:你如果看到人家手牵手或搂抱在一起还跑上去搭讪,那不是“白目”吗?建议你还是不要比较好吧!除非你怎么看他们俩的感觉,都只象是清清白白的好朋友,那么自然可以大方地上前去聊天,再礼貌地询问那位男伴他们的关系,并且表达你想要认识他女伴的意思,最好能够自在地交谈,让三人成为朋友……这个说法也是我针对类似问题时一贯的回答基调。
其实,之所以第一句就叫那位提问者不要过于“白目”,看到人家情侣卿卿我我还跑去搭讪的缘由,是因为担心自己读者或听众的临场反应欠佳,不知如何创造适当的机会与场景,而让自己想认识对方女友的动机露得太明显,直接上去就是一句“我想认识你”,要是旁边的男生一个不爽,被痛揍一顿怎么办?为了减少“可能”遭遇的麻烦,才会善意地建议大家不要飞蛾扑火。
没想到那位提问人居然无事生非,跑到张晋慷的网站上去问了同样的问题,另附我的回答,希望张晋慷能给个更好的答案。张晋慷于是开始借题发挥,写了一篇关于《如何搭讪男友在旁的正妹》这个主题的文章,贴在PTTCatch版上,劈头就“酸”了我一顿,说我这种程度,叫读者不要自寻死路、直接放弃的人还可以教搭讪?凭什么自称搭讪教主?如果是他的话,会想办法找其他的借口,例如用免费活动介绍文宣、电影试映卷、填问卷送小礼物等等的方式,留下男女双方的资料,日后再找机会与女生单独联络……
张晋慷的说法,当然是最好的搭讪方式,是我也会这样做。但读者众多,担心他们没有这样良好的演技,会画虎不成反类犬,动机轻易被识破,落个死无全尸的下场,所以用前述那样的回答,完全是出于一片善意!不过这次事情也让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不喜欢树敌,不把别人当成假想敌,但别人却有可能“自动”看你不顺眼,把你当成目标物,对你展开一些言语上的挑衅与攻击。当时认为,张晋慷那样写,应该只是因为中间传话的人表达不清,造成误会,让张晋慷误以为我是个完全没有教搭讪的实力、却还一直出书教搭讪的“假货”,于是忍不住对我展开批评。
这又让我想到,当我们跟任何一个人有所谓的冲突和误会时,千万不要继续透过所谓的中间人来传话,大家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现在电话和E-mail那么方便,直接写封邮件打通电话讲清楚不就没事了吗?搞那么多莫名其妙的人挡在中间,制造更多不必要的误会与争端干吗?特别是,世上还真的有不少人喜欢加油添醋、制造事端、看人笑话,会在传话时,故意刺激听话的对象,让人心生怨怼,借机扩大冲突,好在旁边纳凉看戏隔山观虎斗。
当个最佳的讯息传播者
说到这里,想和大家来谈谈另外一个重要的观念。几乎每次自己被别人骂的时候,都会有那些“好心的读者”跑来报信说某某人又骂我的消息,希望看到我义愤填膺的回应,但我却一次又一次让他们失望,因为我除了对网络上的笔战兴趣缺乏外,其实早就看破了他们的阴谋。
我一直以来相信的原则是,人应该要多多传递美好的消息,并且尽可能“隐恶扬善”。记得小时候读过一篇文章,大意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当一个“最佳的讯息媒介传播者”。假设你身处与甲乙两人中间,听到甲说乙的好话,就一定要让乙知道;如果听到乙说甲的坏话,要么是当做什么事都没发生,绝对不告诉甲,再不然将乙的话语稍加转变,成为一种正面的鼓励或建议。例如,乙如果说甲是一个很冲动的家伙,总是不知道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非常容易得罪人,公司上下没人喜欢他;这时你却可以告诉甲,乙觉得甲是一个具备真性情的人,总是实话实说,大家都佩服他的正直敢言,但为了组织的和气,有时候还是三思后言对自己比较好,免得被小人在背后偷偷捅上一刀。
大家看看,这样一来,乙会不喜欢甲,甲又会不欣赏乙吗?随着你这个中间人传递越来越多彼此的好话,也转化批评变成正面有建设性的意见,不只甲和乙的感情会越来越好,你自己和甲乙两方的友谊也将越来越深厚,这就是传递正面讯息的美好力量。于是,平时夹在因误会而少往来的朋友间的你,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替两人创造友好与鼓励的话语,让他们重新搭起彼此友谊的桥梁;当父母处于冷战状态时,作为孩子的你,也可以当一个最好的中间人,替爸爸妈妈传递彼此都不愿说出口、却最铭感五内的谢意与感觉,重启对话的新契机……这些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而且受益者将不只是周遭的人,更是你自己啊!
回到我和张晋慷之间的话题。当时正因为充分了解世界上有那种喜欢添油加醋、唯恐天下不乱的人存在,于是对这次张晋慷讥讽我的事,并不在意,只当成是一个他不甚了解我所引发的误会,应该没有什么大不了。
给彼此一个解释的机会
没想到,好戏还在后头!随着我的书一本接一本的出版,还有搭讪课程也颇受欢迎,其他出版社嗅出宅男与把妹的商机,于是引进了《把妹达人》和《把妹达人——谜男方法》这两本书,让台湾其他对两性交往这个议题有兴趣的高手感到跃跃欲试,接着有张宗明在Catch版上面组织壮大他的“MyCatch团队”,“54俱乐部”成立了恋爱补习班;而另一位Fred则成立了“恋爱故事馆”,在网络上招生,还开班讲学,邀请知名讲师来授课,顺便推广他自己提供的课程,我和张晋嫌则是他最想邀请的两位名师。
Fred邀约授课的时间,我人在韩国,于是延后到2008年的10月进行,9月的重头戏则是张晋慷的课。当时还特别告诉好友——舞蹈王子李伟淳,一定要帮我去听张晋慷的课,顺便认识一下本人,等我回国后再介绍认识。不料,某天我看见Fred网志上和张晋慷在网志上的发文与公告,9月那场演讲取消了,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他们两人沟通不良,张晋觉得Fred把他惹毛了;另一个原因则是我,因为张晋慷不爽“恋爱故事馆”在介绍讲师的照片栏里,居然把他和我的照片并排放在一起!张晋慷认为他羞辱过我、讨厌我,Fred居然不知道,直接间接影响他不想去帮“恋爱故事馆”上课的最终结果。
看到张晋慷那样的说法,我才知道,原来我们之间没有误会,也不是所谓中间人传话乱搞,纯粹就是他讨厌我这个人。不知道他是因为看了我的书,不赞同我的观点,所以不喜欢我;还是因为中间有其他人传话,搞得他对我误会日深;抑或者是所谓的“文人相轻,自古皆然”;难不成是觉得我文笔比他差,书却卖得比他好而不爽?!
真正原因我实在不知道,但我知道沟通不良绝对是造成彼此误会的最大主因。不过如果我现在写信给他,大概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于是我打算继续做自己觉得正确的事情,也许某天我们会在一个更大型的两性座谈会上碰面;也或者我被某个主办单位邀请来发表两性议题时,可以主动要求他们也请张晋懂一起来,当大家坐在一起谈天说地时,比较能真真正正地认识彼此、化解误会。但要是张晋慷一听到有我出席的研讨会就绝不参加,或到了现场知道其他来宾里头有我便立刻调头走人的话,那我也没办法!
对于我们欣赏、但是却完全不认识的人给出的批评与谩骂,大家心里一定觉得相当冤枉,但事出必有因,如果可以找到机会,向对方加以解释的话是最好的化解误会的方式。如果你已经释出善意,对方还是不领情,也别再一厢情愿地继续做那种想和对方当朋友的春秋大梦。能够与我们真心相待,成为莫逆之交的人,就好好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友谊;与我们磁场不合,又老是冷漠相应的对象,也不必总是热脸去贴他的冷屁股。毕竟我们身边有更多值得珍惜的亲人与朋友,多花点时间在他们身上,才是活出美好人生的基本要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