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也是上天赐予的幸福

生活中,不少人畏惧压力、逃避压力。其实,压力也是一种动力。俗谚说“人无压力轻飘飘,人无压力不成材”。正视压力,与压力共处,正是强者的选择。

强者能够在压力之下磨砺自己,就好像长在岩石间的树,总是特别苍劲;沙漠里的种子,遇到一点儿水分就能快速萌发;极地的苔藓,可以经历长期的干燥寒冷依然存活。不平凡的遭遇常能造就不平凡的人生。

顺利的境遇,优越的地位,富足的资财,舒适的生活,似乎应该是个人、家庭以至民族发展的有利条件。

但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却一再告诉我们:从来纨绔少伟男。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我们看到名门望族走马灯般地替换,家运五代不衰便成为治家有方的美谈。清朝的八旗子弟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曾是骁勇剽悍的,但成了统治阶层后,不过几代,八旗子弟就沉醉于安乐享受之中,清朝的灭亡也随之来临。

相反,苦难、逆境,甚至生理缺陷反而产生和造就了一些伟大人物。恺撒、亚历山大、罗斯福都是如此。心理学家认为,压力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压力的刺激,能使人振作。

自然界曾有一种腔棘鱼,又称“空棘鱼”,它因脊柱中空而得名。生物学家在白垩纪之后的地层中找不到它的踪影,因此得出结论:这个登陆英雄已经告别了世间,全部灭绝了。1938年在南非,人们发现了一条腔棘鱼,这个史前鱼种还活着!

在距今四亿年前的泥盆纪时代,腔棘鱼的祖先凭借强壮的鳍,爬上了陆地。经过一段时间的挣扎,其中的一支越来越适应陆地生活,成为真正的四足动物;而另一支在陆地上屡受挫折,又重新返回大海,并在海洋中寻找到一个安静的角落,与陆地彻底告别了。

谁会想到,这个安静的角落就是11000米深的海底。要知道,人类入海比登天还要难。首先是巨大的压力:水深每增加10米,压力就要增加1个大气压。在11000米深的海底,压力高达1100个大气压,别说人的血肉之躯,就是普通的钢铁构件也会被压得粉碎。

还有海底的恶劣环境:黑暗、寒冷!太阳光进入海中很快被吸收,10米处的光能只及海洋表面的18%,100米深处则只有1%了。光线稀少,热量自然难留,水下的寒冷、黑暗可想而知。然而,腔棘鱼通常生活在非常深的海底,并把自己隐藏在海底礁石的洞穴里。

在恶劣的海底,它们学会与压力共处,在自己创造的历史里痛并快乐地生存着,超乎想象地存在了四亿年!

腔棘鱼的奇迹告诉了人们一个道理:压力,并非痛苦、沉重的代名词,直面压力,愈挫愈勇,人生将奇妙无比。压力如苦胆,但勾践卧薪尝胆,终率三千越甲吞吴,俘获了终日与西施畅游后宫的夫差;宫刑的压力如山,但司马迁并未逃避或自绝于世,贫病之中,他完成了辉煌巨著《史记》……

压力在前,怨天尤人,绕道而行,你的人生境界将似井底之蛙。负重之下,变压力为动力,逆流而上,幸福将不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