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拒绝他人之境界 幽默艺术来应用

“幽默”一词,是个外来语,与中国的“玩笑”“风趣”的意思有些相似。幽默,历来都为人们所重视。培根说:“善谈者必善幽默。”契诃夫说:“不懂得幽默的人是没有希望的。”莎士比亚也说:“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现。”幽默是思想、学识、智慧的灵感在语言运用中的美丽结晶,是一瞬间的睿智和灵性的火花,被人们看做有较高文化修养的标志。美国的马克·吐温,我国的鲁迅、老舍以及钱钟书等文学家,语言都非常幽默,被人们称作文学上的“幽默大师”。

幽默之所以被人们这样重视,是因为它能够给人们的社会交往带来许多好处。

首先,它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润滑剂,它可以使人们的交际气氛变得更加和谐融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紧张感和对立情绪。

1968年,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后不久,访问了伦敦。当时,英国首相威尔逊刚刚任命曾经批评过尼克松的刊物——《新政治家》的前任主编弗里曼为驻美大使。因此,在一次有弗里曼参加的国宴上,气氛显得有些紧张。尼克松见此情景,马上站起来说:“大家现在都可以放松了,因为现在他是新大使,我是新政治家。”众人听了尼克松的活,全部哈哈大笑起来。尼克松利用幽默把紧张的气氛驱散了,整个宴会大厅立刻活跃起来。

其次,幽默还能帮助听众理解内容。幽默是把内涵形象化的一种方式,能够使听者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例如,列宁在批驳德国政府的愚民政策时说:现在德国政府已经昏头昏脑,当整个德国都已经燃烧起来时,他还以为把自己的消防队的水龙头对准一幢房屋,就可以把火灭掉。在这里,列宁把德国岌岌可危而又自我欺骗的形象,利用幽默的手法,鲜明地展现在了人们的面前。又如鲁迅在讽刺那些极端个人主义者时说:他们希望全世界的人都死光,只留下自己和一位心爱的姑娘,同时还必须留下一个卖大饼的。鲁迅对他们的批判可谓是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另外,幽默还有助于显示自身的力量。当你身陷窘境时,一句幽默的话,不仅可以使你化险为夷,而且还能体现出自己处乱不惊、临危不惧的姿态,从而给对方以震慑。例如,一位生物学教师在讲课时,突然有一个学生在下面学公鸡叫,顿时惹得全班一片哄笑。这位教师镇定自若地看了看自己的手表说:“我这只表误事了,没想到现在都已是凌晨。不过请同学们相信我的话,公鸡报晓,只是低等动物的本能。”老师的一句话,使教室里的哄笑立刻都停止了,人们的目光全都集中到那个学鸡叫的学生身上,而他则脸上绯红,感觉无地自容。

幽默的语言,能够为生活增添许多光彩,能够使你在社交活动中更受欢迎,从而使你获得更大的收获。古罗马的雄辩家西塞罗就曾这样说过:“笑话和幽默令人愉快,往往还是极为有用的。”

如果能够把幽默用在对别人的拒绝上,也同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在当选总统之前,曾担任海军部的高级官员。

一次,他的一位好朋友听说美国海军在加勒比海秘密地建造潜艇基地,便问罗斯福有没有这回事儿。罗斯福神秘地向四周看了看,把身子向朋友移了移,压低声音说:“老朋友,你能保密吗?”

他的朋友以为罗斯福要把机密告诉他,便非常肯定地说:“当然能!”

谁知罗斯福也非常肯定地说:“我也能!”

他的朋友先是一愣,继而哈哈大笑起来。不过,他再也不好意思向罗斯福问有关潜艇基地的事了。

罗斯福作为一名海军高级官员,当然懂得保守军事机密的纪律,但是面对好友的询问,他又不好意思直接回绝。在这种情况下,他能够适用幽默的语言,给对方以巧妙的拒绝,既不伤害朋友之间的感情,又避免了违犯军纪,真是一举两得,堪称“社交活动的典范”。

社会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需要拒绝而又不好拒绝别人的时候。这时如果我们巧妙地运用一些幽默,往往会得到满意的结果。

实业家王光英在飞赴香港,创办光大实业公司的时候,刚下飞机,就遇到香港一位记者上前发问:“先生,请问您这次带了多少钱来?”王光英见是一位女记者,迟疑了一下,然后便答道:“对女士不能问岁数,对男士不能问钱数。小姐,你说对吗?”女记者闻听此话,自知语失,无言以对。

王光英的一句话,既达到了回避的目的,又有幽默感,比用支支吾吾,或仅以“哼哼”“哈哈”声来掩饰,不知强了多少倍。

幽默的方法,在拒绝他人的方面,确实有着独特的优势,它不仅能用幽默的语言反驳对方的错误观点或无理要求,而且又不伤及对方的面子,不会损伤彼此的感情,是人们在社交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但是能够很好地运用幽默,做到恰到好处,也是很不容易的。这需要深厚的修养、丰富的社交经验和灵活的应变能力作为坚强后盾,否则就会流于形式,起不到好的作用。

1946年春天,审判日本战争罪犯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开庭。我国的梅汝敖法官作为日本投降的接受国之一的中国的法官代表,参加了这次审判。

出席军事法庭的11国法官齐聚东京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讨论法庭上的座次排列顺序问题。除庭长经盟军的最高统帅长官麦克阿瑟指定,由澳大利亚德高望重的法官韦伯担任外,其余还有美、中、英、苏、加、法、新、荷、印、菲的几国法官的座次排序问题。庭长毫无疑问居中而坐,庭长右边的第一把交椅似乎已属于美国法官,可是庭长左边的第一把交椅属于谁呢?法官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因为这关系到法官所代表国家在审判中的地位。这实际上是一场政治谈判。

带有倾向性的庭长和某些国家的法官,有意把此座让给英国法官。为了国家的声誉和尊严,梅法官决心要争取到这把交椅,当时的中国虽然号称“世界四强”之一,但是国力不强,徒有虚名,没有足够的竞争实力。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梅法官想好一套谈判策略。

谈判开始后,他首先说:“若论个人之座位,我本不在意。但既然我们代表各自的国家,我还需要请示本国政府。”此言一出,满座皆惊,因为各自请示,来回反复,势必旷日持久,远东军事法庭何日开庭,则无法确定。

望着各国法官的惊讶神色,梅法官说道:“我认为,法庭座次应按日本投降时各受降国的签字顺序排列才最合理。首先,今日系审判日本战犯,中国受日本侵害最严重,而抗战时间最久,付出牺牲最大,因此有8年浴血抗战历史的中国理应排在第二;其次,没有日本的无条件投降,便没有今日的审判,按各受降国的签字顺序排座,实属顺理成章。”

梅法官说到这里,略作停顿,让人家思考一会儿。然后又用“幽默法”来加强自己的观点:“当然,如果各位同仁不赞成这一办法,我们不妨找个体重测量器来,然后以体重之大小排座,体重者居中,体轻者居旁。”梅法官的话音未落,满座均已忍俊不禁。庭长韦伯说:“你的建议很好,但它只适用于拳击比赛。”

梅法官接着说:“若不以受降国的签字顺序排座,那还是按体重排好。这样,即使我被排在末座也心安理得,并可以对我的国家有所交代。一旦他们认为我坐在边上下合适,可以调派一名比我肥胖的替换我呀!”话音刚落,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笑完之后,又经过一番周折,最后只得按梅法官的建议排座。他代表中国,坐上了庭长左边的第一把交椅。

在这里,梅汝敖法官利用他雄辩的口才和幽默风趣的语言,据理力争,为我国赢得了一个较为理想的席位,更维护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尊严。

在大国林立的世界舞台上,梅法官能够把非常严肃的政治问题,用幽默的语言表达出来,敢于对大国说“不”,并寓庄于谐,用笑声征服了所有听众,充分显示出幽默语言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