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拒绝当做家常饭 生活才会有滋味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博士邓丽芳表示,一个人的拒绝能力与自信紧密联系。不敢说“不”其实也是缺乏自信、人格不成熟的一种表现。这类人由于害怕拒绝别人、得罪别人,经常违心地顺从别人,导致自身的某些需要得不到满足、自己的某些要求得不到伸张,从而产生自我挫败的心理。他们很想改变这种状况,却难以克服心理上的障碍。

拒绝别人和被别人拒绝,是每个人一生中每天都可能经历的事情,这是人生非常真实的一面。谁都曾有这样的经历,朋友、同事,甚至领导来找自己帮忙,但有时他们所提出的要求是自己没有能力或者是不愿意做的。因此,我们或者拒绝了别人的请求,又或者违心地接受了,却勉强为之,甚至没有办法兑现承诺。

其实,拒绝别人和被别人拒绝有如家常便饭。人生就是不断地说服他人,以寻求合作的过程;反过来也可以说,人生就是不断地遭到拒绝和拒绝他人的过程。

在社会交往中,要直截了当地说出拒绝的话,很难出口。然而,有时候又不得不拒绝对方,既然我们已经知道,拒绝别人在生活中难以避免,那么我们就很有必要掌握拒绝的技巧了。

要拒绝别人,首先要求拒绝者态度和蔼。尽可能不要在别人开口请求时就给予断然拒绝。最好不要对他人的请求迅速反驳,或流露出不快的神色,更不要藐视对方,坚持完全不妥协的态度,这些都是不妥当的。我们应该以和蔼可亲的态度诚恳应对别人的请求,别忘了,我们也有要请求别人帮助的时候。

拒绝对方要开诚布公,明确说出拒绝对方的原因。拒绝对方时,不要采取模棱两可的说法,令对方摸不清你的真实意思,从而产生许多不必要的误会,导致彼此关系破裂。

拒绝时不要伤害对方自尊心。当对你有恩的人来拜访你请求你做事时,确实非常难以拒绝。但是,只要你能尊重对方,真诚地讲出自己的难处,相信对方也是会理解的。

拒绝对方,要给对方留一个退路,也就是给对方留面子,要能给对方一个台阶下。你必须自始至终很有耐心地把对方的话听完,当你听完对方的话后,心里应该有了主意,这时再来说服对方,就不会使对方难堪了。拒绝的同时还应多一些关怀与弹性。在拒绝对方要求的同时,要提出一些替代建议,隔一段时间还要主动关心对方情况,并让对方了解自己的苦衷与立场。

有的拒绝,不能把话完全说死,特别是商界,要让对方明白,此次遭拒绝,下次还有机会。

若你要对付的是一个很难缠的人,拒绝他时,最好避免视线与其直接接触,选择位置以斜视、横视为佳。如果很有把握能够加以拒绝的话,只管堂而皇之与对方面对面相坐。当你选择地点来拒绝对方时,还要考虑到时机问题。有时候,拖延一段时间,审慎选择机会,会使得原来紧张的局面完全改观,这也是一种拒绝人的技巧。

如果某个异性当面向你表示爱意,你又不乐意接受其爱意时,可用拖延法说“不”。例如,可以这样回答:“以后吧,有时间我会约你的。”

下面的话你不妨参考参考,在用得上时试一试:

(1)“让我再考虑考虑吧。”

(2)“今晚有事,以后再说好吗?”

(3)“转告一声倒可以,就怕她产生误会,还是你直接跟她说一声为好。”

(4)“这件事由我出面恐怕不太好。”

(5)“我没看清楚。”

(6)“我没注意到。”

(7)“好是好,只是我更喜欢……”

(8)“我很理解你的心情,但是这样做对你我都没有好处。”

……

通常来说,拒绝人者占上风,遭人拒绝者占下风。遭人拒绝时,凡事要看开一点儿,既然多说无益,不如漂亮干脆地来个撤退。

我们在遭人拒绝时,心情是不可能愉快的,但还是要顾全大局,尽量微笑,留给对方一个美好的印象。有时候,拒绝并不意味着永远不再有联系,我们仍需要努力做好善后工作,维持好人际关系。如果你不气馁,不抱怨,重视善后工作,下一次交涉的成功概率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