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从根本上治疗强迫症,首先必须要明确哪些事会让患者感到恐慌,并且将这些事情由重到轻排列等级。从相对轻松的事开始一一攻克,找到自信,然后再逐个解决感觉最让患者恐慌的事。
山德瑞拉是一名典型的强迫症患者,她除了在家,只要一走上街,不论到哪里,只要她闻到附近有食物的味道都会让她产生呕吐的不适感,往往她还没有走进餐厅,在远处闻到味道她就会开始恶心。所以如果山德瑞拉想要对抗自己的强迫行为,逼着自己进餐厅待着并不是一个治疗的好办法。
她意识到其实自己大可不必非进餐厅,只要将自己对“强迫行为”的厌恶级别排个序,先从能够轻松应对的行为入手,循序渐进地改善,相信应该会有不错的效果。于是她开始针对自己的情况进行排序。
1.最厌恶紧张的情况:跟朋友一起在餐厅吃饭。
2.陪朋友在餐厅吃饭。
3.站在餐厅里。
4.站在餐厅门口。
5.站在走廊里,能够闻到食物的味道。
6.沿着走廊步行,直到闻不到食物的味道。
7.食物的味道。
8.跟朋友聊到餐厅。
9.最不紧张厌恶的情况:想象在餐厅吃饭。
当山德瑞拉将这个等级排列好之后,她知道如果想要治疗自己的强迫症,就需要先从最不紧张的情况入手。如果她没有理清自己对强迫行为的级别分类,不分青红皂白直接就从最让自己紧张厌恶的情形开始,那么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甚至还会产生更坏的负面影响。
山德瑞拉照着这个排序,先想象自己在餐厅吃饭,这个情形没有让她感到任何的不适。后来她又找朋友聊餐厅的饭菜,聊食物的味道,沿着走廊行走,她渐渐发觉自己变得对这些没那么反感了。但是当她站在走廊里闻到餐厅里食物的味道时,她还是会隐隐觉得恶心。不过想起之前克服的,她又充满了信心。
山德瑞拉告诉自己不要紧张,尽量地去接受食物的味道。当她慢慢接受之后,她又尝试着站在餐厅门口,走到餐厅里,陪着朋友一起吃顿饭。最后她已经可以跟朋友一起在餐厅里吃饭了。
当然这个过程艰难而漫长,但是每当山德瑞拉发现自己的病情改善了一些,又改善了一些,那份喜悦无法言喻,这也成为她继续向前的动力。
所以有目的地去做让你恐惧的事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强迫症患者改善“强迫行为”的有效方法。
卡米尔特别担心插在电源上的吹风机会引发火灾,所以每次她临出门前都会检查十遍以上,确认插头拔下后她才会出门。虽然她也清楚这种担心很没必要,而且父母也总是提醒她,家里其他的家用电器的插头没拔下来也没有引发火灾,但是她仍然不放心,每天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检查。
一天,卡米尔在心里不停地暗示着自己,插头不拔也不会有事。在做好了心理建设后,她特意没有拔掉电源上的插头,然后离家去了学校。让她感到神奇的是,当她清楚地知道插头没拔,自己反而不像以前那样担心了,上课时的那种焦虑与紧张感也减少了许多,这让她备感轻松,学习效率也提高了很多。
放学后,当她回到家看到房子安然无恙,她没有感到奇怪,反而觉得这是理所应当。从那以后,担心插头没拔对于卡米尔来说再也不是什么问题了。
很多中小学生发现有目的地去做令自己恐慌的事对“强迫行为”非常有帮助。强迫症的很多问题都可以用“违背”的方式来予以应对。例如说,你害怕自己的书包乱,就在书包里放几个废纸团;如果不敢开车,怕自己会发生什么事故,那就让自己开车,不过前提是你必须有驾照;如果担心洗手池里的细菌会传染疾病,那就试着摸摸洗手池洗手。总之强迫症不让你做什么,你就要反其道而行。
当然前提是你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都有哪些问题,然后制订计划,并且从最简单的部分开始,一步一步,循序渐进。这样才能将“强迫行为”逐渐改善。
在有目的地去做令自己恐慌的事情时,会在人心理产生一定的紧张感与压力。毕竟“强迫行为”与“强迫观念”对人的影响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危险,所以有时人在跟“强迫行为”抗争时会感觉紧张。这时就需要一种排解这种焦虑的方法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这个方法叫减轻压力呼吸法。首先在一张舒适的椅子上坐下来,将胳膊放在腿上,打起精神。先深吸气停顿五秒钟,再缓慢吐气,吐气的时间越久越好。
然后循环,继续吸气吐气,并且此时有意识地让自己进入放松的状态,你要一直坚定地告诉自己:“放松,我很好,一切都很好,我不需要‘强迫行为’”等等。做好心理暗示、心理建设后再有目的地去做令自己恐慌的事才能达到效果。
Keypoint:当然有目的地做你恐慌的事是针对于一些“强迫行为”相对简单的患者较为适用。如果是一些比较复杂的情况就另当别论。所以,想要通过这个方法对自己进行治疗的患者首先需要认清自己的病因,以及“强迫行为”的排序。只有这样才能在与强迫症的对抗中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