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强迫症治疗,人们大多会跟行为治疗联系在一起。然而,行为疗法是什么样的呢?
事实上,行为治疗的过程有些乏味且单调,治疗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跟患者一起理清病症发生的频率如何、什么时间、在哪里、以怎样的行为方式发生,等等。当治疗师清楚地了解到这些后,他们会帮助患者面对自己的病症并且组织他们重复做这些事。
这种行为治疗虽然有效,但是对于一些病情复杂的患者来说,这种简单的治疗会失去效果,一些真正的病人甚至还会加重病情。
我们这里提到的故事主角是丹尼尔。丹尼尔的故事是美国精神卫生学员的朱迪茜·瑞坡坡特医生在《不停洗手的男孩》一书里提到的,这是他的朋友艾克萨维尔医生主导的一个行为治疗案例。丹尼尔的故事的不寻常之处一共有两点:其一,丹尼尔的强迫症病因相当复杂,受仪式化影响的念头以及动作很多。其二,丹尼尔信奉的犹太教拉比也参与了他的治疗。
我们整理了故事的脉络,希望能给强迫症患者展示一个更丰富、更真实的强迫症行为治疗案例。
丹尼尔从高一开始就对神做了上千个承诺,这些承诺不但限制了他对事物的选择,连同行为以及思想都有极大的影响。在丹尼尔七年级的时候,他曾经有过一段短暂的异样,那段时间有人在他周围咳嗽或者打喷嚏都会让他感到害怕,他会立刻做出“把病菌吹掉”的怪异举动。但是,这种奇怪的行为很快就消失了。
高一开学前一个月,丹尼尔的爷爷患癌症去世了。丹尼尔“害怕病菌”的感觉又回来了,为了预防病菌,他一天洗手多达三十次,还会不厌其烦地检查所有餐具器皿是否干净,甚至会将得到的钱币进行清洁。他遵照犹太教规的指示,严格控制饮食的种类,他的控制程度远超教规的规定。他的行为严重干扰了家人的日常生活。因此,丹尼尔的父母将他送到儿童医院接受检查,在那里,他被确诊为“强迫症”。
经过六个月的“心理辅导”治疗后,主治医生、丹尼尔以及他的父母都认为丹尼尔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
随后,第二位治疗师开始为他治疗。这次,丹尼尔比之前要放开许多,他对治疗师坦露心声,他说他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潜伏在内心的“害怕”上:他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事”。他觉得神会因此处罚他,所以他不停地做“仪式”就是想让神宽恕他,把惩罚挡在外面。第二位治疗师运用了常规的行为治疗办法。历经一个月的时间,治疗师让丹尼尔暴露于脏的环境里,让他接触没有被清洁过的钱帀,丹尼尔看起来好像被“治愈”了,他洗手的次数变得正常,饮食的种类也在增加,而且也能自然地使用没有清洁过的钱帀了。
好景不长,没多久丹尼尔的病情就开始恶化,程度比之前更加严重。丹尼尔走路的步伐变得傻里傻气,他拒绝看自己喜欢的电视、电影,拒绝跟朋友外出。他会十分怪异地进出每个房间,会穿着浴袍去清洗汽车。从前,他是个开朗、喜欢交流的孩子,现在却似乎“变得内向”了。他开始疏远父母,而且对于自己怪异的行为从不做出解释。
丹尼尔的治疗师对丹尼尔的父母解释说这是一种“典型强迫症”。他努力跟丹尼尔维系关系,想给他提供情感上的支持,但是丹尼尔却无法抵抗。后来丹尼尔开始服用丙咪嗪,但是丙咪嗪对他没有任何效果。在11月的时候,丹尼尔的头、手和脚会不断重复一些不寻常的举动,他会像机器人一样在家里每个房间进进出出。此时药物的副作用在他的身上大行其道,他困倦、嘴干、极端的压抑。丹尼尔不再愿意尝试新的药物,他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大量的行为疗法。
艾克萨维尔医生就是在这个时候对丹尼尔开始进行治疗的。首先,艾克萨维尔为了能够跟丹尼尔建立起彼此信任的关系,他让丹尼尔按照自己的意愿告诉艾克萨维尔有关他自己的问题,但是如果想要艾克萨维尔帮到他,他就需要慢慢地把一切都告诉他。通过丹尼尔的叙述,艾克萨维尔了解到,丹尼尔之所以会有如此多的怪异举动,是为了避免他做的那些“错事”受到神的惩罚,他必须通过自我惩罚来缓解内心的压力。
丹尼尔对艾克萨维尔医生阐述后,他还问道:“我告诉你的是不是足够多了?你是不是可以开始了?”艾克萨维尔跟丹尼尔都笑了。在与强迫症患者相处的过程中,幽默也至关重要,这种幽默并不是拿病患来开玩笑,而是用于表示你意识到这个病一些荒唐的方面。
在第一堂课结束时,艾克萨维尔给了丹尼尔一张表格,这张表格的用途是让他自我监控并且记录下自己的行为。在行为治疗中,自我监控是至关重要的。当艾克萨维尔见到表格被丹尼尔那密密麻麻的小字填满时,艾克萨维尔有喜有忧,喜的是丹尼尔能写下这么多自我监控的行为记录就证明他已经关注到自己的行为;忧的是他列举的大量“禁止条款”,光给这些做分类就已经够让他们感到气馁了。
在丹尼尔的世界里,每个平淡的细节似乎都有规定。艾克萨维尔曾问过他,如果他用别人的方式去做事会发生什么。丹尼尔很肯定地说自己会被神惩罚,这种可能性是100%。所以艾克萨维尔对丹尼尔治疗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共同合作找事实。
艾克萨维尔跟丹尼尔成功地建立友谊后,他便向丹尼尔解释他是如何从一个完善快乐的孩子变成一个有缺陷、被意念控制的失常少年。为丹尼尔讲解这些花了他很大的时间跟精力,因为只有让丹尼尔在真正意义上接受自己产生疾病的原因,才能让他直接跟“害怕”和“仪式”对抗,也能为他在接下来的“对抗期”打下坚实的基础。丹尼尔很高兴,他还要求艾克萨维尔将他的解释制成表格,这样他就可以随身携带,随时翻看。艾克萨维尔也很高兴,因为这是丹尼尔开始好转的表现。
丹尼尔产生神会惩罚自己的念头是在他爷爷的葬礼上。当他参加爷爷的葬礼时,他觉得教堂很热,他产生了不想参加葬礼的念头,就在那一刻,丹尼尔觉得自己的想法触犯了宗教信仰,他认为神会因为他有这样的念头而惩罚他。
这件事后,“丹尼尔感到自己做错了事”跟“害怕得到神的惩罚”强化了。于是他给自己制定了越来越多的规则,要求自己“做对的事”的强迫性念头也愈发的强烈。当丹尼尔接受了艾克萨维尔医生的解释后,虽然他的那些观点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强烈了,但是他仍然认为如果破坏了规则,还是会受到神的惩罚,这种可能性降至50%。
这时,丹尼尔的犹太教拉比也伸出了援手。犹太教拉比为丹尼尔安排了一次宗教仪式,在仪式上当丹尼尔念完经文后他立刻获得了解脱。宗教仪式还赦免了他未来所有的誓言,这使得丹尼尔临走时不但步伐轻盈,甚至还能露出微笑。
艾克萨维尔意识到已经可以开始进行治疗计划了。治疗计划是个漫长的过程,而且“治疗”就意味着丹尼尔要打破所有他所制定的规定和禁忌。但是丹尼尔同时也意识到这种打破对于能否完全解脱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他乐于尝试。在经历过宗教仪式后,丹尼尔对于神会对自己惩罚的可能性打分已经降到了30%。
艾克萨维尔跟丹尼尔一起制作了一张卡片,卡片上列了四条从宗教仪式而来的“指南”,在丹尼尔感到“脆弱”的时候,就可以看看那张卡片。卡片上的内容是:
1.享受神赐予的生命是合适的,拒绝或者否认享受是不合适的;
2.念头不分天生有罪或者邪恶,思想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紧张;
3.我们自愿遵守的誓言、诺言、规则才是有效的,如果不能基于宗教理论,或是可以操作的,只是自己强加的是无效的;
4.“仪式”只有用于宗教用途时才可以执行,自我想象的宗教行为应该被遏制。
艾克萨维尔告诫丹尼尔,这种暴露于禁忌、最终打破“仪式”的工作是艰苦而又漫长的,这点丹尼尔本人也非常清楚。
想要击败那些念头,就需要制订一个详细的计划。计划的目的是让丹尼尔打破那些禁忌。将禁忌的行为按照焦虑轻重排序,丹尼尔会想象着说出关于禁忌的记忆,然后再一条一条地把每条“被禁止的记忆”说出来。丹尼尔回家后也需要继续进行练习,虽然在家里没有艾克萨维尔在身旁,但是他仍然想方设法地完成了。
某个周六,艾克萨维尔跟丹尼尔一起去他的校园,他们走过了那些“被禁止走的路”,把车停在“被禁止停车”的停车场,穿过“被严禁穿越”的大门等等,这一路走来,他们打破了很多禁忌,而且似乎都不太费力。
到了5月底的时候,丹尼尔还有很多问题没能解决。虽然跟之前的他相比,现在的状况已经好了很多。要解决剩余的问题就必须有足够的耐心,让计划的每一步都能产生足够的效力。丹尼尔现在已经能够跟大学同学一起寻租公寓了,他打算入秋后跟艾克萨维尔医生继续他的疗程。
在这个案例里,丹尼尔在出色的治疗师的帮助下,又获得了犹太教拉比的帮助,使得他能从强迫症的牢笼中逃脱出来,舒一口气。如果你想要用行为治疗来应对自己的强迫症,请求一位专业治疗师的帮助是可行的,有时候是必需的,因为他能代替你走进你的心理去察觉问题,提出更理智的建议。
针对不同的主角或强迫症类型,行为治疗的计划可能各有各的不同,然而,它所提及的原则和技术都值得我们学习。
Keypoint:人们对于行为治疗的理解似乎只需强迫症患者直面对抗自己害怕或者回避的事物及场景即可。但是任何一个经验丰富的治疗师都知道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每一位强迫症患者,强硬地执行有时甚至会物极必反。行为治疗最重要的一点是先要走进患者的心里,其次才能谈到运用技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