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患者的共同特征是有完美主义倾向。他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求极端的完美无缺,坚持不许有丝毫的差错,否则他们就会心里很不痛快。所以网上有一种评论说,强迫症是完美主义者的“精神感冒”。
今天,完美强迫症患者并不少见。都市白领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内心难免脆弱急躁,在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具有完美主义人格的年轻白领们更容易产生强迫心理,从而引发强迫症。事实上,不少严苛的工作狂就是完美强迫症患者的典型代表。
45岁的中年男子凯,是一位事业有成的律师。他很有上进心,工作十分卖力,曾经以能够在同一时间成功处理多宗案件而著称。
凯十分自负,做事过分要求完美。他总是对助手们的工作质量感到不满意,比如,不满意助手写报告的风格、句子结构,因而每次都要亲自修改。为凯工作的秘书和下属,没有谁能长期忍受他的吹毛求疵,每年他都不得不换3个秘书。当一堆工作堆积的时候,凯无法决定首先要处理哪一件。
凯的这种完美追求,弄得他的工作进度往往落后于日程表。他不会把任务委托给其他同事,结果大大影响了整个律师事务所的工作效率。他总是为自己和下属的工作做出安排,但他自己每天工作15个小时都不能如期完成,所以,他觉得工作远远超出了他能直接处理的范围,心里很沉重。
“工作狂”一般工作时间长,经常出差,很少能照顾到家里,凯这个“工作狂”在这方面更显得冷酷。他称妻子是合适的伴侣,但难以理解妻子为什么会对他的严格要求生气。谈到孩子时,他基本没有什么情感,就好像孩子只是机械玩偶。在休假的时候,他为每个家庭成员安排活动日程,但从不问他们的意见。而一旦家人拒绝执行他的计划,他就会不耐烦,四处发火。
凯的病情是美国精神病学协会《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所认定的“强迫性人格障碍”。而有这种强迫性人格障碍的人的本质是完美主义者。他追求完美到要求其他人都按照他的方式做事。具体来说,这类人格表现为工作狂,做事优柔寡断,拒绝一切活动,或者说把娱乐当成一件需要制订的计划去做,倾向于过度审判自己或审判他人。
当这种强迫性人格障碍上升到强迫症阶段后,情况会变得更糟。国内知名的临床心理学教授徐光兴在完美主义者强迫思考这一点上写道:“完美主义倾向的强迫思考者的责任过于偏执,无法克制自己内心不断涌来的自责感。他们常会有不安全感,因而反复考察自己的计划是否得当,唯恐出现差错。也有一些强迫症患者会如教徒一般对自己严苛,将自己的一切都纳入刻板的‘程式化’之中,但得不到满足,易产生悔恨内疚之感。”
心理学研究发现,完美强迫症患者,在童年时代,多被父母过于严苛的管教影响。很多孩子都只有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才会得到一点点大人的认可,或者即便做得不错,大人还是会挑出毛病。所以,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会产生强迫性的追求完美的心理。还有一些人是受到高成功、高效能的家庭环境或社会地位高、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条件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果你是完美型强迫症患者,在治疗最初,接受你是不完美的这件事,或许比较难,但确实对治愈有益。
41岁的本杰明是某大学的行政官员,来自一个高成功、高效能的家庭。从6岁起,他就陆陆续续在做检查、清洗等强迫行为。他的强迫症肇因于完美主义,表现为十分苛求周围环境的整洁和秩序要求。
在对其进行治疗时,美国的杰弗里·施瓦兹教授拍摄了他的脑部图片,并指出了他脑袋已经过度发热的证据。身为一个完美主义者,本杰明深受打击。他对亲人们说:“真不敢相信,这太困扰我了,当我得知自己竟然有脑部失调的情况,发现我自己并非完美。这太让人难以接受了。”
强迫性人格障碍的诊断
美国精神病学协会《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要求,患者必须至少符合以下症状中的5条,才能做出判断,并且,这些症状必须是对患者的工作生活造成了障碍性影响的:
1.表达热情或温和情绪的能力受到抑制。
2.影响患者察觉特定情形下需求的完美主义。
3.坚持其他人应该向自己屈服,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事情,完全不顾其他人感受。
4.工作狂,拒绝一切娱乐活动。
5.优柔寡断,表现为推迟做决定,或拖延做决定的时间。反复考虑工作的优先顺序,导致工作无法完成。
6.沉迷于细节、规则和日程表等,反而失去了做一件事的要点。
7.在给别人时间、金钱和礼物方面过于吝啬。
8.缺少丢弃旧东西或没用东西的能力。
脑部的拍摄图对本杰明理解和接受自己患有强迫症这一事实具有重大意义。他自己也说:“这是无可争议的证据,我确实患有精神障碍。”他接受了自己的症状,并开始积极地参与治疗,尝试了暴露-反应仪式阻断疗法。
6年后,本杰明80%的强迫症已经得到了控制。他说:“接受这个疾病,并积极治疗,让我成为了一个更加自然的人,更有现实感。生活是冒险,是运气,也是机遇。正因为如此,它不是刻板的,而是激动人心和令人愉悦的。最初我确实难以接受,但现在我知道,在多大程度上,你能接受自己,即你是谁和你是什么,衡量着你的成功水平。我不再生活在某种幻想的完美世界中了。”
确实,以前他想拥有一个有序的环境,认定那是最完美的。结果,他弄得家人和同事都不开心。今天,他更倾向于追求那些更真实、永久、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这些过于整洁和秩序化的外在形式。可以说,本杰明已经敢于变得平凡了。
让我们通过“森田疗法”来看看完美强迫症,你就会发现,接受不完美其实正符合“顺其自然”的理念。“自然”是没有绝对完美,人其实是普通与平凡的,事情也是如此。相对的,完美就是“不自然”。如果过于追求完美,反而容易形成强迫症。对此,森田正马先生曾说过,“患有神经症的人都是优秀的人,也只有优秀的人才可能患有神经症,他们与其他那些优秀并健康的人的区别就在于神经症患者是发挥出了其优秀的短处,而优秀并健康的人却是发挥出了优秀的长处。”
同样,在治疗的过程中,接受“人不是完美的”这件自然的事实是有帮助的。客观地看待问题,要认识到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和人,我们只能接近完美,而不能做到完美就是改掉完美主义的人格特征的方法。希望你不要以完美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要允许自己有缺点,因为任何人都有缺点,总之一句话就是要学会善待自己、宽容自己和接纳自己。也只有善待、宽容和接纳自己后,内心才会从冲突中平静下来,这样才可能走出强迫症。
在这里还要强调一点。有些强迫症患者心中最大的愿望可能就是希望自己的头脑里再也不要出现一丝的强迫观念。这是“不自然的”,不符合自然规律的。
首先,这个“没有一丝的强迫观念”本身就是完美主义的想法。这种想法虽然是美好的,但同时也是危险的,可能会成为你以后从强迫症的旋涡里走出来的一个阻碍。这也是为什么强迫症难以根除的原因,因为强迫是根本就无法彻底根除的。
其次,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一些挫折,会遭遇一些必须做出抉择的时刻,会自然产生一些强迫性念头。也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强迫倾向的,只是那些健康的人在事情解决之后,强迫也就跟着结束了。所以,你应该放弃“不要一丝的强迫观念出现”的完美主义愿望。
只有认清不完美,接受症状,你才不会把完美看得那么重要。完美和症状不重要了情绪才会平静,而只有情绪平静了才会反过来使强迫症得到缓解和消失。
Keypoint:强迫症通常会让你感觉自己必须做出“不错”或“完美”的事情来。这种压力会强化你的强迫症。要知道,完美是不自然的,平凡才是自然。敢于平凡,是你战胜完美主义的杀手锏。另外,接受自己患了强迫症这一不完美的事实,或许对你战胜强迫症有巨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