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强迫症容易迷惑人,不过它确实是一种医学意义上的疾病,这种疾病与大脑的内部工作息息相关。而通过加强你不屈服于强迫冲动的决心,则有可能改变你的病情。
与“森田疗法”一样,美国杰弗里·施瓦兹教授的四步骤自我治疗法也是目前一种比较有效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其中的第一步就是重新确认,其关键任务就是要解决“这些困扰人的侵入性念头或行为是什么”这个问题。
你需要牢记的一句话是“这不是我,这是我的强迫症。”你必须对你那些不是你所希望的、所想控制的念头、冲动或行为进行重新明确,按它们的本来面目来应对它们。它们不是其他什么,就是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若你能有意识地做出努力,使这一句话扎根在现实里,你就能避免自己落入强迫症那无穷无尽黑暗的陷阱里。
皮特现在已经痊愈,重新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在一所医科学校就读。多年前,皮特是一名强迫症患者,他有一些暴力内容的强迫观念,如见到火,就觉得是自己引发的;得知有人被枪杀,就会强迫性地觉得自己是凶手。所以,他常对自己说:“你是一个坏蛋。”
压力和紧张会使强迫症加重,这点在皮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皮特背负着债务、工作收入微薄还没有前途、生活拮据,这些问题恶性循环着,使得他的强迫症更加严重。
使用四步骤自我治疗法初期,皮特尝试重新确认,即告诉自己他的这些与暴力有关的念头只是强迫症,而不是他自己。当然,他的强迫症会狡猾地说:“不是的,否则你怎么会难受呢?你也许真的会这么做。”在以前,皮特可能会屈服,或者指责自己是混蛋或坏人。不过,他在了解了强迫症的病因,知道这是一种脑部物质失衡导致的症状后,就变得理智了很多。他对强迫症说:“不必狡辩,这只是化学失衡的问题。”
在重新确认环节,有一个步骤是合理预期,即预测你的强迫冲动什么时候要来。皮特掌握了这一技巧并加以运用。如看电影时,当他意识到要播放暴力画面时,就对自己说:“好吧,我的强迫观念可能马上就要来了。”这样的话,当强迫性冲动真的到来时,皮特就会觉得不是那么猛烈,而自己也能够控制。
要做到合理预期,你首先要明白一点:强迫症的症状并不是随意出现的,而由一定的诱因导致。一般来说,当你靠近某些地方、见到某些人、在某个固定的时间或参加某个活动时,才会把它们激发出来。知道了强迫症的诱因,有心理准备地合理预期你的强迫冲动,就能有的放矢地和强迫症战斗。
如何寻找诱因,并合理预期呢?
1.抽出自己最严重的一个强迫观念和一个强迫行为。以一天(24小时)为时限做记录,并填写记录表格。(见下表)一旦你意识到自己的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出现了,就记录下它出现的时间、地点,以及你当时正在做的事或见闻。
我的强迫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强迫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现在不妨稍停一下,想一想是否有些诱因,不是今天遇到的,而是过去意识到的,其影响却一直留存至今天?如果有,把它们写下来。
2.做完上面的调查,请你接着归纳一下,导致你出现难以控制的强迫观念和反复化强迫行为的原因是什么。可以写出不止一个。如下:
强迫观念:___________诱因:______,______
强迫行为:___________诱因:______,______
一位强迫症患者通过这个方法,发现他的强迫观念,即担心她妈妈的安危,总是出现在他坐上车之后。车就是他强迫症观念的诱因之一。
3.用2分钟时间来想一想,这些诱因是否有共同的特征。比如,当你身体累的时候,你就会有强迫性冲动和行为;或者当别人反驳你时,你的强迫性冲动就会特别强烈,行为也难以停止。
4.思考哪些诱因是可以避免的,哪些诱因是无法避免的。可以避免的,如某个不需要常去的特定的地方,如墓地。不可以避免的,如家庭作业、开车或者吃饭等。对于那些你无法避免的诱因,你心里要有底。一旦你做了那些事情,或将要面对那些事情,你可以提前告诉自己:“我的强迫冲动可能要来了。但这不是我,这只是强迫症。”
重新确认这一步骤的另一个分步骤是去接受。“森田疗法”顺其自然的接受,是不理会强迫症、不过分在意它。四步骤行为疗法里的去接受,与此殊途同归。
总之,提醒自己“这不是我,这是我的强迫症”,虽不会使那些强迫性念头或行为马上消失,但它会帮助你改变你的行为应答,让你朝着积极的方向前进。
Keypoint:这些困扰你的侵入性念头到底是什么?答案是,它们是强迫观念和行为。为了避免落入强迫症的陷阱,你要按照他们的本来面目来称呼它们,并提醒自己:“这不是我,这是我的强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