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带着症状,“为所当为”

在理解了“顺其自然”的概念之后,“森田疗法”鼓励强迫症患者带着症状,“为所当为”。

什么是“为所当为”呢?很简单,就是你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但,这句有禅意的话,很容易被患者误解。它不是说当症状来临时,你要机械地、不停地劳动,或打扫或整理草坪。这样你始终都无法痊愈,说不定,还会将其演化成自己的另一种强迫症状。那到底什么是我们该做的,要去做的呢?答案普通又简单,就是去生活。

现在,请想一想,身为一个强迫症患者,你与正常健康人的区别是什么?你可能说:“他们没有强迫观念,不会做强迫行为,过得幸福。”但是,在一个正常人看来,你除了怪怪的,还失去了生活功能。你不吃饭,或不好好吃饭;你焦虑得看不下去书,或收集书但从来不看;你不能去,或拒绝去娱乐场所;你没有办法出门工作,整天想的都是内心中的一个念头,整天做的都是无意义的事情。你根本没有在生活,你忘记了自己该去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逛街等。你忘记了或者说完全忽略了自己的父母、伴侣和孩子。

而正常的健康人呢?他们一直在“为所当为”,该工作工作,该娱乐娱乐。他们的注意力不是关注在某一个念头以及某一个情绪上,而是关注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应该去做的一些事情上,所以强迫症就不会发生在他们身上。

你可能反驳说:“我吃饭了,我有和妻子交谈。”但你无法反驳的是,当你在吃饭和他人交流时,你还分心想着你的强迫症让你想着的事情。

这不禁令人想起一段公案:一位修行者问唐代高僧、越州大云寺慧海禅师:“和尚修道,还要用功吗?”慧海说:“要用功。”修行者又问:“如何用功呢?”慧海说:“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修行者不解,便问道:“天下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是不是也都与您一样在用功修道?”慧海答:“不同。”修行者问:“为何不同?”慧海答:“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需索;睡觉时不肯睡觉,千般计较。所以不同。”

强迫症患者恰似公案中的一些人,吃饭和睡觉时都没用心,或完全忽略了生活中的其他人。这样的事实不难找到。一位妻子抱怨她患有强迫症的丈夫:“你看似在听我说话,但从来没有用心听,我不知道你的心去哪里了。”另一位丈夫则抱怨:“我的妻子整天都在清洗墙壁,她不做饭,不照顾孩子,完全忽略了我们,根本不是我最初认识的珍妮。我不知道现在该怎么办。”

所以,森田先生认为,要消除强迫症,从现在开始,患者就要“为所当为”,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这些你应该去做的事情上,并努力把这些生活的基本部分做好,同时尽力不去刻意在意自己的症状。久而久之,你就会改变那种恶性的、喜欢固着念头以及情绪的习惯,所有的强迫症状也就会在你“为所当为”中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女孩苏瑞从小就是个“独立自主的孩子”,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志向远大。14岁的时候,她开始出现强迫检查的症状:她怀疑门没关好,反复去关;即便妈妈保证关了煤气,她还要去检查;她担心楼顶掉下来,常踩一把椅子,伸手摸屋顶,这个行为至少持续上百遍……苏瑞意识到自己肯定病了,于是她和家人去了医院,最终被确诊为强迫症。

最初,苏瑞接受了药物治疗。药品很贵,她每个月都要花掉上千元,但药物对她的病情没有什么帮助。期间,苏瑞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极度痛苦的感觉让她一度想到死。之后,她得知日本的“森田疗法”对治疗强迫症有一定的效果,就抱着那套森田正马的书出院了,开始了自我拯救的艰难历程。

苏瑞发现,“森田疗法中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治病。如果脱离日常生活,注意力就会只关注痛苦情绪,就很难治好病。”于是,苏瑞开始学着带着症状照常生活。

在治疗的过程中,一旦她看书,她的强迫观念就会袭来。苏瑞按照森田疗法所说,带着这种强烈的感觉去看书。按照森田先生的观点,“强迫症的痛苦情绪曲线是这样的:开始是爬坡,慢慢增高,一旦达到最高点,就会直线下来,患者会有一种痛苦情绪突然消失的感觉”,所以,长期坚持这一疗法后,苏瑞感觉自己的病症减轻了。她说:“我在每一个强迫观念到来时,都这样去体会,带着痛苦的感觉,但不去管它,做自己本来要做的事情。最终我的症状完全消失了,我不再痛苦了。”

美国的临床心理学教授蒂莫西·答锡泽莫尔教授提出过一个相似的治疗建议——想象自己没有强迫症,该去做什么就去做什么。也就是说,就当症状不存在,你该工作就去工作、该学习就去学习、该人际交往就去人际交往、该玩就玩、该休息就休息、该听音乐就听音乐、该逛街就逛街、该聊天就聊天等等,像健康人一样去生活,而不是症状来了就去机械地做无意义的事情。

当然,在最开始的时候,那些困惑你的强迫观念仍旧让你感到痛苦,但只要你相信它们是迟早会自然地消失的,并努力地去做好现实生活中你该去做的事情,那么那些困扰你的念头就会在你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这就是带着症状,“为所当为”。

Keypoint:森田疗法的“为所当为”是有禅意的,不是让我们听从强迫症的指派做强迫行为,而是让我们像没患强迫症的健康人一样,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睡觉的时候睡觉,该学习就去学习,该玩耍就去玩耍。这既能治疗强迫症,也能保证你不丧失自己的生活和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