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被动等待强迫症消失是一种错误选择,自助者天助

在了解强迫症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发现这样的案例:有些孩子曾经有反复洗手或检查的行为,但是后来,这些行为消失了。他们以后的人生也没有受到强迫症的迫害。所以,你可能整日祈祷,希望自己的强迫症立刻离开你。

43岁的杰克是一个不能停止洗手的男人。他一天至少要洗50次手,有时则要洗上100次。他的皮肤里嵌入很多肥皂,以至于只要打湿双手,就能搓出肥皂泡,就像动漫《航海王》里吃了泡泡果实的肥皂人卡莉法一样。他的手被洗得破了皮,变得发红,但是他根本停不下来。杰克一直在寻找一种魔药。他的想法很简单,希望服下一枚药片,病症就能消除,而让自己成为一个全新的人,有闯劲儿、性格平和、生活万事如意。

事实上,另一位患者,沉浸在“儿子会失明”这种强迫观念里的多蒂却认为:“要我说,强迫症患者只有在找到神药之后才可能治好这个病!”

哪里有这样的药?美国的杰弗瑞·施瓦兹教授说得好:“无论你如何祷告,强迫症都不会马上消失,咒骂和抱怨也无济于事。”我们知道,强迫症患者的问题是脑子被锁住了,卡住了。也许真的有那么一天,复杂的大脑又再次正常工作了,你可能不治而愈。然而,就算有这么一天,它也需要时间。难道这一段时间,你就放任强迫症摧残吗?

所以,千万不要只是被动地等待强迫症自己消失。如果你屈从于这个念头,那么你就死定了。你的整个生活会退化到被强迫症的怪圈完全吞噬。

如果你真的想要祷告,那么你应该祈求的是自我帮助的力量。我们常说一句话:天助自助人。外国人也常说上帝喜欢帮助那些自助者。

某小镇的教堂有位神父,信仰上帝,非常虔诚。上帝被感动,就托梦给他,说:“明天小镇要发洪水,很多人都有危险,不过不要怕,我会去救你。”

神父梦醒,洪水已经淹没了小镇的街道。警察让神父撤离,神父却镇定地爬上屋顶,说要等上帝来救。洪水不断上涨,情况危急。神父的身子被淹没,但他还是接连拒绝了乘坐小艇、驾着飞机来救援的三波警察,声称上帝会救他。最后神父被淹死了。神父上了天堂,责怪上帝失信,谁知上帝却说:“我已经派了警察、两艘小艇和一架直升机去救你了啊!”

命运往往会帮助那些付出努力的人。所以,不要把一切都寄托给缥缈的幻想。当外援来之前,唯一能帮助你的人是你自己。

自助的第一步是知己知彼。这个之前我们已经提到,就是了解强迫症和自我的强迫症情况。这可以让我们占据一定的主动性。

如果你开始治疗,也就是意味着你开始接受你无法改变的事情——至少在短期内是如此。你了解到短期内强迫症并不会马上消失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当你识别了它的真相,你就会知道,你已经从中汲取了力量,且正逐渐变得强大。渐渐地,你将不会那么在意那些困扰你的念头了。

下面要做的是,改变被动的状态。被动的状态,尤其是无所事事,是强迫症患者的敌人。很多强迫症患者因为病症的折磨,往往不能到学校里学习,或者从事正常的工作。患者的时间都被用来做强迫行为、反复的仪式、沉思,被强迫性念头困扰。结果呢?强迫症变得更糟。没事可干的人不可能调动自己的精神力量,去为卡住的大脑解锁。所以,美国的杰弗瑞·施瓦兹教授曾形象地评价说:“闲散无事是症状的生产车间。”

你应该做的是积极主动地行动。找到一个让你真正必须要做的事情,而不是强迫症要你做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的选择。如果你在赶着去上班的路上,被强迫症控制要返回家去检査门,那你就要告诉自己,工作更重要,这样你就会产生一种动力来督促自己继续去上班。手头上有事情,能创造价值,能有益于别人,这也能提升你的自信心,促进病症的改善。

如果你已经撞到一堵墙,那你就不能忽略它、原谅它,或者期待它有一天会自行离开。强迫症就是这样的一堵墙,你要积极与它作战,突破它。

Keypoint:世界上没有什么林丹妙药能立刻治愈强迫症。所以,与其祈祷上天赐药,或者祈祷强迫症立刻消失,还不如祈求自我帮助的力量,毕竟天助自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