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观念附体:不是你的念头怪,是你的强迫思考在逼你

漫画作品《XXXholic》中,讲到了这样一位女性,她总是会去做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比如,明明对某次重要的考试有信心,却在答卷时候故意不写姓名;明明当天的工作影响晋升,却故意引起交通事故而缺席;明明他人对她很友善,她却要想朝对方泼咖啡。她所遇到的事情都是好事,她却往往在关键时刻涌起一种冲动,故意去毁坏这种幸运。这是正常人难以理解的,所以知情人都觉得她奇怪。

漫画故事没有说这位女性的奇怪与强迫症有什么关系。但是,在现实生活里,确实有些说话奇怪的人或者念头奇怪的人,是因为遭遇到强迫观念的逼迫才这么干或想的。

14岁的马瑞是一个总是突然讲傻呵呵笑话的男孩,他自己很清楚,这些笑话并不是一件好笑的事情,但是他根本控制不住。

马瑞身体微胖,聪明。多年前,他的父母有过很多严重的争吵,然后他们离了婚。再之后,他们各自再婚,并都过着快乐的生活。12岁时,马瑞一度出现过过度清洗、反复检查的症状,不过这些症状后来消失了。现在他们都困扰的是,马瑞必须强迫自己讲笑话。

这件事往往这样发生:马瑞坐在教室里,注意力很集中,知道老师所讲的内容。但是,很突然地,“笑话”这个念头闯进了他的大脑。“这个念头在攻击我”他说。于是他举起手,开始傻笑,并不得不把这个笑话讲出来。马瑞所讲的笑话并不高明,内容像是由2岁的孩子所常说的那种傻里傻气的句子组成的。比如,“一个人把头浸在桶里”,或者“一个人掉进了淤泥里”。然后,当这个魔咒解除后,他说:“太好了,现在这种冲动过去了。”

这种行为给马瑞带来了大麻烦。他悲惨地说:“我已经被留校察看十几次了,现在已经回不去了。我的成绩很不错,我想上大学,但是,现在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是的,马瑞被他们镇上最好的一所学校除名了。更加不幸的是,他没有遇到过任何一个能够了解他问题的人。他身边的大部分人都在朝他发火。

对于马瑞的病症,很多人可能会想,这可能是一种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因为他的父母总是在争吵,他一定在寻找一些事情来阻止他们的战争。但是,事实是,主动权不在马瑞手中,他只是在被动地、被迫地被“讲笑话”的念头控制。这就好像他的大脑给他下达了一个指令:去做不能被接受的是事情——讲傻呵呵的笑话。

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博士徐光兴先生提出了观念附体的说法,即没有任何理由的、突然无意义的念头在头脑中反复重现,就像是被不可思议的东西附体一样,你挥之不去。这种观念附体有时候是一些数字,有时候是一首曲子,有时候是冲动性的固定词汇,等等。马瑞的情况似乎就是其中的一种表现。

徐光兴先生认为这种反反复复在头脑中驱除不了的观念附体现象是强迫思考的特征性症状,而这些附体的观念对当事人具有吉、凶、祸、福等不安全的意义。

另一个被数字4附体的案例,更有说明性。某高三学生M对数字“4”有一种特别的执着。他每天洗脸4次;他上台阶时总是2级2级地上,因为2+2等于4;桌上放着的东西,必须是2或4的倍数;说“对不起”他也要说4遍;炒菜时他放盐和酱油等调料也要放4次……如果不这么做,他就会特别不愉快,觉得要发生不幸的事情。M知道自己的这种行为很愚蠢,但是,他越忍耐越痛苦。

无论是“笑话”还是“4”的反复呈现,都是性质相同的强迫现象。这些讲笑话观念,或某一数字持续、单调地出现,必然使得患者的内心烦恼。不少人渴望摆脱它们,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去驱逐它们,因此挣扎在痛苦的漩涡里。这就是强迫思考对我们的损害。当然,同其他类型的强迫症一样,它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不是你的大脑出现了“幻觉”,你身上的问题是由一种强迫观念或强迫思考形成的特异的心理障碍。认清这个事实是我们治疗强迫症的基础。这些观念非常狡猾,来无影去无踪,你只能被动抵抗或者服从。所以,下一步你需要学习如果制止你的强迫观念或停下你的强迫思考。这个问题以后会讲到。

Keypoint:观念附体的形式很多样,如音乐、单词、画面、教字等。看看你的属于哪一种?反省你是如何让它们控制你的生活的?你觉得抵制这种强迫冲动的难题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