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附上当代最知名的企业家、教育家、明星艺人及主持人的演讲视频地址,再搭配我的分析,帮助大家找到他们在演讲中成功的秘诀。
马云:中国著名企业家,生于浙江杭州,祖籍绍兴,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之一。现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他是《福布斯》杂志创办50多年来首位成为封面人物的大陆企业家,曾获选为未来全球领袖。
演讲视频:《马云与80后面对面》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I5NjMyMTYw.html
马云这场《马云与80后面对面》的演讲,首先值得嘉许的是他的服装。因为面对面的是80后甚至90后的学生,他特意选择了白衬衫搭配一件鲜黄的毛衣,整个人看起来容光焕发、年轻许多,成为全场的焦点,也拉近了与青年朋友的距离。
演讲的时候,大家可以注意到,马云在面对任何人的任何提问时,常常会皱着眉头,低头沉思,呈现出一种专注聆听、认真思考的表情,这样的表现,对于听众来说是非常受用的,也无怪乎马云一直是年轻人最喜欢、最尊敬的企业家之一,特别是在听过他的现场演讲之后。
马云演讲的时候,运用诚恳的回答,搭配时而低回、时而慷慨激昂的语调手势,再借着从舞台的左边走到右边,再从右边走回左边,身体及视线照顾全场观众的方式,形成独特的风格。他讲到非常重要的观点时,会伸出右手的食指,指着上方或远方,作为强调的重点,以挑起听众的注意力。
例如,马云在被问到有没有质疑过自己的信念时,他说没有怀疑过大目标和信念,但却经常怀疑“自己”,因为,信念和自己,有时候是不一样的。他成立阿里巴巴的信念,是想让天下没有做不成的生意,但在推广这项业务时,有许多他自己提出来的方法策略,也许是错误的、不适用的,于是他经常质问自己、怀疑自己,但是在企业的信念和目标上,却从没有一丝一毫的踌躇犹豫。当他说到目标和信念时,食指的姿势特别有力,而在说到怀疑自己的方法步骤时,会将手按向自己的胸前,这就做出了一个姿势上的反差,搭配说话的内容情绪,使听众们更能感同身受。
马云演讲的时候还有一个技巧,就是不断强调“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这又与我在书中提到的谦虚法不谋而合。即使一个人再“牛叉”再伟大,事业做得再成功,也没有人喜欢一个自大骄傲的人,于是即使成功如马云,也时常提醒听众,他只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人,不是什么“教父”或“大师”。从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口中说出这样的话语,更显出马云的谦虚和气度,除了能吸引听众们更加尊敬喜爱他之外,也使听众们更心向往之,兴起“有为者亦若是”的念头,无怪乎能成就他一代企业演讲家的地位。
俞敏洪:江苏江阴夏港街道人,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专业,新东方学校创始人,1993年在北京创立新东方学校。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全国青联常委、全国政协委员。被媒体评为最具升值潜力的十大企业新星之一,20世纪影响中国的25位企业家之一。
演讲视频:《俞敏洪福大励志演讲》http://www.56.com/w76/play_album-aid-8224288_vid-NTI3NzI2Nzg.html
俞敏洪在大部分演讲的场合里,因为听众主要是学生,因此服装也是一派轻松,常常是一条牛仔裤、一件T-Shirt就上场了。这样的服装对于听俞敏洪演讲的学生来说,当然感觉十分亲切,不过,他能那么穿,甚至时常把一只手插进口袋地在台上高谈阔论,那是因为他是俞敏洪啊!要是换成另外一位默默无闻的讲师,穿着T-Shirt牛仔裤,手放在口袋里对着听众讲话,应该会换来满堂的嘘声吧?!由此可见,身为一位讲者,如果你还没到那个知名度和社会价值的高度,最好不要模仿俞敏洪先生的架势,那是名人专属,凡人无用的。
俞敏洪的演讲,可以说是当代最激励人心的演讲之一。他的演讲足以激励人心源自于以下几点:首先,他的普通话,实在称不上清晰流利,有挺重的乡音,然而因为他从成名以来,不断地到全国各地的高校进行演讲,同样的内容已经讲过上百上千遍,于是他几乎就像是不会跳针的唱盘一样,能够行云流水地不停说下去,中间没有停顿,也没有什么错误。这样一位普通话不算标准,外形不甚杰出的人,能够站在台上演讲,本身就能给予听众们十分大的鼓励。
尤其是他的奋斗故事!他的每一个激励故事,其实都是他自己的故事。他在演讲中往往会提到,叫大家不要放弃,因为,像他这样高考重考三次的人,进入北大最后毕业时名列“后茅”的学生,都从来没有放弃过,大家又有什么好怨天尤人、不努力奋斗的呢?
他有一段话尤其感人。他说自己当时在大学毕业纪念册上留言的时候,留下了这样的文字:“大家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我是我们班的落后同学,但我想让同学们放心,我决不放弃。你们五年干成的事情我干十年,你们十年干成的我干二十年,你们二十年干成的我干四十年。如果还是不行,我会保持心情愉快、身体健康,到八十岁以后把你们送走了我再走。”这样的精神,无不赢得台下的大声喝彩。“笨鸟先飞”是他的上进哲学,他总是强调会读书的人很多,但是能够坚持的人并不多,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俞敏洪用自身的故事,给了听众们最好的鼓舞。毕竟,在学校里头,只要有排名,就一定有人第一,有人倒数,于是他强调的坚持精神,正好给了大部分“不够优秀”的青年,一剂最好的强心针。
俞敏洪演讲时的幽默,也是他的一绝。他除了时常将自己的挫败当作笑点之外,还常常制造前后叙述的极大反差,使听众对于意想不到的结局哄堂大笑。例如,他在提到自己当年因为书读得不好,长相又差,回顾那些年,班上的女同学根本连正眼都不瞧他一眼,但是最近开大学同学会的时候,“所有女同学争相过来与我握手,后悔当时没有对我下手”。这种俏皮的说法,还合辙押韵,总是能让全场笑个不停。
再例如,俞敏洪谈到如何与太太认识时,毫不掩饰地说他“跟踪”了她三个月,一直没被发现的理由是,他都隔着200公尺努力让自己不被发现。终于有一天机会来了,图书馆停电,他走近那位女孩,用手中的打火机替她点燃一道光,帮助她找书包,黑暗中唯一的光源照亮了他们的姻缘之路。后来某天在颐和园的湖面上划船,俞敏洪向女孩表白了,他还俏皮地说,“女孩不得不答应,因为船在水中央,她若是不答应,我就拉她一起跳入水中”!
俞敏洪的演讲技巧,说穿了,就是用自己最真实的故事,再搭配自嘲这种高级搞笑法,拉近与听众的距离,使自己想要传达的观念能深入人心。他绝对是一位熟知群众心理的演讲家,由于面对的是高校的同学,从学生时代的故事聊起,最能吸引听众的注意,而从自身挫败的故事着手,更能使大部分的人感同身受,因为大部分的人都不是最优秀的。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一味地吹嘘,并不是一种好的演讲方式,越是成功的人,聊聊他的失败,反而越能赢得群众的尊敬。
冯仑:生于1959年,是“文革”后第二届大学生。20岁的时候,冯仑成为一名党员,接受过正统教育的冯仑,自然深谙正统意识形态及其语言方式。日后他的语言风格、思维方式、决策习惯,虽无刻意模仿的嫌疑,但自觉不自觉地就会露出那个时代的痕迹来。自1991年开始,他领导并参与了万通集团的创建全过程及发展工作。1993年,领导创立了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评析冯仑的演讲技巧之前,我打算先给大家看两个视频,主角都是冯仑:
演讲视频:《冯仑:理想丰满》
http://v.qq.com/page/y/r/1/y0011jbkgr1.html
《冯仑:如何提高个人“软实力”》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kwNTgwNzUy.html
诚如大家在第一个视频里所见,如果我告诉你冯仑是演讲表达的高手,你一定不认同,因为他很明显地看起来有点紧张,而且十分严肃。这是因为这除了是一个公众的演讲以外,还是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开讲啦》的其中一集,讲者内心深知自己需要面对的不仅是现场的听众,还有全国电视机前的观众,更有电视台以及国家的领导高层,当然便容易拘谨且放不开。
但第二段视频,相信大家一定都认同,冯仑仿佛“活过来了”!那一派悠然自得、从容不迫的“大腕范儿”,真让人心向往之。尤其他用一个自己与李嘉诚见面的故事,来谈何谓“软实力”,以及个人如何建立自己的软实力,十分精彩。
他一共从四个维度,来谈论这位企业界的大哥大所富含的底蕴与气度。
他首先提到,一般去见“大哥”,一定是先见一堆大哥的小弟,例如公司的部长、总经理和副总裁之后,大哥最后才出场,毕竟在中国,最讲究的就是身份地位。没想到他们一行人坐电梯前往长江实业总部的顶楼,一开门,就见到笑容可掬的李嘉诚站在电梯门口等着他们,还立刻递出了自己的名片,主动和他们交换,这可真让冯仑一行人受宠若惊。
等到一行人都排排站好,等着大哥“说话”的时候,李嘉诚谦虚地说,自己也没有特别准备什么演讲,就把自己的座右铭和大家分享一下好了。两句话,一句是创造自我,一句是追求无我。说完就结束,然后引着大家去吃饭了。冯仑等一行人,这可又见识到了李嘉诚的风范。举凡大人物演讲,都喜欢长篇大论,以显示自己的博学多闻,没想到以李嘉诚的身份地位,却只是说了两句话,而这两句话,又是这么地深富意涵,发人深省。冯仑思考咀嚼后认为,人的一生为了发展自身的最大潜能,的确要不断创造自我,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自我太过强大,往往容易让身旁的人觉得不舒服,小则人缘变差失去朋友,大则招致嫉妒惹祸上身,于是在创造自我的同时,还要追求无我,也就是缩小自己,把功劳让给别人,这实在是做人处事的胸襟,李嘉诚大哥的成功,果然并非偶然。
吃饭的时候,冯仑等人又感受到了李嘉诚的贴心。大家吃饭前,都先抽了个签,拿到一个号码牌,等坐定后才知道,那是为了怕吃饭坐位子时,有人觉得自己的座位不好,于是用抽签的方式,避免掉了这种疑虑纷争。而且,每一个大桌都空着一个位子,原来,那个位子是给李嘉诚的,整场一个半小时的宴席,李嘉诚就这么让自己的时间,平均分配在每一桌,让每位来宾都有与主人接近的机会,营造宾主尽欢的感觉,不使任何人觉得有所怠慢和不周。
最让冯仑感到惊讶又佩服的,是他临走准备上车前,李嘉诚的秘书特别跑过来,奉上一个提袋,里头是一本李嘉诚写的书。冯仑又惊又喜,因为,这本书,不过是冯仑在饭局上无意间提到,似乎曾在某本李嘉诚的书上看过一句话,但忘了书名,没想到李嘉诚偷偷嘱咐下属,为冯仑准备好之后在临走前交给他。这个小小的贴心举动,让冯仑更是对李嘉诚佩服得五体投地,认为李嘉诚的做人成功,导致他的事业成功,正因为他总是替他人着想,让每个人都觉得和他在一起很舒服,因此愿意跟他做生意,终于也成就了他的事业。
其实,冯仑通过自己面见李嘉诚的故事,来分享如何提高个人软实力,也是一种演讲或谈话时的高明技巧。人都喜欢听故事,他用这样一个自己面见大哥的故事,更容易引人入胜。特别是他自己已经够事业有成了,再提到一个比自己更事业有成的人,无形之中,便将“冯仑很谦虚”的这个印象,深深植入听众的心里。
尤其应该注意的是,人是非常奇妙的动物,当我们从某人口中听到一些“温良恭俭让”的美好道理时,会不自觉地,将那些大道理及美好德行,跟眼前说的那个人做出结合,仿佛他就是那个具备这些美好品格的人。于是,冯仑描述李嘉诚的风范,看似抬高了李嘉诚,事实上也间接地抬高了他自己。
所以,日后你做演讲时,真的不必害怕谈到比你更成功、比你更具视野与高度的人,因为当提到他们的德行典范时,你自己也具备那些德行典范的形象,这将间接深入人心,同时营造出一种“你很谦虚”的感觉。冯仑的这场访谈,给了我们最好的示范。
李开复:中国台湾人,是一位信息产业公司的执行官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学者。1998年,李开复加盟微软公司,并随后创立了微软中国研究院(现微软亚洲研究院)。2005年7月他加入Google(谷歌)公司,并担任Google(谷歌)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一职。2009年9月宣布离职并创办创新工场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演讲视频:《李开复: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演讲家》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A1NjUxNjIw.html
李开复的这场演讲,中规中矩,让人感受到一位企业经理人和青年导师的风范。尤其他演讲的内容,非常符合我这本书的主题,建议大家一定要在看完这本书后,再与李开复演讲中的观点相呼应、相比较,找出自己不足之处,并且加以补强。
李开复的演讲,最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是他大量运用了电脑以及网络的科技。首先,旁边的屏幕,显示了他为听众们准备好的PPT。PPT的制作不必精美,但要清楚明了,让观众们一看就知道重点在哪里。PPT的优点在于能辅助讲者,使其不至于忘记演讲的重点,也使不善于抄笔记、听得不够清楚的观众,能用视觉加以辅助,记下讲者的重点。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演讲中,李开复还剪辑了不少音频,作为演讲重点的示范,这最能让听众心领神会。例如他在列举肯尼迪总统和马丁·路德·金的演讲片段时,只是把他们的名句,用自己口述的方式,或者仅仅只是文字的方式呈现出来,实在远不能和播放他们的视频和音频做比较,因为后者的力量真的是太强大了。尤其是在网络发达,影像声音对于年轻一代更具吸引力的今天,一场演讲,如果能妥善运用PPT、音频以及视频的话,绝对能让听众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也使得演讲起到深入人心的效果,更显卓著。
李开复在自己的演讲中也特别提到,讲者最好不要低头看稿,或者一直盯着稿子念,因为那只会显示出讲者的不热情和没准备。于是包括他自己,虽然偶尔会低头看一下重点,但随即抬起头来,与听众做眼神对眼神的接触。由此我们知道,列出重点不是不可以,看稿读也没什么不好,如果你非得看稿不可,可以每读一句,就抬起头来与听众做视觉上的接触,或者最好是一句看稿,同时已经把下一句暗记在心中,等到抬头和观众做眼神接触的同时,也流畅地说出暗暗记住的那下一句,如此一来,就不容易给予观众那种你在照本宣科、又内容无聊的感觉了。
说到看稿演讲,这里又不得不顺便提到韩寒的一场在厦门大学的演讲:
演讲视频:《韩寒:厦门大学演讲》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I0NDE4NDAw.html
他虽然也是照稿念,但却一点也不让人觉得无趣,反而让底下的人笑声不断。这是因为韩寒本身就具有极高的人气,对于这种人来说,“他放个屁,都是香的”。而且他在一开始的时候,就点出自己必须照着稿子读的原因,“是因为怕说错话”。这样一说,立刻引来听众们的会心一笑,对于他之后照着稿子念的这个举动,自然也能加以释怀。不管韩寒是真的怕出错,还是不具备不看稿演讲的能力(当然,我认为韩寒绝对是不需要看稿演讲的,你看他读稿时自然的眼神和手势就知道了),他这场演讲都是非常成功的。
而且,韩寒的这场读稿演讲,时间上掌握得刚刚好,只有7分钟左右,恰好是大家注意力最能集中的时间长度,也是人们最能接受“照本宣科”的时间长度。因为其他不看稿的演讲,讲者可以借由自己的声音、表情和手势,与观众做互动,不断吸引观众的眼球、心灵,创造一次又一次的高潮,但是照着稿子念,等于只有声音这项工具,掳获人心的效果也势必大打折扣,这样的演讲当然是时间越短越好。
因此,如果未来的你,必须要毫不出错地做一场发表,而且必须读稿以避免纷争的时候,请务必记得,7分钟以内,是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时间,若是超出它,可别怪底下的人睡成一团、意兴阑珊了。
郑强:1960年9月生于重庆,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贵州大学校长,贵州大学党委副书记。
演讲视频:《郑强:你为什么读大学?》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Y1Mjc3NjI0.html
《郑强教授对大一新生的演讲》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2Mzc5MDg=.html
郑强教授的演讲,在青年学子之间引起了热烈的回响,他被誉为最敢说真话的教授。而他演讲的特色,在于有教授的严谨(讲台、PPT一应俱全),又有名嘴的风趣,尤其他的手势丰富,中气十足,在台下听他演讲,想要睡觉都很困难,因为实在“太大声了”,而且内容又发人深省。
让我简单列举郑强的三个名言佳句:
1.教育的本质不是谋生,而是唤起兴趣,鼓舞精神。靠教育来谋生和发达也是可以的,却被我们过度重视了。
2.将来中国即使发达了,但你看看那些开着豪华车的富翁们从车窗向外吐痰、扔垃圾,你就知道,如果没有教育,中国再富裕也不会强大。
3.读书是为了承担责任。但现在的教育让女人承担了太多责任,让男人逃避了太多责任。
郑教授每每演讲之时,都能获得雷鸣般的掌声,据说他最厉害的一次,是在一场演讲中,共获得207次掌声。偶尔郑教授在讲完一句自己觉得很棒的名言金句后,发现没有掌声,还会用“这时候怎么能没有掌声呢?”这样的话语来向观众“讨掌声”。其实这样的做法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因为它会让听众们莞尔一笑,增加与听众之间的互动和亲近,让讲者更想讲,让听众更想听。
郑教授的名言金句,仔细分析后,你将发现有如下特点:他总是能讲出和他一样身份地位的人所不敢讲的话,而且会用对仗句的方式,点出社会中的一些特殊现象(例如上面列出的第三句)。
同样的方法,如果你也想加以运用的话,必须特别注意,因为那第一个特点,若是运用不当,容易弄巧成拙,使你成为团体里头的箭靶,长官们的眼中钉,欲将你拔之而后快。除非你个人的能量和势力已经足够强大,又没有什么能监督纠正你的人,否则并不建议你模仿,免得画虎不成反类犬,伤人害己空余恨;而第二个特点的培养,则需要大量的阅读、反刍加上持续练习,才能如郑教授一样,旁征博引,不偏不倚地正中观众们的要害,打中问题的核心。
大家还可以注意到,郑教授的演讲,通常都是有讲桌的,他基本上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坐在椅子上、讲桌后,只凭着声音和手势来引导听众的注意。这时,大声的音量再加上比较夸张的表情手势,便显得格外的重要。而郑教授在这方面也做得相当出色,难怪能成为演讲界的翘楚,被评为学生们最喜欢的演讲家之一。有心学习郑教授风格的朋友,务必要将他的这些诀窍,了然于胸,然后付诸练习,才有可能训练出一样的实力。
谢霆锋(NicholasTse):中国香港著名粤语、国语流行唱作歌手,专业演员、作曲人、制作人、青年企业家,PO朝霆老板,华人演艺圈领军人物。他是80后歌手中最早在华语乐坛取得突破而名声大噪,且波及大江南北和港、澳、台的超级偶像,他的流行引发了新世纪的偶像狂潮,结束并取代了垄断华语乐坛近十年的四大天王时代,被形容为“谢霆锋时代”。
演讲视频:《谢霆锋:下一个奇迹》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ExNjM0NjQ0.html
《谢霆锋香港科技大学创业讲座》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k2MjI0OTQw.html
谢霆锋是我非常欣赏的艺人,除了在多部电影中表现出色外,大家可千万别以为他只是一个“唱歌和演电影的”。谢霆锋认为,香港是拍电影出名的地方,但电影的后期制作为什么都送到外国做呢?他决定自己下海从事这个行业,把相关产业留在香港,于是九年前,他抵押房子,贷款百万港币,成立了朝霆公司,专做广告和影片后期制作。也正因为他不仅是位演艺人员,还是一位创业者,因此在2012年,谢霆锋受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邀请,以CEO的身份,出席“亚洲领袖系列”讲座,全程用流利的英语,与MBA学生分享心得。
我附上的视频链接,一个是他接拍电视剧《下一个奇迹》后,与故事背后的原型人物梁凯恩老师一同登台,发表简短激励演说的视频,一个则是他在香港科技大学全程用英语演讲的实录。
不论你喜不喜欢谢霆锋,我想你都会为他流利的中英文、不必看稿的演讲功力所折服!
仔细观看谢霆锋的演讲,会发现他在服装方面非常讲究,在两个视频里,他都是以全身合身剪裁的西装打扮亮相。我在此也鼓励所有读者,如果你不知道该穿怎样的衣服做公众演讲,那么男孩子西装,女孩子洋装或正装,就是最好的服装,而且最好能够是贴身剪裁的服饰,以凸显自身的优点,否则袖子过长,裤子和裙子过短,都不恰当。简而言之,在服装方面,如果你想打安全牌,就穿得正式一点吧!除非你事前就确定听众们都穿着轻松,而你想与他们亲近点,否则千万不要随便尝试过于轻松的打扮,例如T-shirt和牛仔裤的组合。
很多时候,当你只需要做简短的致辞时,一句有力的话语,就是最好的内容,甚至是全场的最佳ending。第一个视频中,一身sharp(利落)打扮出席的谢霆锋固然抢眼,他那句有力的激励话语,更使台下所有人无不为之动容。他是这么说的:“如果你想得到一些东西是你从来没有得到过的,你就得付出你前所未有的努力!”
就是这样简单的一句话,让台下的听众大受鼓舞,掌声不断。如果你未来也有机会做一分钟的致辞,就学学谢霆锋,用一句你最感同身受的话语,为该场合做出最好的开场或结尾吧!
周杰伦(JayChou):亚洲最具社会影响力和传奇性的偶像天王巨星、“神话”级人物,华语乐坛皇帝、新四大天王之首,世界十大鬼才音乐人。词曲创作家、MV及电影导演、编剧及制作人。
演讲视频:《周杰伦:你可以不平凡》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UwNjI5MTIw.html
周杰伦也会演讲?
我知道你一定很惊讶,但当你看完这场周杰伦的演讲,就会发现,他也是一个演讲高手,虽然他有时候手势并不大气(一手拿麦克风,另一只手在前面环绕自己的腰间,显出一点防卫的心理),讲话的时候还有台湾同胞独特的“对、对”等等不必要的赘词,但是他的这场演讲,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周杰伦本身是位作曲者、歌手和演员,于是当他演讲的时候,特别请了一位keyboard手,搭配他的演说,一边弹奏他出道以来所写过最脍炙人口的歌曲,而且还特别在他演说内容有点激动或者有点淡定的时候,跟着澎湃或者低回,做了无懈可击的搭配。
演说的内容,如果可以与讲者自身的故事做结合,往往都是最激励人心的。这次的主题是“你可以不平凡”,而周杰伦就用他自己从平凡到不平凡的人生,做了最好的诠释。他自陈从一个当年非常没有搞头,需要睡在工作室的没钱青年,到后来靠着自己的实力及经纪人、朋友的帮助,逐渐打下自己的音乐王国,这曲折动人的故事,往往能让台下的听众精神为之一振,充分传达了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正能量。
最令人激赏的,是周杰伦时时抱着一颗感恩的心,他在演讲中提到自己尚未出道的时候,好友刘畊宏从来没有嫌弃过他,总是把自己的好朋友介绍给他,把自己的资源不断与他分享,还在周杰伦有机会演唱却表现普通的时候,麻烦现场的主持人和乐手再给周杰伦一次机会。
这些点滴周杰伦都铭记在心,没有一刻忘记,于是大家有时候看报道,或许会对刘畊宏的生活感到很羡慕,因为他自己不必买车,“都开周杰伦的就好”。而且随着周杰伦越来越红,刘畊宏自己也晋身电影的监制,跟随周杰伦打下一个又一个的江山。你问这样的好运从何而来?刘畊宏当年对周杰伦的真心付出、不离不弃,就是最主要的原因。
同样地,连对不熟悉的人,周杰伦也懂得加以照顾。演讲到一半的时候,他除了把刘畊宏介绍到台上与他互动外,还特别提到了那位为他弹奏的Keyboard手,把部分的荣耀给了默默无名的他,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是想多给那位keyboard手一个曝光的机会。这样一个懂得感恩又照顾人的艺人,无怪乎事业可以越做越多,帮助他的朋友也越来越多。他越是把光环送给别人,自己的光环也越强大,也越是能得到观众的喜爱。在场听众们如雷的掌声,就是最好的证明。
从周杰伦的演讲技巧中,大家可以学到,如果你也有音乐方面的才能,千万不要白白浪费了,试着将它适时地融入你的演讲里面,像周杰伦那样,让听众既能欣赏到动人的音乐,又能把演讲听得津津有味。
我还有一位朋友,同样也是词曲创作人的Pianoboy,自从在我的启发下开始写书演讲后,便时常将他的弹琴专长,融入自己的演讲里面,试图告诉青年朋友们,除了读书以外,个人的兴趣同样重要,千万不要成为一个为了读书而放弃一切的书呆子。透过他的演讲和演出,听众们对于这样的概念,自然能够更加心领神会,并且心向往之,这样的讲者要得到听众的认同,可谓易如反掌。
因此,如果你有音乐方面的任何才能,都试着妥善地利用,融入你的演讲,让你自己成为台上最闪耀的一颗星!
杨澜: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及企业家。1990年起曾与赵忠祥一同主持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并为大家熟知。现主持多档谈话节目,如采访类节目《杨澜访谈录》及女性类节目《天下女人》。曾被评选为“亚洲二十位社会与文化领袖”、“能推动中国前进、重塑中国形象的十二位代表人物”、《中国妇女》时代人物。现时她是阳光媒体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主席。
演讲视频:《杨澜TED演讲:中国的新一代》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EwMDMzNTIw.html
前面介绍的演讲家都是男士,并不是说男生的演讲技巧就比女生好,而是由于我的孤陋寡闻,对于女演讲家所知不多。但现在介绍的杨澜,可说是中国新时代知识女性的代表,如果要我评价,以举手投足的流畅度、台风以及外语能力,杨澜应该是我所有介绍的演讲家中最好的一位!
杨澜不愧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出身,加上多年央视主播的训练以及后来海外留学、商场上的历练,在这场TED的演讲中,操着优美的英语口音,介绍了中国的年轻一代所遭遇的挑战及应对。大家可以注意到,杨澜的台风特别稳健,说话不疾不徐,维持着自然的笑容,再搭配精心制作且重点清楚的PPT,让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聚精会神,想听听她到底说了些什么。
如果你对于自己的演讲做了充分的准备,那么应该也能像杨澜一样,虽然偶有低头“瞄”小抄的动作出现,但仅是零点一秒的瞬间,完全无损于内容上的流畅。
由于TED这场演说的台下听众大多是外国人,她在演说的一开始,便用了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也就是在英国歌唱选秀中一战成名的苏珊大妈(SusanBoyle)做引子,巧妙地将听众的注意力拉过来,再将这种网络媒体的兴起,与中国新时代青年生活的息息相关做呼应,把新媒体的兴革及其对于中国社会的冲击和改变,做了紧紧相扣的分析。
这便是一个演讲家的过人之处。如果杨澜一开始的破题,就是从中国青年所面对的挑战与机遇着手,虽不能说一定不好,但对于当下外国听众为主的场合来说,肯定挑不起大部分听众那种想要一探究竟的好奇。因此,想要成为一位优秀的演讲者,便要学习杨澜这种巧妙的铺陈法,让一个主题和另一个主题环环相扣,使听众在聆听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发现惊喜,并且产生反思,这样便能像杨澜一样,赢得听众们的满场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