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就像旅行社

一些老师表示,他们担心指派一个学生做另一个学生的老师会引发竞争,导致另一种“高人一等”的情形发生。但在一个人人学习目标各不相同的教室里,并没有既定的成就等级,很可能出现的情形是,一个学生有能力在某领域教别人,在另一领域需要别人的指导,可以自在地提供和寻求帮助。

或许因为我经常旅行,我与旅行社打过许多交道,而在课堂上,我喜欢把老师比作旅行社,把学生比作旅行者。一个旅行社不需要告诉我要去哪。但有时,如果我告诉他我的需要,他或许会推荐一些我还没想到的,或者我根本不知道的地方。所以,老师就像一个旅行社,或许提供一些建议,或许坚定地为学生打气,但是永远不会告诉学生要去哪。同时,学生旅行者或许会告诉别人,他去过的一个地方有多么棒,让那个学生兴奋不已也想去。

另一个我喜欢旅行社比喻的原因是,旅行社并不跟着客户一起旅行,所以这段旅行与是否有旅行社可用无关。在上文提到的以色列学校,每天都有一个特定的时段让学生挑选谁来教自己功课,有60%的学生挑选的是其他同学。

美国的研究显示,刚学会某种技能的孩子,在指导其他孩子学习这项技能上,比受过培训的老师要做得好。为何会这么令人惊讶呢?孩子们用着同样的语言,他们相互了解,彼此在一起很有安全感,第一次学习这种技能的体验还在脑海中新鲜浮现着。所以有人会骑自行车,他就会教人骑车。有人会算加法,她可以示范给别人看怎么算。

旅行社并不指望所有客户,甚至有同样目标的客户,能同时到达他们的目的地,能选择相同的出行方式。如果有些人钱不多,他或许可以坐火车。另一个人可能乘飞机,等等。老师可以根据旅行者的情况调整行程。所以如果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有问题,老师就用另一种方法教,直到他达成目标。如果学生的一个目标是学他在学科书中见过的一些内容,老师可以请能阅读的学生读给他听,而不是让他用还没掌握的阅读理解能力去学。

所以旅行社并不告诉你去哪,也不跟你去。但是她会协助你,给你提供一些选择,向你展示这些选择会如何丰盈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