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的父母离婚与否,客观公正地看待父母都是成年之旅中很重要的一步:接受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原谅他们的错误,为他们的成就点赞。凯莉是一位40多岁的女性来访者,她有一个非常痛苦的童年。“我非常崇敬我的父亲,但母亲却让我的童年生活十分凄惨。爸爸会带我出席他工作上的各种活动,还会带我出去郊游,而妈妈却总是把自己关在家里。爸爸十分关注我的学业,总是表扬我,让我觉得自己很特别。而妈妈完全相反,她特别凶,哪怕是一个很小的错误,她都要扯我的头发,还会很响地打我耳光。我讨厌和她单独待在一起。有时候爸爸会去他姐姐家,可因为妈妈很讨厌她,爸爸只能一个人去,所以我只能被迫和妈妈待在家里。爸爸刚走出家门,妈妈就开始拿我出气。现在回想起来,那简直就是噩梦。”凯莉儿时对于父母的印象是黑白分明的:妈妈=坏,爸爸=好。站在孩童的角度看,这样非黑即白的认知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作为一个成年人,凯莉逐渐学会了如何接受黑白中间的灰色地带:“父亲在很多事情上没有保护我,这也让我很生气。我想他肯定知道妈妈对我的恶劣行为。但他是个软弱的人,即使他在边上,也不敢站出来制止妈妈。现在回想起来,爸爸带我去参加大人的聚会是件很奇怪的事,我妈妈当时是什么感觉?爸爸去世之后,我和妈妈的关系开始变得亲密,她告诉我,她的青梅竹马在战争中去世了,所以她才嫁给了爸爸,其实她根本就不该和爸爸结婚。可因为他们都是天主教徒,离婚在天主教中是一种不可饶恕的罪过,所以他们在名存实亡的婚姻中被囚禁了这么多年,我猜她一直过得不快乐。现在看来,她其实应该向别人寻求帮助,但她们那代人在骨子里觉得家丑不可外扬。”最后,凯莉原谅了她的母亲。
那么,我们该如何才能解接纳和原谅父母呢?
1想象自己是一名辩护律师,接到委托替被告辩护。你现在正在为案件搜集和整理证据。
寻找可以帮被告减轻量刑的证据。
也许你是在用今天的眼光来评判你的父母,但在你小时候,社会的主流观念是什么,你还记得吗?他们当时可以找到哪些资源来帮助自己改变行为?
你认为父母为何会有那样的行为举动?
他们的童年是怎样的?他们遇到过什么问题?
你会为被告找到哪些证人,比如你的兄弟姐妹或叔叔阿姨,等等?他们会对你的父母有什么正面积极的评价?
在脑海中想象一下访问这些证人的情景,如果没有人提示他们,他们会发自内心地想为你父母辩护吗?如果你能面对面地和他们讨论你对童年和对父母的感受,这样就更好了。
列出你父母的全部优点。
人们总是把生活中的美好视为理所当然,而对得不到的东西神魂颠倒,这似乎是我们的天性。回想一下,童年时你曾拥有过哪些别人无法拥有的东西,比如我们在前面提到过的凯莉,她记得母亲总是把房间整理得干干净净,把孩子们打扮得漂漂亮亮。
2想象一下你是一名控方律师,正在审理你父母的案件。
你父母最大的弱点是什么?
如果你觉得这个问题很难,试着换个角度,找出他们身上最大的优点。凡事都要一分为二地去看待,缺点可以是优点,优点同样也是缺点。比如,凯莉父亲最大的优点就是特别宠爱自己的女儿,但这个优点反而成了他回避妻子的理由:把心思都花在了女儿身上,于是顺理成章地没有精力去爱妻子。
你心目中理想的父母应该是什么样子?这样的人设和父母真实的样子相符吗?人设中有多少来自自己内心的期望,有多少是符合现实的?
如果你的父母经常因为工作忙而无法陪伴在你身边,或者离婚后很少与你见面,你很容易把他们幻想成完美的父母,目的是逃避他们离开时给你带来的失望。
谁对你父母的评价更客观?
你更喜欢父亲还是母亲?他对你的兄弟姐妹好不好?如果你变成最受宠的孩子,对家里其他人有什么影响?成为家里最受宠的孩子有没有什么坏处呢?你是否觉得很难摆脱束缚,不能畅快地做自己的事情?成为家里最受宠的孩子是一件容易的事吗?会给你带来很大压力吗?
3当家庭出现问题时,你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你对父母的看法如何?
找一张白纸,从中间对折。在纸的左边写下你对父母的所有看法,再为每个看法找一个具体事例,写在纸的右边。凯莉对母亲的看法是:妈妈对我不感兴趣。事例是:学校举办的活动,妈妈从来没有参加过。遮住纸的左边,只看右边。或者设想身边有一个人,如果他没有看见你写下的看法,只看见事例,他会如何看待这件事?他能从事例中猜出你在左边写下的看法吗?从事例中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吗?比如,凯莉自己也承认她的母亲很害羞,看见老师会感到害怕。
你经常和谁一条战线?
在家庭关系中,独善其身是很难的一件事。如果跟自己亲近的家人结盟,很有可能会激怒其他家庭成员。他们会把你看成敌人,甚至还会做一些针对你的事情。
你是否想和父母中的一方更亲近,却害怕让另一方失落?
即便父母已经离婚很多年,离异家庭的孩子还是很容易陷在旧的模式里。他们依旧会纠结,到底该跟谁关系更近一些。可以试着摆脱这种旧模式,以自己舒适的方法和父母相处。
4是什么在阻碍你无法与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改善关系?
写下你认为父母做过的所有过分的事。
不管事情看起来有多微不足道,只要让你有过痛苦的感觉,都可以写下来。可以从你的童年写起,一直写到现在,直到你再也想不起更多的东西。将一切写出来本身就是一种宣泄。
划掉那些不再困扰你的事情。
看看在哪些事情上你已经原谅了父母。
还有哪些事情让你依旧无法释怀?
有时候,日常琐事带来的伤害丝毫不逊于重大事件带来的伤害。如果这些事情仍然让你感觉很痛苦,那么你应该认真对待它们,可以考虑和父母讨论一下这些事情。
5原谅不仅是对别人的宽恕,也是给自己的礼物。
耿耿于怀会让你困在过去,无法向前。
相比之下,宽恕是开启一段新关系的钥匙。
怨恨是有代价的。
研究表明,怨恨情绪会引起高血压、胃部不适和抑郁。
怨恨让你更弱小。
虽然你可以选择不原谅,但心中留有太多怨恨会让你比别人更弱小。怨恨情绪会让你感觉自己像个受害者。如果你想更强大,就把自己放在幸存者的角色上。
6如果你和父母讨论了那些至今还让你感觉受伤的事情,会发生什么呢?虽然这个想法会让人有所顾虑,但正是这些问题将你困在过去,你必须去面对它们。
以积极的态度开始。
你可能会去欣赏父母身上的某些方面,因为你从这一章中或多或少得到了一些领悟,并且你也十分渴望改善和父母的关系。
有哪些事情是需要你去道歉的?
你的道歉也许会让父母意识到自己也有过错,从而达到双向和解。
有哪些因素阻碍你改善和父母的关系,将它们一一罗列出来并加以分析。
你的思考越详细、越深入,就会对你越有帮助。为了避免引起父母的误解,不要让讨论升级为争吵。你可以试试下面的话术:“当你做……时,我感到……因为……”
有时候,仅仅让父母知道你的委屈和伤害,就足以达到疗愈的效果了。
如果父母能给你一个真诚的道歉,那就太好了。如果你的父母只是为自己辩解,也请敞开心扉倾听。一般情况下你会发现,这样的谈话会让你更加了解父母,也能让你更容易放下曾经的伤害。
7和父母达成一致,今后好好相处。
珍惜当下,珍惜眼前。
如果你能对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充满美好的期待,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你会放下从前的成见,用积极的视角看待未来。
如果你的父母已经失联或者过世,又或者是个瘾君子,你该怎么办呢?
试着给父母写一封“信”,或者想象自己对着他们的墓碑说话,这或许可以释放许多被压抑已久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