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章取义,自圆其说的幽默

断章取义的行为往往会歪曲别人的真实意图,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并不被提倡,但在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场合,断章取义则有助于自圆其说,在幽默中解决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关于断章取义,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在一些媒体上,总能看到非常有噱头的标题,这些吸人眼球的标题,有些是断章取义的结果,它们多截自于某个明星或重要人物的话或故事,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引起轰动效应,赢得更多关注。

媒体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其需要赢得更多关注的目光,因此即使断章取义会误导读者,媒体也要坚持做下去。再者说,虽然断章取义有失偏颇,但是文章意思并没有歪曲事实,因此很难说它欺骗读者。从道德舆论方面来说,这样做可能会让人觉得反感,但是只要能够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就已经算是成功。

一位主教乘飞机抵达纽约,刚刚下飞机就被记者围得水泄不通。有一位记者故意刁难主教,问他:“您想去夜总会吗?”主教不愿意正面回答记者的问题,便笑着反问记者:“纽约有夜总会吗?”

第二天早上,这家报纸的头版头条刊登出这样一个醒目的标题:“主教:纽约有夜总会吗?”

这样的消息一出,很容易使读者产生主教的生活作风有问题的第一印象,这对主教的形象显然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对主教是非常不公平的。

在生活中,随意地断章取义往往会扭曲别人的真实意愿,这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一般不建议采用。但是在某些场合,为了营造良好的氛围及某种切实的需要,可以适当地断章取义,以营造出不和谐的幽默效果。

1935年,在巴黎大学进行的一场博士论文答辩中,中国留学生陆侃如在接受考官们的提问。陆侃如学富五车,对所有的问题都对答如流,这令考官们十分满意。

可能是想故意考验一下陆侃如,有位考官忽然提出了一个十分古怪的问题:“《孔雀东南飞》这首诗中,第一句为什么是‘孔雀东南飞’,而不是‘孔雀西北飞’呢?”

陆侃如明知考官是在故意为难自己,所以他并没有十分紧张,他稍微思索了一下,便回答说:“因为‘西北有高楼’啊!”

听到这个答案,考官们先是愣了一下,旋即又相视而笑,都被陆侃如的机智和幽默折服。

但凡对古文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中国古诗中有许多方位词并没有实际意义,不过是虚指而已,可是如果这样直接回答,不仅答案呆板,而且想要解释清楚也要颇费一番周折,所以陆侃如断章取义,引用了“西北有高楼”一句,虽然其结果与本意相去甚远,但是在这里,越是荒谬,幽默效果就越显著。

在日常生活中,断章取义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幽默技巧,只要断得巧妙,不仅能让大家开怀一笑,还能让沉闷的生活变得充满生机。当然,想要更好地运用断章取义,就要多读书、多学习,只有了解句子的本意,才能保证断得更加精妙,达到更好的幽默效果。

会心一笑

小路的学习成绩不好,在班级排名始终位于下游,他的爸爸非常着急。

一次月考之后,小路拿着考卷回家。刚进家门,爸爸便问:“小路,这次考得怎么样?”

“爸,12分。”小路垂头丧气地说。

“不错啊,赶紧把卷子拿来给我看看。”爸爸十分高兴。

从小路手里接过卷子之后,爸爸的脸色大变:“不是说82分吗?怎么是12分?”

“我刚刚说的是‘爸,12分’,‘爸’是称呼您呢!”小路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