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幽默比说教更有效

在现代家庭中,孩子往往被视作珍宝,由于从小备受溺爱,说教式的教育对他们并没有太好的效果,想让孩子听话,家长不妨尝试借助幽默,寓教于乐的方式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众所周知,在现代社会中,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孩子往往是家中的“小皇帝”,过度的溺爱使得他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如何教育孩子便成为家长头疼的问题。

有些家长希望将自己的思想灌输给孩子,认为自己的经验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种想法虽不算错,但并不全面。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非要让孩子按照家长的想法生活,这完全是自私自利的表现。更何况,过分的说教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甚至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这种教育方式注定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并不可取。

如果能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多用一些幽默的技巧,那么不仅可以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还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爱,更加重要的是,幽默有助于开发孩子的智力,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

米哈伊尔·斯威特洛夫是苏联著名的诗人,他在教育孩子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米哈伊尔的小儿子名叫舒拉,他是一个非常调皮的孩子,总能做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一天,舒拉为了引起家人的关注,故意将半瓶墨水喝进了肚子里。这一下,家人都着急起来,一时之间都不知如何是好。舒拉的母亲急忙给医院打电话,请求对方派来救护车。

正当大家手忙脚乱的时候,米哈伊尔从外面走了进来,详细了解情况之后,米哈伊尔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慌张,而是十分轻松地问舒拉:“你真的喝了半瓶墨水?”舒拉十分得意地吐出舌头,舌头上确实带有很多墨水。

见此情况,米哈伊尔不紧不慢地到书房里拿出一沓吸墨纸来,对舒拉说:“孩子,这是吸墨纸,考虑到你的健康,你最好把这些纸嚼碎之后咽进肚子里。”

听了米哈伊尔的话,舒拉再也得意不起来了。从此之后,舒拉再也不做类似的傻事了。

按照常理来说,舒拉的做法应该受到批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批评也于事无补。米哈伊尔知道墨水对人体的伤害不会太大,于是借着这个机会教育了一下舒拉。在家人的嬉笑声中,舒拉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由此彻底改正了自己的缺点。

浩浩今年刚上幼儿园,对环境还不熟悉,因此每次上学都很不情愿。

一天,妈妈将浩浩送到幼儿园门口时,他用力抓着门框不肯松手,说什么都不愿意走进幼儿园。无论老师怎么安慰、劝解,浩浩都不为所动。

这时,妈妈灵机一动,笑呵呵地对浩浩说:“我知道浩浩很喜欢幼儿园的门框,但是你要知道,被你摸了这么久,门框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听妈妈的话,赶紧松开门框,进幼儿园去吧!”

听了妈妈的话,浩浩终于松开门框,走了进去。

对于撒娇的浩浩,妈妈并没有责备或是强迫他,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问题,用天真而幽默的方式赢得了孩子的心,从而轻松地解决了问题。这种幽默方式值得学习,对孩子既不溺爱,也不强硬,教育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在孩子的天性中,叛逆和追求快乐是两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们会很自然地拒绝说教,也会很自然地接受笑声。采用幽默的教育方式,不仅可以让孩子得到教育和警示,更能培养他们开朗活泼的性格,何乐而不为呢?

会心一笑

一天,乐乐在幼儿园获得了一朵小红花。

爸爸问他:“老师为什么奖励你小红花啊?”

乐乐回答:“我看到老师掉了一颗扣子,捡起来还给她,老师说我拾金不昧,所以奖励我一朵小红花。”

第二天,乐乐又得到了一朵小红花。

爸爸问:“老师为什么奖励给你这朵小红花呢?”

乐乐说:“我还想得到小红花,于是一直盯着老师看,希望她的扣子再掉下来,可是我看了一天扣子也没掉。后来老师说,我今天注意力很集中,所以奖励我一朵小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