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息争吵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克服自己的主观性,只有不偏不倚,才能得到争吵双方的认可,再加上幽默的手段,一定可以无往而不利。
在生活中,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人们发生争吵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对于争吵的双方而言,由于都在气头上,所以即使知道争吵的影响不好,不利于解决问题,也不会主动求和,这是人性使然。在这种时刻,如果你可以成功劝解双方,那么不仅能让争吵的双方摆脱困境,还会赢得他们的好感。当然,在劝解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中立,做到不偏不倚。假如你从一开始就带着支持某一方的态度,那么最终会出现“拉偏架”的结果,这对缓和矛盾没有丝毫的帮助。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和事佬”,不但要做到就事论事、不偏不倚,还要学会幽默的艺术,让争吵的双方在笑声中握手言和。
某小区门口停着一辆卖西瓜的农用车,在下班高峰期的时候围了很多人。
一个年轻的姑娘问卖瓜的商贩:“老板,你这西瓜甜不甜啊?”
商贩打包票说:“个个甜,不甜不要钱!”
听商贩这么一说,姑娘立刻挑了一个西瓜,称完付钱就走了。
可是没过多久,那姑娘又拿着西瓜回来了。她生气地冲商贩嚷道:“你这西瓜根本就不甜,赶紧给我退钱!”
商贩赔着笑脸说:“这西瓜都熟了,您看这瓤多红啊,怎么会不甜呢?”
“熟是熟了,可我吃着就是不甜!”姑娘不甘示弱地说。
“西瓜明明甜,您非说不甜,这钱我不能退。”商贩针锋相对地说。
就这样,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吵开了,双方各执一词,都不愿意退让。
随着争吵的持续,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议论纷纷,有的人支持商贩,有的人支持姑娘。
听闻这件事情之后,居委会的王大妈急忙赶来,打算帮双方调解一下。到了现场之后,王大妈先做了自我介绍,然后切了一块姑娘买的西瓜尝了尝,西瓜确实是熟了,甜味也有,可是对于喜欢甜食的人来说,甜味确实有点不够。这可怎么办呢?
王大妈沉思了片刻,对商贩说:“这样吧,你退给这位姑娘5元钱。”
“我的西瓜又不是不甜,干吗要退钱给她?”商贩有点不乐意。
“要退就全退,退5元钱干什么?”姑娘也有些不满。
“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有的人喜欢吃很甜的,有的人喜欢吃稍微有点甜的,你都不知道人家的口味,就敢说不甜不要钱,这5元钱就当交学费了,以后可不敢这样吆喝了。”王大妈语重心长地对商贩说。
然后,王大妈转头对姑娘说:“人家的西瓜确实熟了,也不是说没有甜味。让他退你5元钱,你可以去买一袋白糖,你想吃多甜,自己拌点白糖吃就行了嘛!”
听了王大妈的话,在场的人都露出了甜美的笑容。商贩退给姑娘5元钱之后,一场风波总算过去了。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争吵对于双方都没有任何好处。商贩和姑娘争吵,必然影响自己的生意;姑娘和商贩争吵,有损自己优雅的形象。而且,由于两个人争吵而引来围观的群众,对小区的交通已经产生了影响,两个人难免会成为大家“讨伐”的对象。也许双方对此都有一些认识,但是为了不输气势,只能硬扛到底,结果在窘迫的旋涡中越陷越深。王大妈的适时出现,为双方“停战”提供了契机,她的中立立场和幽默的语言,则为清除双方的怒火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我们面对争吵的局面时,一定要像王大妈一样保持中立,只有不偏不倚,才能让双方感受到我们的公平和公正。在平等对待的心境中,才能置身争吵之外,以理性和幽默的语言对双方进行劝解,有了这样的基础,什么样的争吵都能轻易搞定。
会心一笑
一对夫妻发生了一点矛盾,进而演化为争吵。
丈夫说:“真搞不懂当初怎么会娶你。你既不做饭,也不做家务,整天就知道买衣服装扮自己,你简直一无是处!”
妻子犀利回应:“你也不拿镜子照照,瞅瞅你自己是什么德行,蠢得像头猪一样!”
丈夫不甘示弱:“没错!你说得太对了!如果我不是这么蠢,怎么会和你结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