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笑怒骂”悠着点

人都有“喜怒哀乐悲恐惊”的情感,因而表现在言语上则是冷热无常,语调各异。人在情绪失控的状态下,容易口无遮拦,失去分寸,说出一些让人生气、恼怒的话来。这样,不但有损于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更重要的是会大大影响办事的成效,达不到交际的目的。因此,在这里,我们开宗明义,首先奉劝各位:在与人办事时“嬉笑怒骂”悠着点。

1.伤人的话不能说

人都有不平之气,对方说话,你觉得不入耳,千万别以眼还眼、以牙还牙,那样总有一天,你会成为大众的箭靶子。所以说话尖刻,足以伤人情,最后的结果,却是伤了自己。因此,对尖刻的话,不妨充耳不闻,对方的行为,你觉得不顺眼,不妨视而不见,何必过分认真,一定要报以尖刻呢?应该淡然处之。何况对方的说话如能平心静气地思考一下,也未必于你有大不利,又何必斤斤计较呢?

2.嬉笑怒骂须有资格

对人说话,理论上应该用正言,而在一般人情上,却是正言难入,尤其是偏见很深的人。你规规矩矩,向他陈述对于某问题的意见,希望他采纳,相当不容易,你如果与他争辩,更容易弄得面红耳赤,不欢而散。然而若不说,这个问题就不能及早解决。你与他关系较深,或者为了你的地位关系,在人情上不容坐视不管,那么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或许可试用嬉笑怒骂的办法。

嬉笑怒骂,本非说人的正道,同时也要有一定的资格:第一,彼此私人交情素来很好,从无丝毫芥蒂;第二,你的为人,他很明白也很器重;第三,你的地位较高。具此三条资格,才可一试嬉笑怒骂的手段。所谓嬉笑怒骂,当然要借题发挥,指桑骂槐,并且要不露痕迹,还要旁敲侧击不入正题,要多说反话,做到古人所谓“正言若反”,才算合格。此外你的口才要好,智慧要高,才能随机应变。同时嬉笑怒骂的程度,也要适可而止,不要刺激得太过分;刺激得太过分,易使对方产生反感而忿恨。

3.说笑话要谑而不虐

所谓分寸,原没有明确的标准,而对方心理上的反应程度,不能不注意。谑而不虐,才是善谑;谑而至虐,就是不善谑,虐是分寸的分水岭。什么叫做虐?就是说笑的刺激过分强烈,对方不能忍受,而发生不愉快的反应。

一个人最好是能说笑话,但说笑的资料最好不要取材于聚在一起的人,而要取其他方面,比方拿眼前某种事或物来做说笑话的资料,丝毫不牵涉到聚在一起的人,或拿最近发生的社会奇闻做说笑资料,也可以无中生有,临时编造一个笑话。而笑话的内容,更要针对听笑话的人承受的程度,对有地位、有学问的人说粗俗的笑话,会显出你的鄙陋;对普通人说高雅的笑话,他们无法领会,不会觉得好笑。可见说笑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只要出自善意,讨论也就和谈话一样。相反,那种怒气冲冲的争吵,一方激烈地攻击另一方,同时拼命地维护自己,这正是良好谈吐的大忌。

4.有理不在声高

不能说凡是发怒的人,看法都是错误的,而是说他一般不懂得如何掌握表述自己见解的分寸。讨论问题的原则是:运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及从容的声音,努力不让对方厌烦,不迫使对方沉默而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

保持冷静、理智和幽默感。只要你能够听我说,我也愿意听你讲;如果我们能让自己专注于问题的讨论而不是引向感情用事或固执己见,那么讨论就不至于降格为争吵。

如果我们的声音渐渐提高,说出“我认为这种想法愚蠢透顶!”这样的话来,就是一种伤害他人的反驳了。这时,旁观者焦虑不安,朋友们躲到树后去,也就不足为奇了。为赢得一场争吵而失去一位朋友,实在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有的时候,辩论乃至争吵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在友谊和婚姻中也难免发生口角,但裂痕却可能隐藏下来。家庭中的情感宣泄有时可能有助于解除沉闷的空气,就像一场雷雨能把一场暑气一扫而光。然而即使如此,争吵及其弥合也最好是在私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