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里有话,巧“弹”弦外之音

拒绝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也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在面对别人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时一定要注意方法,有些情况你可以不必直说,相信只要稍加提示对方自然就会明白。如果直来直去地拒绝对方,就会让对方觉得你没有顾及他的面子,进而认为你不尊重他,对你产生不满情绪。

在人际关系中,有时出于各种原因我们会驳别人的面子,这种事情如处理不当,便容易得罪人,结仇家;别人有亏于你,也应该“得饶人处且饶人”,但“饶人”的表示又不能生硬;向心爱的人倾诉衷肠,也要委婉含蓄,力避鲁莽。利用话里藏话暗示他人,是时刻离不开的奥妙技巧。因为即要把你的拒绝说出来让人接受,又不能因此而伤到他的自尊心。

1.拒绝有方

有些求人的人,由于种种原因,不好意思直接开口,喜欢用暗示来投石问路。这时你最好用暗示来拒绝。

两个打工的老乡,找到城里工作的李某,诉说打工之艰难,一再说住店住不起,租房又没有合适的。其实,言外之间是要借宿。

李某听后马上暗示说:“是啊,城里比不了咱们乡下,住房可紧了。就拿我来说吧,这么两间耳朵眼大的房子,住着三代人。我那上高中的儿子,没办法晚上只得睡沙发。你们大老远地来看我,不该留你们在我家好好地住上几天吗?可是做不到啊!”

两位老乡听后,就非常知趣地走开了。

2.释义却难

做出一定的解释,借以表达自己的不满。例如:

有一位姓周的女士因公出差,在火车上与一位看起来挺有涵养的男士坐在一起。这位男士主动和她搭讪,周女士觉得一个人干坐着也挺乏味的,于是就和他攀谈起来。开始时这位男士还算规矩,和周女士只是谈谈乘车难的感受以及交流交流对当今社会上一些不合理现象的看法。可不知怎的,谈着谈着,这位男士竟然话题一转,问了周女士一句:“你结婚了吗?”周女士一听顿生厌恶,于是她态度平和地对那位男士说:“先生,我听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前半句是‘对男人不能问收入’,所以我才没有问你的收入;后半句是‘对女人不能问婚否’,所以你这个问题我是不能回答了!请原谅。”那位男士听周女士这么一说,也觉得有点唐突,尴尬地笑了笑,不再说话了。

我们不能不佩服周女士的应变口才。寥寥数语,既表达了对对方失利的不满,又没有令对方下不来台,可谓一举两得。

3.假装糊涂

听话人听出了说话人话中有话,但却装做没有听出,使对方无计可施。例如:

小明对爸爸说:“爸爸,今天小伟的爸爸带小伟出去玩了。”小明的爸爸回答说:“是呀,我知道了。”这里,小明的言外之意是想叫爸爸也带他出去玩,小明的爸爸也听出了儿子的用意,但他故意装糊涂。

现实中很多事情直来直去反而不容易达成目的,那么就要学会拐弯。直线就像一把利刀,虽然锋利但难免会伤人;曲线就像一个圆,虽然线长但往往能如人所愿。

但是也一定要注意任何语言的表现技巧都是建立在让人听懂的基础上,同时必须把握好使用范围,如果你的弦外之音对方听不懂,也是达不到最佳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