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拒绝,直言不如曲说

拒绝有术,切莫让人难堪

生活中,人人都面临着拒绝别人的问题,但拒绝他人是一种应变的艺术。有一些人因为难以拒绝别人的要求,于是连那些自己都干不来的事情也接了下来,而使对方的期待落空,因而破坏彼此之间的友谊。这种例子是屡见不鲜的。但是,如果不懂得拒绝的技巧,过于直接地拒绝对方,也会影响双方的关系,甚至被人误会并结下仇怨,使自己陷入十分不利的境地。所以,学会运用智慧,巧妙地使用拒绝的话语,以摆脱不利的局面,同时也能维持双方的关系。

你在面对别人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时,如果直来直去地拒绝对方,就会让对方觉得你没有顾及他的面子,进而认为你不尊重他,对你产生不满情绪,你很可能会因此而多了一个敌人。所以,在拒绝别人时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

真诚婉转地拒绝,对方会心服口服;而虚伪生硬地拒绝,对方就容易产生不满,甚至仇恨。因此,一定要记住:拒绝他人,一定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日本有位教授曾有过这样的感叹:“央求人固然是一件难事,而当别人央求你,你又不得不拒绝的时候,亦是叫人头痛万分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同时我们也不希望别人不愉快,因而也就难以说出拒绝的话了。”但是,如果你仔细斟酌、权衡一下,觉得答应对方的要求将给自己或其他人带来伤害,那么,你就应该当机立断予以拒绝,决不要为了面子上过得去或不让别人扫兴而做违心的事。

喜剧大师卓别林曾经说过:“学会说‘不’吧,那样你的生活将会好得多。”而且,巧妙地拒绝他人能显示出你对他人,也对自己的尊重。学会说“不”,才能赢得真正的交流和理解。

当然,学会合理拒绝别人无疑是非常明智的,但也不要过于生硬,一定要采取妥善的做法:

1.先表明态度

有的人对于要拒绝或是接受,在态度上常表现得暧昧不明,而造成对方一种期待。有时,虽然想表示拒绝,却又讲不出口,这也是态度不明确的表现。

2.想办法缓和对方对“不”的抗拒感

虽然说“不”或“行”要明白表示,却也不是叫你毫不客气地就表示“要”或“不要”。语气强硬地说“不行”“没办法”,是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甚至遭到对方怨恨的。

对别人的要求要洗耳恭听,对自己不能答应的事要表示抱歉。尽量体谅对方,这些都是在你回答“不”之前所应思考的。尤其当要求的对方是上级时,说话更要留余地。

3.要顾及对方的自尊,给对方留台阶

人都是有自尊心的,一个人有求于别人时,往往都带着惴惴不安的心理,如果一开始就说“不行”,势必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使对方不安的心理急剧加速,失去平衡,引起强烈的反感,从而产生不良后果。因此,不宜一开口就说“不行”,应该尊重对方的愿望,先说关心、同情的话,然后再讲清实际情况,说明无法接受要求的理由。由于先说了那些让人听了产生共鸣的话,对方才能相信你所陈述的情况是真实的,相信你的拒绝是出于无奈,因而是可以理解的。

当拒绝别人时,不但要考虑到对方可能产生的反应,还要注意准确恰当地措辞。比如你拒聘某人时,如果悉数罗列他的缺点,会十分伤害他的自尊心。倒可以先称赞他的优点,然后再指出缺点,说明不得不这样处置的理由,对方也能更容易接受,甚至感激你。

4.降低对方对你的期望

但凡来求你办事的人,都是相信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并抱有很高的期望值。一般来说,对你抱有期望越高,越是难以拒绝。在拒绝要求时,倘若多讲自己的长处或过分夸耀自己,就会在无意中提高了对方的期望,增大了拒绝的难度。如果适当地讲一讲自己的短处,就降低了对方的期望,在此基础上,抓住适当的机会多讲别人的长处,就能把对方的求助目标自然地转移过去。这样不仅可以达到拒绝的目的,而且使被拒绝者因此得到一个更好的解决方式,用意外的成功所产生的愉快和欣慰的心情,取代了原有的失望与烦恼。

5.尽量使你的话温柔缓和

当你想拒绝对方时,可以使用敬语,使对方产生“可能被拒绝”的预感,并做好被拒绝的心理准备。

谈判中拒绝对方,一定要讲究策略。婉转地拒绝,对方会心服口服;如果生硬地拒绝,对方则会产生不满,甚至怀恨、仇视你。所以,一定要记住,拒绝对方,尽量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心。要让对方明白,你的拒绝是出于不得已,并且感到很抱歉,很遗憾。尽量使你的拒绝温柔而缓和。

6.自己态度一定要真诚

拒绝总是令人不快的。“委婉”的目的也无非是为了减轻双方,特别是对方的心理负担,并非玩弄“技巧”来捉弄对方。特别是上级、师长拒绝下级、晚辈的要求,不能盛气凌人,要以同情的态度、关切的口吻讲述理由,使之心服口服。在结束交谈时,要热情握手,热情相送,表示歉意。一次成功的拒绝,也可能为将来的重新握手、更深层次的交际播下希望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