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不同意见时,说“对了”“再加上”很管用

想要以不伤到对方为前提,主张自己的意见时,有一种方法是“Yes,But法”:当对方说出他的意见时,先认同对方以避免冲突,然后说出自己的看法,这样他比较不会生气。

“确实如此(Yes),不过(But)……”就是这样的说法,但结果真是如此吗?

举例来说,你和主管之间有以下对话:

主管:“这款商品锁定五十多岁的客群,应该很好卖吧。”

你:“确实如此。锁定五十多岁的客群也不错。不过,以二十多岁的消费者为客群,会不会更好呢?因为……”

这样主管真的不会生气吗?他在你说出不过时,可能已经表现出防卫的态度。

原则上,在说出自己的意见之后,当对方说出不过、可是的瞬间,一般人便觉得自己被反驳,于是产生防备心。所以,不要用“不过”“可是”来反驳,比较不会使对方生气。

“对了”“再加上”比“不过”更管用

例如,你可以这样说:

是啊,这款商品会让人想起过去那个美好的年代,非常适合五十多岁的消费者。此外,加上二十多岁的消费者作为客群,您觉得如何?我这么说是因为……

如果你这样说,主管便不会生气。那么,这样说就能让对方把你的意见听进去吗?

当然有方法可以使对方听取你的意见,但没有必要这么做,因为讨论的目的是了解这项商品应该锁定哪个客群,才能卖得更好,而不是要说服对方采纳自己的意见。千万不要因自尊心作祟,而忘记讨论的目的。

刚才的发言已足以让对方知道:客群可以是五十多岁的消费者,也可以是二十多岁的人。在这个前提下,到底是要同时锁定两者,还是只锁定其中之一,下次再讨论即可。

POINT

少用“不过”“可是”,要用“对了”“再加上”等,避免正面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