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对方惜字如金,用 5W1Hb 引导话题

接下来,我针对谈话对象的类型,说明在工作场合谈话、聊天的有效策略。

聊天时最怕遇到不太会说话或话很少的人。不太会说话的人在聊天时,当然不会主动发言,别人提问时,只会机械地回答是或不是,所以很快便聊不下去。

面对这种类型的人,大多数人的判断都是这个人不喜欢说话,跟他说话会造成他的困扰,于是立刻停止对话,之后也避免找他聊天。然而,不太会说话等于讨厌说话这种联想,真的对吗?

我也是不擅长聊天的人,但若问我讨不讨厌说话,我的答案是并不讨厌。有时,我会和初次见面的人聊一些平常不会说的话,甚至聊到欲罢不能。

什么时候会聊得这么尽兴呢?我仔细想想后发现,当对方的谈话进入我的话题兴趣点,像是爱好、现在关心或感兴趣的事时,如果对方也想聊这些内容,就会聊得很愉快。

以爱好为例,看起来再怎么不喜欢说话的人,也会有只要聊到钓鱼就停不下来,每次聊到高尔夫球就忘记时间的时候。因此,光凭短时间的接触便判断他讨厌说话,实在太过武断。换个角度来看,每个人都喜欢说话,乍看之下不喜欢说话的人,其实只是话题兴趣点比较窄而已。

用开放式问题打开对方话匣

但若是不知道兴趣点在哪里,只是一味地想把话题引入,的确很困难。找出话题兴趣点的诀窍,其实就是善用刚才提到过的开放式问题。

利用不能只回答是或不是的开放式问题,并且运用5W1H来发问,找出对方的话题兴趣点。

举例来说,“你喜欢打高尔夫球吗?”属于封闭式问题,对方可以只回答喜欢或不喜欢。如果对方回答喜欢,或许还聊得下去;如果回答不喜欢,对话则可能中断。然而,也不能因为对话可能中断,便接连不断地问:你看棒球吗?你喜欢网球吗?等等。

所以,提问时要使用开放式问题,例如假日时你通常都做些什么;或是如果现在有一段自由时间,你想做什么等。这样一来,不管对方的回答是什么,都可以接续到下一个话题。

不过,不太会说话的人可能无法体会你的用心,于是很遗憾地,话题或许就不会被带到爱好上。

比方说,对方的回答是“假日我都在家睡觉”,“如果有一段自由时间,我想好好地睡一觉”等,此时,可以推测对方可能很累、睡眠时间很短,进而把话题带往这个方向。然后,双方可能会在公司或工作的话题上聊得很尽兴。

利用开放式问题尽可能让对方多说话,从中找出关键字,再试着锁定话题。当然会有期待落空的时候,不过还是耐心地寻找话题兴趣点吧。

现在许多人都避免说话,表示成功聊出一片天的人很少,其实只要进行策略谈话,就可能获得很好的成效。

POINT

和不太会说话或话很少的人交谈时,应用开放式问题来寻找话题。

b5W1H:指时间(When)、地点(Where)、主题(What)、人员(Who)、原因(Why)、方法(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