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擅长聊天,很难自己设定话题并且和别人聊起来。因此,我经常扮演听众的角色,适时提问,或是针对对方的谈话提出一点意见。不过,每当我说我真的很不擅长聊天时,周遭的人总会说你又来了,或是你明明就很擅长。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世界著名人际关系学大师,同时也是沟通专家的戴尔·卡耐基,在他的著作《如何赢取友谊与影响他人》中,提到以下这段小插曲。
在某次宴会上,卡耐基遇到一位知名植物学家。他在听完植物学家的话后,觉得植物的话题很有趣,于是兴致勃勃地和植物学家聊了几个小时,完全忘记现场还有其他宾客。
谈话期间,卡耐基因为完全不了解植物学,没有任何说话的题材,只是专心聆听植物学家的谈话。他听完之后,觉得植物的话题实在太有趣,便说了许多赞美之辞。
据说当卡耐基要告辞时,那位植物学家赞美他是世上少数会说话的人。卡耐基表示:我明明只是听他说话而已,他说我很会说话,着实让我吃了一惊。
他在书中引用美国作家杰克·伍德福德(JackWoodford)的这句话:很少人能抗拒别人对你的注意,那是最不着痕迹的恭维。
那位植物学家很开心地说了几个小时,卡耐基的赞美应该充分满足了他的自尊心。于是,他对卡耐基的印象是世上少数会说话的人。
由此可知,当人们觉得一个人很会说话时,这个人不见得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如果在聊天的过程中,让对方享受快乐的时光,就算你几乎没有开口,只是当个听众,也会给对方留下那个人很会说话的印象。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聊天时把对方当成主角非常重要。看到这里,不擅长说话的你是否看到一线曙光?
聊天高手会把对方当成主角
想要成为聊天高手、让对话顺利流畅的人,必须记住一件事,那就是说话的人才是主角。
一场对话中有说话者和搭腔、提问的聆听者,这两者的角色会视情况互换。若聆听者正确掌握说话者的谈话内容与意图,并且适当地应对,对话便能顺畅进行。
然而,若聆听者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说话者一问一答,对话很容易产生摩擦。
举一个例子。假设同事对你说:“最近工作好忙噢!”在思考该怎么回应时,如果光是根据这句话立即做出回应,是很危险的。因为这句话的含义,会依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谈话脉络,以及双方的关系产生改变。
针对这句话,首先想到的意图是抱怨公司或主管。若要迎合对方,回应大概是“对啊,真是一家黑心企业”,或是“我也是啊,上个月加班×小时”,等等。
不过,这句话除了是对工作忙碌的不满,也可能是在炫耀自己很忙。若是如此,可以抬举对方:“你真是了不起。听说你的工作能力获得高层的好评呢!”这样一来,对方应该会觉得很愉快,继续自吹自擂(你想不想听是另外一回事)。
最常犯的错是以自己为主角
聆听者最常犯的错,便是不停地说自己想说的话。如果自己刚好也对加班有满腹苦水,当有人提到很忙的话题时,就会立刻不自觉地把发话权转到自己身上,例如“对啊,我最近也一直加班。昨天还加到晚上十点!真的快累死了”等。
若你不知道对方这么说有何意图,不需要做出正面或负面的回应,只要给他一个中性的回应即可。
从上述例子来看,当有人跟你说“最近工作好忙噢”,你可以回问:“怎么了?”或是略表同意:“对啊,你看起来真的好忙。”或是重复对方的话:“嗯,你最近很忙啊。”然后看看对方的反应。如果对方有想说的话,接下来应该会再丢出一些话,使你更能掌握谈话方向。
当有人来跟你说话时,最重要的原则是:在明白对方的意图之前,先把发话权交给他。
进行商务闲聊时,让先发话的人继续当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