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归谬幽默法

哈佛幽默口才要诀

谬论要求越荒谬越好,越荒谬幽默色彩越强烈。

以谬攻谬幽默的特点是后发制人。

-使用归谬幽默法要有模仿对手推理错误的能耐。

归谬法,归根到底是将对方的观点归结到荒谬的程度,从而显现其荒谬性,也就在同时,产生了幽默。在家庭生活中、社会交际中,=针锋相对的争执常引起不良的后果,而以谬还谬的幽默,把一触即发的矛盾缓和。

19世纪末,伦琴发现射线后收到一封信,写信者说他胸中残留着一颗子弹,须用射线治疗,他请伦琴寄一些伦琴射线和一份说明书给他。

伦琴射线是绝对无法邮寄的,如果伦琴直接指出这个人的错误,并无不可,但多少有一点居高临下教育的意味,伦琴采用了以谬还谬法。

伦琴提笔写信道:“请把你的胸腔寄来吧!”

由于邮寄胸腔比邮寄射线更为荒谬,也就更易传达伦琴的幽默感。这样的回答是给对方留下了余地,避开了正面交锋的风险。

连锁归谬法是归谬法的经典展现,利用连锁反应“一是百是,一非百非”的特点,推出荒唐的结论。我们通常用“连锁反应”一词来表示一事物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严格因果联系,其实在幽默的具体应用中往往也有相同的情况。然而简单而一般的因果推理并不见得就有出其不意的幽默功能,为了将幽默的主题不断地推向高潮,强化幽默的效果,还必须将连锁推理与归谬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归谬是就推理的结果而言的。在具体推理过程中用连锁法,在最后结论上用归谬法,这就是这里所说的连锁归谬法的基本程序。

一位语文老师拿着一沓作文本走进教室,进行作文评讲。作文题目是《记一件有意义的事》,结果全班五十个同学中,有四十个同学分别救了一个落水的小孩。这位语文老师决定要学生重做一篇作文,他是这样对学生说的:“同学们,这次作文写得好不好呢?我先不下结论,下面先请大家算一道算术题。一个班级五十个学生,有四十个学生分别救起一个落水小孩,按这个比例,全校一千三百个学生一共救了多少落水小孩?全国两亿学生一共救起多少落水小孩?”

听老师这么一问,全班学生哄堂大笑!许多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老师,让我们重新写一篇真实的!

这个带有启发性质的归谬法幽默,教育效果是如此之高,学生们异口同声地主动要求重写作文,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了归谬法幽默的魅力。

在运用归谬法的时候,所引申出来的谬论要求越荒谬越好,越荒谬幽默色彩越强烈。看一个古希腊的幽默小故事。

一场可怕的暴风雨过去后,一位大腹便便的暴发户对阿里斯庇普说:“刚才我一点也没害怕,而你却吓得脸色苍白。你还是个哲学家,真不可思议。”阿里斯庇普回答说:“这并不奇怪,我害怕,是因为想到希腊即将失去一位像我这样的哲学家……但是,你有什么可担心的呢?你如果淹死了,希腊最多也不过是损失了一个白痴!”

故事中,阿里斯庇普没有否认自己的害怕,他的聪明之处是在暴发户结论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为暴发户的结论做了一个更加幽默的解释,从而将暴发户的结论推上不打自败的境地。这种方法从表面上来看是荒谬的,但实际上通过智慧的转化,往往能够谬中求胜。从这一点来看,它一点也不荒谬,而且处处闪耀着智慧的灵光。

这种以谬攻谬的幽默特点是后发制人的。关键不在于揭露对方的错误,而是在荒谬升级中共享幽默之趣。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得有模仿对手推理错误的能耐。

在人际交往中,互相幽默地攻击有两种。一种是纯粹戏谑的,主要为了显示亲切的情感引起对方的共鸣,或者为了展示智慧,引发对方欣赏。一种是互相斗智性的,好像进行幽默外的比赛,互相争上风,这时的攻击性更重要。当然有时攻击性是很凶猛的,但表现形式是很轻松的。不管有无攻击性,都以戏谑意味升级为主。将谬就谬乃是使戏谑意味升级的常用办法,即明明知道对方错了,不但不予以否定,反而予以肯定,而肯定的结果是更彻底的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