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东击西幽默法

哈佛幽默口才要诀

声东击西法,是一种含蓄迂回的幽默技巧。

在日常的生活中,声东击西法的幽默技巧也可以诙谐地加以运用。

声东击西法,是一种含蓄迂回的幽默技巧。目标向东而先向西,欲要进击先后退。在利用幽默的语言来回击或反驳一些错误观点的时候,这种技巧的运用特别有力。

但是,声东击西法要取得好的效果,取决于听众的静心默思,反复品味。因为这种幽默技巧的特点是:你想表达的思想不是直接表达出来,而是以迂为直,被埋藏在所说出来的后面。听众在听完话之后,必须有个回味的时间,才能体会出个中的奥秘,产生幽默风趣的情绪。

有一人应友人之邀参加家宴,友人很吝啬,仅仅招待了他几滴红酒。这人临走对友人说:“劳驾你,请在我的左右腮帮上各打一记耳光吧。”友人问什么原因,这人说:“这样的话,我脸上通红,老婆才知我在你家吃饱喝足了,否则,不好交代啊!”

这位吝啬的友人也觉得不好意思,便拿出一个很大的酒杯,可倒酒时仅盖上杯底。这人便向友人要一把锯子,友人很奇怪,这人回答说:“我是想把这杯子无用的上半部锯掉。”

这位先生面对友人的吝啬不好直说,转弯抹角,几句妙语实在值得玩味。既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也讥讽了友人的小气。

同样是曲意嘲讽主人吝啬,下面这个幽默似乎更技高一筹。

……有一客人见主人招待他没有菜肴,便跟主人要来副眼镜,说视力不好使,带上眼镜后,大谢主人,称赞主人太破费,弄这么多菜,主人道:“没什么菜呀?怎么说太破费?”客曰:“满桌都是,为何还说没有?”主人曰:“菜在哪里?”客指盘内说:“这不是菜,难道是肉不成?”

此则幽默一波三折,客人嘲讽主人,手段高明,令人叫绝。话说出了口,又能置身事外。

人类的语言非常奇妙,它的功能变化万千。同样一个词语,只要换一种语言环境,意思和味道就很不一样了。不懂得这门道的人,是很难利用语言的这种灵活性来开拓他的幽默途径的。

指桑骂槐的特点就在于巧妙地利用词语的多义性或双关性等特点来做文章。说话者说出的话语,从字面上的意思看似乎并不是直接针对对方,但话语中却暗含了攻击对方的深层意思。

“劳驾,请问去警署的路怎么走?”一个行人停步问路人。

“这很简单,你用石头把对面商店的橱窗给砸烂,十分钟后你就到了。”

路人似乎是答非所问,他没有具体回答去警署的路线,却提示了去警署的一种可行的办法:你只要制造事端,自然有人送你去警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