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看房时,沙盘上你所要的楼盘风景优美,草地青青,广告告诉你离城仅20分钟。但当你买到房后发现,现实与广告差别甚大——美丽的风景是下世纪的远景,草地是远处的公共绿地,离城20分钟指开时速200公里以上的Fl方程式赛车。这时你要去找开发商论理,合同上写着“沙盘、广告等供宣传不用作购房依据”。这时你会有什么感觉?
类似这种以损害消费者利益来为生产者谋利的霸王条款在房地产中并非这一种,也并非房地产行业独有。中消协先后公布了电信和房地产行业的霸王条款,以后还会公布其他行业的这类条款。这说明,霸王条款的存在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已经到了非铲除不可的时候了。
要铲除霸王条款首先要找出它产生的根源,追根溯源才能斩草除根。霸王条款的产生首先在于市场上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天然不平等地位。一来消费者是分散的、孤立的,千百万消费者难以形成一个组织,无力与生产者抗衡。二来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上,消费者是缺乏信息的一方,而且也无法以高代价获得信息。与消费者相比,生产者数量虽少,却力量强大,也易于组织起来,生产者还拥有消费者不易获得的信息。
从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市场不平等地位出发,铲除覇王条款就成为政府的职能之一。保护消费者是任何一个市场经济政府的基本职能。这种保护不仅要有立法,而且要由政府去认真执法。中消协公布的房地产行业霸王条款,如不退还消费者预定金、虚假广告、房屋面积缩水而不赔偿,等等,都违背了现行法律。但这些霸王条款居然能用来对付消费者,还在于有关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力。尤其是在政企尚未完全分开的情况下,一些本应保护消费者的部门却纵容了霸王条款对消费者的伤害。
作为消费者应该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这样成功的例子不少。但要使消费者的利益得到保护,还要消费者组织起来。这就是消费者协会的重要作用之所在。消费者协会应该作为消费者自己的组织,代表消费者的利益与生产者抗衡。如中消协公布电信与房地产行业霸王条款的做法,就有积极的作用。
在市场上,也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可以用霸王条款对付消费者。在竞争性高的行业,企业被称为“向消费者寄圣诞卡”的企业,即它们要讨好消费者。许多企业争夺有限的消费者,谁敢采用霸王条款,谁就失去市场。大凡敢于采用霸王条款的行业,在市场上都有相当程度的垄断性。电信行业的垄断程度之高是有目共睹的,房地产行业尽管竞争高一些,但就个别企业而言,由于住房地段等因素也形成某种垄断。霸王条款与垄断相关,因此,铲除霸王条款还要消除垄断,强化竞争。竞争不仅是企业活力的来源,也是保护消费者的有效手段。
如果一个企业在市场上有垄断地位,尤其是它的产品缺乏替代品时,企业就不用“向消费者寄圣诞卡”,而可以利用这种垄断地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霸王条款正是它们常用的手段之一。政府可以用“反垄断法”来限制生产者,但各国的实践证明,这种做法的作用是有限的,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加强竞争。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被打破垄断之后,消费者才真正受益。因此,从根本上说,要铲除霸王条款,必须从打破垄断、促进竞争开始。企业只有在竞争中才会靠提高生产率,而不是损害消费者利益来实现利润最大化;才会知道如何用优质低价的产品吸引消费者,而不是靠霸王条款来约束消费者。
铲除霸王条款在众多经济问题中算不上大问题,但它背后是政府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打破垄断这样的大问题,我们不可等闲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