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落在谁身上

美国国会通过对游艇、私人飞机、珠宝、皮革、豪华轿车这类奢侈品征收新的奢侈品税时,支持这项税的人认为,这些奢侈品全部由富人消费,这种税也必然由富人承担。向富人收税以补助低收入者,平等又合理。但实施之后反对者并不是富人,而是生产这些奢侈品的企业与工人,其中大部分是这项税所要帮助的低收入者。为什么这些并不消费奢侈品的人反而反对这项税呢?这就涉及弹性与税收归宿问题。

我们知道,直接的纳税人并不一定是税收的最终承担者。如果税收直接由纳税人承担,这种税就是直接税,如个人所得税、财产税、遗产税等。如果税收并不由纳税人直接承担,而是可以转嫁给其他人,这种税就是间接税,如营业税等。这种税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分摊。谁最终承担税收负担就是税收归宿问题。

当对一种商品征税时,这种税收由生产者承担,还是由消费者承担,主要取决于该商品的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所以,税收归宿问题要根据弹性理论来分析。

需求弹性是某种物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程度,用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值来表示。一般商品分为需求富有弹性与需求缺乏弹性两种情况。当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百分比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比时,该商品就是需求富有弹性。反之,当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百分比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比时,该商品就是需求缺乏弹性。需求越缺乏弹性说明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依赖性越大,即使价格大幅度上升,需求量减少也很少。因此,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当价格由于税收而上升时,需求量减少有限,税收就主要由消费者承担。相反,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当价格由于税收而上升时,需求量可以大幅度减少,税收就主要由生产者承担。

供给弹性是某种物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程度,用供给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值来表示。一般商品分为供给富有弹性与供给缺乏弹性两种情况。当一种商品供给量变动百分比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比时,该商品就是供给富有弹性。反之,当一种商品供给量变动百分比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比时,该商品就是供给缺乏弹性。供给越缺乏弹性说明生产者改变产量的可能性越小,即使价格大幅度变动,产量变动也很有限。因此,供给缺乏弹性的商品量由于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时,供给量减少有限,税收就主要由生产者承担。相反,供给富有弹性的商品当价格由于税收上升时,需求减少,供给也减少,税收就主要由消费者承担。

总之,一种商品需求越富有弹性而供给越缺乏弹性,税收就主要由生产者承担;需求越缺乏弹性而供给越富有弹性,税收就主要由消费者承担。

游艇这类奢侈品正属于需求富有弹性而供给缺乏弹性。这是因为,这类商品并非生活必需品,而且替代产品多。当这类商品由于税收而提高价格时,消费者可以用国外旅游、盖更大的房子、打高尔夫球这类同样高档的消费来替代。即使没有合适替代品,不消费这类奢侈品也可以把钱作为遗产留给后人。所以,当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大幅减少,需求富有弹性。但生产这类商品的企业短期内难以转产其他产品,供给缺乏弹性。税收实际上落到了生产者身上。

生产这些奢侈品的企业不仅要承受税收,还面临需求减少引起的两种后果。一是企业不得不减少生产,二是企业不得不降价。这就使这类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不得不解雇工人。这个行业所有者利润减少,工人收入减少。本来这些行业的工人大多属于低收入工人,是这种“劫富济贫”政策要帮助的对象,结果反受这种政策之害。生产奢侈品企业的所有者与工人深受高奢侈品税之害,又承担了绝大部分这种税收,所以,这种税并没有受到富人的反对,而是主要受到这些行业工人与工会的反对。美国国会迫于压力在1993年取消了这种奢侈品税。

税收归宿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不考虑需求与供给弹性来征税,结果可能适得其反,“打在贾宝玉身上,痛在贾母心上”的事是经常发生的。在开征一种新税或提高原有税种税率时,决策者一定要谨慎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