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奥拓首次降价到3万元以下(2.98万元)。业内人士估计,这将引发新一轮的微型汽车价格战。在消费者看来,汽车降价是一件好事,因为许多人可以更快地圆自己的汽车梦。但且慢高兴,我们更全面地来看看汽车降价的效应。
业内人士透露,基本型奥拓车的生产成本在2.6万~2.7万元之间。如果按2.98万元的价格卖,扣除各种经营成本之后,利润就微乎其微了。当然,在世界范围内,汽车的利润也并不高(在3%~6%之间),但大汽车公司主要依靠规模经济,实行薄利多销,以大销售量来增加总利润量。在世界汽车业的发展过程中,总趋势是价格不断下降。这一方面是由于汽车业供大于求,竞争压力迫使汽车降价;另一方面是规模经济使生产与营销成本大幅度降低,为降价提供了基础。中国汽车的降价以什么为基础呢?
显然,中国汽车业不是以规模经济和成本下降为降价基础。中国的许多汽车远达不到规模经济的水平,也谈不上降低成本。在这种情况下,降价只要采用另外两种方法:迫使配件厂降低零部件价格,以及用减少配置来降价,例如,把钢板从1.2规格降为1.0.或者用便宜的塑料件来代替较贵一些的塑胶件。
这后两种做法实际上都是通过降低汽车质量来降价。当迫使配件厂降价时,这些厂不得不用降低质量的方法来减少成本,当减少配置或采用更便宜的零件时,整体质量当然下降了。因此,降价对消费者并不一定是一个好消息。尽管消费者买车时付的钱少了,但他们得到了质量、安全性质也同样降低的车。如果你是消费者,你愿意多花点钱买可靠的车,还是买低价而质量差的车呢?在目前汽车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汽车厂家不得不降价以占有更多市场份额,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绝不是汽车业发展的人间正道。从短期来看,这样降价可以获得一点好处,但从长期看,这种做法实际上毁了整个汽车业——那种质量下降的低价车最终会被消费者抛弃,更别说以这种车进入世界市场了。
应该说,微型车有低价、方便、省油等优点。欧洲国家许多人都爱微型车,这也是以后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之一。但微型车决不等于低质量车,甲壳虫、MiniCooper等微型车质量都是很好的。所以,微型车不能仅仅靠价格取胜,应该与其他所有物品一样,实现物美价廉。从这个角度看,价格尽管重要,但决不能成为竞争的唯一手段,比价格更重要的是产品质量与特色。如果不在产品上下功夫,只以价格取胜,彩电行业就是前车之鉴。
这点道理也许谁都懂,但问题是我国汽车工业总体水平不高,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谈何容易?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仍然难在规模太小,没有实现规模经济。我国的汽车整装厂有一百余家,但年产量在l万辆以下的占了90%以上。这样的规模当然什么都谈不上。从这种意义上看,汽车行业价格战的意义就在于把一批规模小、效率低的汽车厂挤出市场,让有实力的汽车厂在价格战中做强做大。这也是全世界汽车工业发展之路。
汽车工业发展的另一条途径是实现零部件的全球采购,而不必拘泥于国产化。在全世界范围内采购质量最好、最便宜的零部件是降低成本的捷径,也是世界上汽车企业成功的经验。全世界采购,当然也包括采购国产的零部件。但国内配件厂要能有竞争力也必须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所以,像目前这样只重视整车生产是不行的,必须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也许我们短期内无法使所有汽车零部件都达到国际水平,但集中做好某些汽车零部件还是可以的。
在效率没提高,成本没下降之前,汽车降价并不一定是个好消息。只有在汽车工业效率提高之后,降价才真正有利于消费者。我们相信这一天的到来,也盼望这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