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用一个故事进入本节的话题——
“唉,怎么这么久才出来!”欣怡刚走出机场出口,钟宝就喊。
“飞机晚点,你不知道吗?”
“我哪知道,我都已经在这等了两个半钟头。”
“我不是叫你先打电话问航空公司吗?”
“哎呀,早点到也好嘛!免得你出来看不到我,会生气。”钟宝把语气放缓。
“那你干嘛要说等久了呢?可不是我要你等的。”
两个人没有再多说话,钟宝把车子开上了高速公路,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
“幸亏买了这辆好车,要是以前那辆老爷车,真不知道怎么开。”
钟宝瞄着前面迷迷糊糊的景物,把雨刷调快了一点:“我就知道你会常出国,总得接送你,所以就买了这辆……”
话还没有说完,欣怡就已经喊开了:“你得了吧!你一共开车接送过我几次呀?你这是为了满足你自己的虚荣,少算到我头上啦。”
车内气压立刻就降到了谷底。钟宝只好不吭气了,心里在计算着一共接送过老婆几次。一算才发现,果然没有几次,但他灵光一闪说:“可是,可是我接送孩子啊!你不在的这段时间,都是我接我送的……”
又是还没有说完,就被欣怡打断:“喂!孩子不是你的啊?什么我的我的,我问你,孩子怎么姓钟啊?”钟宝又不吭气了,转眼间车便驶进了市区。
“不早了,你直接把我送到公司好了,”欣怡说,“今天还有得忙呢!”
“那你不回来吃晚饭啦?”
“说不准呀,你带孩子先到外面去吃好了!”欣怡下车时回头指了指行李箱,“噢!对了,我箱子里有一包蜜枣,很新鲜,临走时朋友给的,你和孩子尝尝。”
钟宝带孩子在外面的餐馆吃完晚饭回到家后,就把蜜枣洗好了放在盘子里,叫孩子先吃。“一共才5个,你吃两个,给爸爸妈妈留下3个。”钟宝交代。
只见孩子挑了两个最红最大的吃了。正吃着欣怡回来了,一脸倦容,居然还没吃饭。
“我就猜到你没吃。”钟宝把一个餐盒往欣怡面前一推说,“我刚才特别为你带了一份,菜比我们吃的还要好。”
“谢谢啊!”欣怡打开餐盒开始吃。钟宝则坐在旁边看着,正不知说什么好,看见盘子里的3个枣子,便伸手过去拿了一个,正要张口咬,但又放了回去,换了个小的回来。枣子小,没两口就吃完了,钟宝还拿着枣核,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啃,再把剩下的两个枣子推到欣怡面前:“一共只有5个,孩子挑了两个最大的吃了,我只吃了一个最小的,你劳苦功高,剩下的两个给你。”
“你不要说了好不好?”没想到欣怡把盘子又推了回来:“你刚才挑了个小的,我早看到了,你的好意我心领了,统统给你吃,我不吃了。”
“唉!”钟宝抬起头来,“你这是怎么搞的,怎么我好心就没好报呢?你不能这么没良心呀?我接你飞机,为你买便当,给你留下大的枣子,你对我的态度还那么坏,你不觉得你太过份了吗!”
于是,两人在餐桌上翻脸,激烈地吵了起来。
看完这个故事,我们想一想:欣怡是不是很没良心,太过份了?
如果换了你是她,你是不是也会对丈夫在机场等了那么久、买新车接送、照顾孩子、多买一份便当、把好的枣子留给你,而一一感激,甚至感动得流泪呢?然而今天两人却翻了脸,这其中的原因是——两个人都不会说话!尤其是做丈夫的,不了解人的一种心理:人不愿意领别人的情。
你做错了事,虽然自己也内疚,但若别人指责你,你就会产生逆反心理;你对别人付出了,如果是默默地,别人就会从心里感激你,若是自己亲口说出来,别人就不一定会领你的情。
“你做就做好了,何必说呢?”这是许多夫妻吵架时说的,如果下面还有话,则可能是:“你做,不用说,我自然会看到。今天你说出来,要我领你的情,对不起!我不领!”
人都有这个心理,就是不愿意领别人的情。但是,许多人就有“要别人领他情”的毛病,只要他做了,就惟恐别人不知道。而且越是平常做得少的人,越有这个毛病。这道理很简单:今天好不容易我做了一点事,我怎能不大大宣扬一番呢?于是你很可能听见家里平常最不动手的某人对你说:“哎呀!今天垃圾车来,你不在,我赶死了,那垃圾真臭,还直滴水,害我趴在地上擦了半天。”
如果你听了不高兴,心想:“好不容易动一下手,何必吹呢?”而回他一句:“那你就不要倒嘛!多放一天有什么关系?”他听了很可能马上就跟你不高兴,因为他要你领他的情,可你偏偏不领。
所以,我们要正视人们这种普遍的心理,在平时的言谈举止中,注意做到不要吹牛也别邀功。
论语里记载,孔子有一天要弟子们谈谈自己的志愿。颜渊说:“愿无伐善、无施劳。”这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希望不自夸有本领、不张大自己的功劳。”再说得通俗些就是“希望能不吹牛、不邀功。”颜渊这两句话讲得真好。如果我们要把话说得动听,就要首先做到不吹牛,不邀功,因为这是最令人反感的事。
其实,为了避免陷入这种负面情绪,我们有更好的办法,那就是在对方邀功之前,你就主动地把他的功劳说出来!
试想一下,要是欣怡在机场先开口这样说:“哎呀!飞机误点,你一定等久了,真谢谢你,这么早就来接我。”如果她在看到钟宝为自己多买的便当时,先开口说“你真好呀!怎么会猜到我没吃晚饭。”或者在看到他把大枣留给自己时说一句“你真是会疼老婆的新好男人!”这不是比什么都贴心吗?
当你发现职员私下为公司效了力,或者家人主动帮你做了事,不等他开口邀功,先主动赞美他两句,不是既让他开心,又能“堵上”他的嘴吗?遇到你以前的老师、领导,你功成名就,但对方境况并不如意时,你不妨先开口说:“都是因为您的教诲、提拔,我才能有今天。”这话就说到他心窝里去了。他原本酸溜溜的,甚至在嫉妒你,想倚老卖老,要你饮水思源。但是没等他开口,你先说了,他能不高兴吗?更重要的是,这样做显示了你的风范,更表现了你的有情有义。
古人说:“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如果改成“施人慎勿言,受施当言报”,应该更能落实于生活之中,也更能令人感动。
如果你是付出情义的那个人,你只能做、不能说,你要让对方自己去感觉。你只要一说,那就不再是纯粹的情义了。相对的,如果你是接受情义的人,你在接受的同时,也要说出心中的感激。因为你能鼓起勇气,说出来,就已经是很好的报答。你感谢的言语,必能获得对方更多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