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说到“坐”到

你缩小了吗?

怎样坐得有气派?

无论站着或坐着说话,

有的人看起来比他本人弱小,

有些人又显得比他本人大……

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姿势和动作。

最近台湾有一位“在野党主席”为了回应前一天“执政党”的谈话,上电视作了一个小时的演讲并召开记者会。

会后许多人评论他讲得太软了。

对于这一点,我不表示意见,但要说,如果那天他的椅子和桌子能低一点,就算讲话的内容完全不变,感觉也会好得多。

你要先变大

无论演讲、谈判、会议、上节目,甚至只是普通聊天,在研究说话技巧之前,先得注意坐的姿势、坐的位置和使用的桌椅。

如果你观察过昆虫,会发现螳螂平常是瘦瘦的、绿绿的,像片树叶,有隐藏的作用。但是当它遇上敌人,却会把翅膀张开,露出里面鲜艳的红色。

还有,小小的昆虫,可能翅膀上有两个大大的黑点,看起来活像野兽的眼睛。还有一些小动物,遇到敌人的时候,会一下子鼓气,把身体胀大。

这都是为什么?

为了吓唬敌人,让敌人以为它不是小东西,而是大东西。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希望自己看起来有派头、说话有气势,你先得变大。

扮成乖乖牌

无论站着或坐着说话,有的人看起来比他本人弱小,有些人又显得比他本人大。除了前面几节曾经谈过的“气”,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姿势和动作。

我常看电视的新闻座谈节目,发现有一位大学教授,每次坐在那儿,看起来都不像是教授,像是学生,而且是个乖乖的学生。

为什么?

面积和造型会影响气势。

左边的人双肩下垂、双手下坠,加上缩脖子,显得怯懦。这种姿态适合小职员用来听训。

右边的人脖子挺直,双肘向外,成为三角形构图,感觉稳定而有力,适合有力的陈述。

因为他很少比手势,一双手也很少放在桌子上,而是垂下去,可能放在膝头,也可能双手交握,放在两腿之间。

你试着做做看,双手交握,放在腿间,因为手臂的重量,肩膀是不是会往下沉?而且从正面看,人缩小了,活像幼稚园里乖乖坐着等糖果的小朋友。

相反,如果你把双肘放在桌上,或提起来比个手势,你的肩膀是不是上升,而且整个人占的空间较大,看起来也比较有气势?

所以,如果你是小职员,开会时要表现顺服,一副“乖乖牌”的样子,你可以把双手垂下,用那位教授的坐姿;如果你是主管或老板,可千万别那么坐,免得减损自己的威风。

别躺在“黑色棺材”里

现在再想想桌椅。

如果你的桌子特别高,使你就算把双肘放在桌上,也好像在银行柜台办事的样子,是不是很不自在,也很不舒服?

而且,由于你大半个身体都躲在桌子后面,使你看起来变小了,好像在厨房扒着桌边跟妈妈讨东西吃的小孩。

至于椅子,也一样。

许多大老板,要气派,而且要“靠山”,特别摆一张高背的大椅子,椅背能比本人高半个头,加上椅子有弹性,人往里一坐,更缩下去一点。

请问,那有气派吗?就算你可以半躺在椅子里吸雪茄、颐指气使地下令,那也只是“耍派头”,而毫无“气势”可言。所以当你开会时,如果要表现强势领导,千万别坐在那样的椅子里。

就算非坐不可,你也得身体坐挺直,或在背后加个垫枕,将腰挺起来,使上身变长、胸口挺起,而不能“窝”在椅子里。更千万不可以穿黑色的西装,缩在黑色的大椅子里,活像棺材里的人。

你想突出吗?

人要看起来神气,必须轮廓分明。演员和演说家在出场之前,甚至得先了解舞台后方布幔的颜色。

如果布幔是深蓝的,就避免穿深蓝色西装去演讲,甚至黑西装都避免,而改穿浅色的衣服。

你想想,在深蓝布幔前,穿白上装和蓝上装,哪个显眼、突出?

你再想想,如果你是领导人,要对群众发表谈话,你坐在一个深色高背的大椅子里,双肘又放在很高的桌子上,那气势能出得来吗?

坐的学问大了,请继续看下一节。

想要感觉挺拔,必须选择恰当的桌椅。

椅背太高,会造成头部不能突出;桌子太高会造成肩膀上升、脖子变短,给人“缩脖端肩”的感觉;加上身子被桌子遮挡,更显得“人缩下去”了。

椅背低一点,能“崭露头角”;桌子低一点,使上身能“冒出来”;而且因为双肘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肩膀不致高耸,感觉也比较自然从容。

给人好感的坐姿

怎样坐得有诚意?

旁边的人讲话时,

你千万不能身子不动,只转过头去。

如果这时候你再双手抱胸,

就算你无心,也会给人有敌意的感觉。

前一节说“人要看起来神气,必须轮廓分明”。

轮廓分明先要从领子谈起——

请先想想,脖子特短的人,是不是给人“缩脖端肩”的感觉?脖子一缩,就显得畏怯。所以当你坐下的时候,先要小心后面的衣领被椅背往上推。因为当衣领变高,脖子看起来就缩进去了。

愈是摩擦性强的椅背和软的椅垫,愈容易把领子推起来,因为当你坐下的瞬间,背部已经接触椅背,身体才往下沉,后面衣领就被推高。

而且因为那发生在后面,你多半不自觉。

知道了这一点,如果你穿西装(或套装)坐下去,一定得伸手到腰后面,把衣服往下拉,使衣领和垫肩能够“服帖”。你还得注意前面的衣扣,如果必要,可以解开最下面一个,或完全不扣,以免坐下的时候,前襟向上挤,显得臃肿。

小心身上的肥肉

其次,你要“认识自己”。

如果你胖、下巴有肥肉、双下巴或脖子特别粗,当你坐在软椅子、大沙发上的时候,千万别“沉陷”进椅子。如果椅子太深,你可以找个垫枕在腰后撑着,或只坐进一半。当你坐挺了,不但显得有精神,而且不会因为“缩下巴”而显得肥胖。

如果你参加节目录像、有人为你照相,甚至只是一般聊天,你希望看起来漂亮,上身最好稍微向前倾。尤其中年的胖子,当你下巴向前,脖子上的肉不被挤压,脸的轮廓就会比较分明。

如果你比较“发福”,最好尽量让脖子挺直,避免下巴往里缩。但是脸不能仰得太高,以免显得骄傲。

博得好感的坐姿

还有一点,是当你对别人说话或聆听的时候,上身向前倾,会显得更有诚意,也更容易拉近你与对方的距离,赢得对方的好感。

尤其开会的时候,就算椅子是硬的,你靠在椅背,甚至身体滑下去一点,绝对不如你坐挺直,上身稍向前倾来得好。当你改变坐姿,很可能自自然然地就博得老板的好感,觉得你很认真而且积极。

不安的行为语言

连老板在台上讲话,你坐在台下时都要注意坐姿。就算你是老大,也最好别滑进椅子、半躺半靠,尤其不可把双臂交叉地抱在胸前。(开会时更甭说了,那是禁忌。)

因为双手抱胸的“行为语言”是有敌意,或求自我保护。你如果不持反对的意见,或心里不安,甚至有短、有亏,何必那么警戒?

头随身动的道理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当与你坐同一排的人,譬如你旁边的人讲话时,你千万不能身子不动,只转过头去。如果这时候你再双手抱胸,就算你无心,也会给人有敌意的感觉。

你要听清楚他说话,可以!请把身子转过来,最好身子和头是正的,也就是完全不转头,使身和头一致,对着那说话的人。

你甚至可以把椅子移动一下,连椅子都对着那个人,而且就算你调整椅子只是做样子,椅子根本没动,当你这样做,也会给人很有诚意的好感。

请比较上图“只转头不转身,而且双手抱胸”,与下图“身子随头转,甚至把椅子也转过去”,这两者在感觉上有多大的不同。

别做半吊子

至于下半身,也有不少讲究。

除了女生要显示优雅、避免穿帮(这在以后其他书中会有专门的一章讨论),怎么交足(跷二郎腿),甚至怎么穿鞋袜,都有讲究。

先谈穿鞋。

心理学家曾经作过调查,女人看男人常从鞋看起。这可能因为女人含蓄,不好意思一开始就看脸,所以低着头,先看鞋。也有女生说得很明白,她们认为一个男人如果穿鞋子、选袜子都讲究,才显示这男人有品位。相反,只注意衣裤,而不搭配衣服穿鞋袜的人则是假品位、半吊子。

新鞋的印象

我不打算在选鞋袜上费太多墨水。只要告诉你,如果你是新鲜人,去谋职面试,女生可以穿全新的鞋子,男生最好不要穿鞋底还没几道擦痕的新鞋。因为据心理学家调查,考官猜穿全新皮鞋的男人,是太嫩、太小心、太慎重、太想得到这个工作。(很奇怪,对女生则恰恰相反,女人的鞋子旧,反而会给人沧桑感。)但男人鞋子也不能太旧,面试最好穿八成新、不带泥的鞋子。

小心露了底

穿袜子也有学问。有些人会想:“我穿长裤,袜子反正藏在裤管里。”于是穿的时候,随便拉一下。下面袜子虽然穿好了,袜口却没拉好。

结果,当他坐下去,尤其是坐在软沙发里,裤管自然被往上提,他再跷二郎腿,小腿露出一大截,就见了真章。

第一,袜子一高一低,不好看。

第二,袜口没卷好,歪斜,难看!

第三,如果裤子、鞋子、袜子都是深色,因为袜子没拉上去,中间露出一截白白的小腿,不雅!

知道了这一点,除了袜子要拉好,两条腿要一致,而且坐进软椅子的时候,要像拉领子一样,记得拉拉裤管。

二郎不跷二郎腿

最后,谈谈交足,也就是二郎腿。

看这“二郎腿”三个字,就知道那有点“二郎”,不正式,甚至吊儿郎当。

跟尊长正式谈话时,不能跷二郎腿,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即使在可以交足的情况下,也要注意几件事——

第一,交足时不可露鞋底,也就是脚不可以跷太高,造成鞋底都让人看见了。

第二,在交足的时候,脚心如果对着别人,有些民族会认为是大不敬。

第三,交足时要使双膝接近,而不是把脚踝放在大腿上。后者很不雅,也是对人不敬。

谈了这许多“坐”,还有一项,就是坐的位置,那学问也不小,请看下一节。

陷进软沙发,会造成衣领向上移动;下巴向内收,则显得没精神;臀部陷下去,又使膝盖变得高。此时,如果再不注意交足姿势,不但看起来懒散,而且流气。

谈恋爱的位子

怎样坐得有效果?

哪个角度更能让你表现妩媚?

当你们点餐,跟侍者说话的时候,

哪个角度更能让你微微地扬起脸,

表现气质与风采?

让我给你做个选择题——

中午,在一个很明亮、客人坐了七八成的餐馆里,来了几对男女用餐。

甲男女面对面坐下,一边用餐一边交谈,用完餐,男士付钱结账。

乙男女面对面坐下,男士掏出显然是新买的杂志翻阅,由女士点菜,吃完饭,男士付钱。

丙男女相邻而坐,也就是当“面对面”是指在小方桌一个坐北、一个坐南的时候,他们是一个坐北、一个坐西,一边用餐一边交谈,餐后男士付钱。

丁男女面对面坐,男士掏出显然是新买的杂志翻阅,由女士点菜,吃完饭,女士付钱。

请问如果有以下四种可能,你要怎么选?

①热恋情人。

②在一起一段时间的同居恋人。

③一般男女朋友。

④结婚三年,已经有小孩的夫妻。

“行为语言”是不出声的语言

我曾经拿这个题目给十个朋友,出来的答案居然一模一样——

甲③

乙②

丙①

丁④

可能凭感觉,也可能由“行为语言”,人们很容易从简单的动作看出人际关系。餐馆的侍者几乎没几分钟就能由一群进餐的人中,感觉出来当天会由哪一人付账。专门研究行为语言的人,甚至能由在机场电话亭打电话的姿态,猜出那人是在给另一半、情人还是同事打电话。

所以,当你想与人有好的沟通时,除了说话的内容、穿着和姿态,还得小心“坐的位置”。

不同位子,不同情趣

那位置又得看场合,而不是绝对的。

就拿前面那对热恋的情人讲好了。请问,如果是你跟你的情人,相邻而坐用午餐,但是晚上你们到了个点着柔和烛光、十分优雅安静的西餐馆,你们仍然相邻而坐吗?还是,你们会改成面对面?

如果你事先订了位,那餐馆会把两套餐具摆在相邻的位置,还是相对的位置?

相邻,多好啊!因为近,你的膝头可以碰到她的膝头,你的手可以摸着她的手,你更可以耳语。

相对,面对面就不同了,你们两人正面相对,距离比较远,讲话不是得大声一点吗?

但是,你再想想:

这不是中午那个客人很多、比较吵也比较没情调可言的餐馆。因为安静,你们小声讲话也能听得清;如果要说悄悄话,你们的上身可以向前倾。你现在想象一下这个画面——你们因为相对,彼此看得更清楚,两双含情脉脉的眼睛在柔和的烛光下相视而笑,优雅地向前倾,倾听对方的言语。是不是更棒?

话再说回来,如果你是女生,打扮得美美的,你希望他看你侧面,还是正面?哪个角度更能让你表现妩媚?当你们点餐,跟侍者说话的时候,哪个角度更能让你微微地扬起脸,表现气质与风采?

除非你只有半边脸漂亮,我相信你一定会喜欢面对面。

聚餐时老板怎么坐

或许你要说你没有情人,这与你无关。好!我们换个情况:

你是老板,在西餐厅宴请十几位部属,坐的当然是长桌。

如果你想一边吃饭一边跟全体在座的人沟通,你要坐哪儿?

你当然坐在长桌的一边,像西方宴客,男女主人相对而坐的位置。

因为这样你才能头不动,就看到全桌的人。

退而求其次,你会坐在中间,距离所有的人都比较近,缺点是你得把头转来转去,与左右两边的人说话。当你转向左边,右边的人就被冷落。

请问,除了这两个位置,你能选别的地方吗?当你选了别的位置,距离你很远又不在你视线之内的人,感觉会好吗?他们有没有可能因此另外成立谈话小组,反而把你这个老板冷落了?

当你坐在长桌的一头,视线可以与同桌的每个人相对时,好处是如果你是主人,能够不冷落任何客人,缺点是“动见观瞻”,大家都会注意你的一举一动。

当你只想跟少数几人谈

除非你不想跟其中一些人交谈。

对!在某些情况下,你为了避免打扰,回避一些人,反而得特别挑选“冷门”的位置。

譬如大家聚餐,但你只想与其中一两个人讨论事情,你可以一到场就挑长桌最靠边的位子坐下,接着,招呼你想交谈的那一两个人坐你侧面和旁边。

因为你坐在边上,那两个人一前一侧,就把其他人隔开了。又因为你没有坐在长桌的一头,没有正对着一桌人,你就离开了大部分人的视线,使其他人没有压迫感,而使他们能各谈各的、自吃自的。如此一来,你与那一两个人就更有了“私下言谈的空间”。

许多公司餐会,主管与次级主管都选择这样做。因为他们要利用这时候讨论事情,又不希望被别的员工听到,传出去做小道消息。

主动创造谈话的环境

了解了这一点,如果别家老板请你吃西餐,为了场面,他的一堆员工也来作陪,而你却希望抓住机会,跟那老板谈事情,你到场则可以采取主动,要求坐在边角上。当那老板挨着你坐下,你谈话的“场地”就设好了。

相反,如果你坐在中间,四周一堆耳朵和口舌,你好谈吗?又能谈好吗?

所以,要把“话说好”,甚至把“恋爱谈好”,先得注意坐的位置。

如果你想私下找一两个人聊聊,可以坐在长桌一端靠边的位子,如果椅子略往后移,就离开了别人的视线。如果你是老板,其他员工能因此感觉比较轻松而各自发挥,于是你这一小组人就有了更私密的空间。

乖乖听我说

怎样减少对方的敌意?

当一个人不自觉地抖腿的时候,

我们会说他心不安。

那是因为抖动可以使血液更畅通、反应更快速,

所以拳击手一上台就不断地跳动。

我以前养过一只亚马孙大鹦鹉。

它很喜欢抓痒,每次我靠近笼子,它就会跳到最上面的横杠上,把头靠近笼边,再将头上的羽毛竖立起来,意思是:“快!我准备好了,快为我的头抓抓痒。”

但是好几次,我的手伸过去,它突然翻脸不认人,转过头就狠狠啄我一口。

当我跟宠物店的人抱怨时,店里的专家一笑,问我是怎么伸手过去的。

我比画给他看,他又笑了起来,说:“你怎能那样伸手呢?无论什么小动物,当你手心对着它的头,把手伸过去的时候,它都会紧张。你一定得用手背接近它,甚至连为它抓痒的时候,都只用小指和无名指抓,避免手心向下,它才会高兴。”

我回去试,果然那鹦鹉不再翻脸了。

抖腿的毛躁相

什么叫“行为语言”?

行为语言是用动作传达信息。

譬如一个人在跟你说话时,一直用手摸后颈,表示他不耐烦,想结束谈话了。这是因为当一个人内心有了焦虑与不耐烦,他的肌肉紧张,脖子容易僵硬,所以会用手揉脖子。

又譬如前一节提到,当一个人与你谈话时一直双手抱胸,显示他不同意你的看法,或不心安,力图自我保护。这是因为重要的器官都在身体前面,当他警戒时,自然会想办法保护前胸。

同样的道理,人们常说“挺胸而且双手背在后面”的样子是自信和自负。那是因为当他敢把自己脆弱的胸口露在前面时,显示他“艺高人胆大”和“不怕别人来犯”。

再举个例子,当一个人不自觉地抖腿的时候,我们会说他心不安。那是因为抖动可以使血液更畅通、反应更快速,所以拳击手一上台就不断地跳动。那个人如果没有不安,好像随时要应付紧急情况,又何必抖腿呢?

读出你的心

由许多例子可以知道,行为语言是很科学、很自然的产物,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为了生存而自然有的表现。即使人类社会进步了、环境改善了,人们不再需要那么时时警戒,仍然会不自觉地把老祖宗传下来的习性显露出来。

而且,人们不必懂得行为语言,也不必存心去分析你的动作有什么意思,自自然然由你的“行为”就能读出你的“语言”。

训人与逗狗

我说这么多,是要告诉你,想要说话动人,必须先注意“行动”。当你的行动正确,还没说话,已经加了十分。相反,当你的行动不对,如同我为鹦鹉抓痒,很可能还没抓,已经造成鹦鹉的反感。

现在出几个题目,请你想一想——

如果你躺在床上,你父亲或母亲来叮嘱你一些事,以下两种情况,哪种效果可能比较好?

一、他站在床前,低头盯着你说。

二、他坐在床边,转过半身,对你说。

论强度,第一项比较强。因为你躺着、他站着,你无处可逃,他又高高在上,主动权和优势在他那边,当然他强势。

所以,如果他来警告你、训斥你,他站着特别有力。

但是,如果他要用柔性攻势,就不一样了。他坐在你床边,已经把他自己降低,把你们的距离拉近了,如果再伸手拍拍你,或拉着你的手说话,当然容易使你“放下武装”,减少你的抗拒。

何止对人,即使对狗都一样。

你叫一只陌生的狗过来,当你站着叫时,它不动;当你弯腰,伸出一只手到地面时,它逃跑或对你吠;当你蹲下来时,它则可能摇着尾巴走过来。

当你走进病房

了解了这一点,我再问你:

如果你去探望住院的朋友,进了病房,他躺在床上,你应该怎么做?

一、你站在床前安慰他。

二、你拉把椅子靠着床边坐下。

这个题目没有标准答案,因为得看那朋友是生产还是重病。

如果她刚刚喜获麟儿,你可以一进门就张开双臂贺喜,绕着床跟她聊。

就算你站着,会感觉比较高、比较大、比较对她有压迫感,但那些力量都能化为喜气。话说回来,如果你拉把椅子到床边,柔声细气地对她说话,反而感觉有点怪。

除非你是她的老公,说些贴心话,或你是她的父母,小声问:“疼不疼?”

相对的,如果你去探视病人,除非那是保证马上没事的小病,你可以绕着床站着开玩笑,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否则你最好坐在他床边的椅子上,倾过身去问候。(有人忌讳外人坐在他床上,所以除非那是你很熟的朋友或亲人,我不建议你坐在床边。)如果没椅子,则可以弯着腰,甚至半蹲在床边慰问他。

且不论你说什么动听的话,单单你这个动作,就能博得病人和他家属的好感。

计划好了再说

最后,再请你想想下面几个场景。

你有事要跟孩子商量,做法是——

一、你坐在客厅沙发上,叫孩子过来,他站着,对他说。

二、你坐在客厅沙发上,叫孩子过来,他坐下,对他说。

三、你敲孩子房门,进去,他坐在书桌前,你站着对他说。

四、你敲孩子房门,进去拉一把椅子坐在他旁边,倾过身,与他面对面地说。

五、你敲孩子房门,进去,坐在孩子的床边,叫他也过去,坐在你身旁,对他说。

请比较一下这五个不同的做法,是不是一个比一个来得“深入”。

当孩子走过去,你把他叫住,开始说,给他的感觉是随兴的。

但是当你叫他坐下来,就比较正式了。至于你特别敲他房门,进去,又特别拉把椅子,跟他面对面,更正式。

最后一个则是另一种说话的方法。因为你特别敲门进去,又特别坐在他的床边,再特别叫他过去,使他不敢轻忽。而你选择坐在床边,不面对面,又有软化和亲切的效果。

由此可知,行为语言的表现、说话场所的选择和讲话的姿势,都会对说话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了解了这一点,当你冲动地想立刻把孩子叫过来训一顿,或想在餐桌上抓住机会说教的时候,请暗暗地告诉自己:

“忍一下!找个更好的机会,效果可能好得多。”

用屁股说话

认识座位的“风水”

如果你做推销员、房地产经纪人,

或与主人只是普通朋友,

你应该尽可能坐靠外面的位子。

有一天我到朋友的公司去。

他是老板,办公室很大,除了一个大办公桌,还摆了一套沙发。

我进门时,正有个职员坐在沙发上跟他说话,看到我,朋友就叫那职员离开。

职员才出门,我这朋友便骂了:“一个业务员,连坐什么位子都不懂,怎么出去谈生意?!”

我笑问为什么。

朋友指指靠近他大办公桌的沙发说:“我当时叫他坐下来谈,他居然一屁股就坐在这里,这是他坐的地方吗?”

我又问:“你认为他该坐哪里呢?”

朋友指指最靠近门口的沙发说:“当然是最靠门边的,就算他原来站在我办公桌前面,我叫他坐,他也应该退到最靠外面的位子。”

比较没有压力的位子

提到最靠外面的位子,有位房地产经纪人也对我说过类似的话。她说当她拜访客户时,除非主人指定,她一定坐最靠近大门的位子。即使主人要她往里坐,她都坚持靠近大门。

她说因为那是比较“卑”的位子。她选择那个位置,显示她不会赖着不走,不会给主人压力。

还有一点,她说做推销员,尤其是年轻女推销员,坐在靠大门的位置比较安全,因为随时可以站起来,开门、离开。不像坐在靠里面的位置,容易被主人拦住。所以,坐在靠近门的位置,她自己也比较没压力。

正面谈判,侧面签约

又有位商界的朋友对我说,当他跟人谈生意的时候,一定要面对面坐。因为那样可以看见彼此的脸,便于察言观色;面对面也比较冷静,适合讨价还价。

但是,只要谈成了,签字的那天,就算在同一张桌子,他也一定改坐到侧面,因为这样比较亲近。一份份要签字的文件,不像面对面坐,是递过去,而是轻轻地挪给对方。

更耐人寻味的是,他说如果要签字了,他还面对面坐,很奇怪,对方可能临时又提出一些问题。比较起来,相邻而坐,问题少得多。大概因为面对面的感觉比较硬,侧坐感觉比较软,有些枝节问题,侧坐的时候,对方话到嘴边就吞回去了。

科学的“风水”

接下来要谈的是坐的“风水”。

首先你必须知道,如同行为语言,“风水”也是生活经验的累积。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

中国人不喜欢门口直对着马路,说那是“路冲”、“一箭穿心”的坏“风水”。

这是因为古时候没路灯,夜里车辆疾驰而至,没想到前面正对着一户人家,一时刹不住车,会直冲过去,造成墙毁人亡。

至于“路冲人家”挂镜子,虽说是照妖驱鬼,真正的原因是镜子会反光,如果夜里的来车有灯,反射过去,能令驾车的人警戒而及时转弯,避开一场灾难。由此可知,“风水”是很科学的。

办公室的“风水”

办公室也有“风水”。

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办公室最深处面朝外而且背后有墙的位子最好,主管们也都喜欢这样摆办公桌。

道理很简单,因为他可以监看全办公室的人,并看清从外面进来的每个人。

相反,最靠外面,又背对着门的,则是比较弱的位置,就迷信而言,因为背后随时有人惊扰,坐久了会“伤气”。

所以,办公室里的位子有上下之分,连沙发的座位也有尊卑之别,靠近里面、脸朝外的位置比较尊。(前面故事中的小职员就因为不懂这个,才挨骂。)

用屁股说话

同样的道理,家里的沙发也有尊卑之分。不信你想想,是不是主人往往坐在最靠里面、脸朝外的位置?

如果一个朋友到访,你要他“往里坐”,他拒绝,坚持坐在最靠门的位子,他给你的感觉是不是他不会久坐?

相对的,如果那人一进门就往里面的位子坐,他给你的潜在印象则是他可能坐很久。如果他是很熟的朋友,你则能感觉他不拘小节,把你家当做他家。

正因为如此,如果你做推销员、房地产经纪人,或与主人只是普通朋友,你应该尽可能坐靠外面的位子。如果是熟朋友,则可以用坐最靠门的位子来暗示你“当天不会停留太久”。

旅馆关于客人坐“最尊位”的规定

请不要怪我讲得太玄。

要知道,印象是累积的,在有意识中累积,也在潜意识中累积。你想赢在起跑点,给人“说不出”的好感,就得在“说不出”的地方下工夫。

让我再说个有意思的故事,来印证我的话。

去年,我去一家国际连锁的五星级旅馆。因为我算是贵宾,不必在楼下柜台办入住手续,而是由旅馆人员直接带到房间,并在房间里“办登记”。

那天我一进房间,就坐在靠门的沙发上,带我去的旅馆人员则蹲在茶几边为我填表。

我问她为什么不坐下来写,她客气地说那样很好,一点也不累。

后来我才知道,他们旅馆是这么训练的——当客人坐在里面“最尊位”的沙发时,旅馆人员可以坐在靠近门口的位子;如果客人已经坐在近门的位子,他们则要蹲下来,绝不能绕过茶几,坐在“最尊位”。

这旅馆非常成功,他们是由细节开始成功的。

如果你是下属,老板叫你去沙发上坐,打算跟你坐下来慢慢谈,你会坐在哪个位子?

A.转身直接走到最靠近自己的面朝门的单沙发坐下。

B.坐到侧面较近门的长沙发。

C.退到茶几旁,等老板出来坐在单沙发,再绕过茶几坐在长沙发靠近老板的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