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狗屎的滋味

讽而刺,是“讽刺”,

讽而不刺,是“幽默”。

笑引子

今晚下雨吗?

二十多年前,我在“中视”新闻部当主播。有一天报晚上七点的新闻,播报完毕,才进办公室,就接到观众电话:

“请问,今天晚上台北会不会下雨?”是位老先生问。

我虽然才播过,但已经记不清,就请老先生等一下,由我去找稿子。偏偏稿子忘在了影棚,看老先生已经等了半天,不好意思说不知道,灵机一动,我跑去打开窗子,看看天又伸伸手,居然有小雨滴,就回去对老先生说:

“对不起,让您久等了,今天晚上下雨。”

第二天一早,我才进办公室,就有同事说有位老先生打电话来赞美我们。

“老先生讲,昨晚上他跟朋友聚会,大家都听信气象局的预报,没带伞,只有他听我们的,带了伞,结果下大雨。”同事笑问,“可是我查了,我们也照气象局的稿子,播不下雨,到底怎么回事啊?”

小猫尿了吗?

我读研究所的时候,有个同学,刚到美国就养了一只猫。

有一天,猫生病了,她不得不带猫去看兽医。

“它有没有喝水?”医生问。

大概那医生的英文有点怪,也可能女同学听力太差,没听懂。

医生就拿起桌子上的杯子,喝了一口。

“噢!”女同学懂了,点点头,“它喝了。”

“它有没有吃东西?”医生又问。

女同学又不懂。

医生就把手放进嘴里,做成吃东西的样子。

女同学懂了,说:“没吃。”

医生又问:“它有没有大小便?”

女同学又没听懂。

这时候就见医生双手一摊,再转头对护士说:“你想办法带她去,让她懂吧!”

大机与小鸡

也是我在“中视”时的真实笑话——

公司新进口了一部日本的电子摄像机。

“这一架机器可贵得不得了!”新闻部经理对摄影记者千叮万嘱,“出去千万小心,护着机器!别弄坏了,否则你们赔不起。”

某日,一位姓林的摄影记者扛着机器出去,坐在车上,唯恐机器被震动,就夹在两腿之间,双手抱着。

好死不死,砰!出了车祸。所幸撞得不太厉害,没挂彩。

打电话回去,经理劈头就问:“机器还好吗?”

摄影记者说:“大机器一点没事,可是报告经理,我的小机器撞坏了。”

他为此进医院,住了两个多礼拜。

笑点子

讽刺的笑话

如果你读过《诗经》,一定知道什么是“诡文而谲谏”。那意思是绕着弯子写文章,很技巧地劝谏人。

就算你对《诗经》不熟,也一定知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那些寓言故事,就是“诡文而谲谏”。

想想前面那几个真实故事,当我说出来的时候,它讽刺了什么?

讽刺了气象局预测还不如自己看天。

讽刺了留学生的英文烂得连最普通的句子都听不懂。

讽刺了早年电视公司“重机器、轻人命”的悲哀。

现在再让我们分类,一项一项,透过笑话来讽刺人生。

笑例子

一、讽刺国会议员

名作家马克·吐温在一次公开场合,对记者大骂许多国会议员是狗娘养的。

国会议员群起而攻之,马克·吐温受不了,只好登报道歉:

“本人为日前不当言论向国会议员大人们道歉,并修正为‘据本人所知,许多国会议员不是狗娘养的’。”

二、讽刺没有礼貌的小姐

当我上中学的时候,有一天跟同学坐公共汽车,上来一位时髦的小姐,穿着三寸高跟鞋。

车子紧急刹车,小姐没站稳,一脚就踩在我同学的脚上。

那是三寸高跟鞋耶!踩在前面软软的球鞋上,我同学痛得大叫了一声“哎哟”。

那小姐居然装做没事,不知道歉。

就见我这同学,对那小姐一鞠躬:

“小姐!您还好?您不痛吧?”

三、讽刺不饮酒的人

一群人聚餐,有个人低头猛吃肉,不喝酒。大家怎么劝,他就是半口也不喝。

“我来讲个笑话,”有人说,“主仆二人带着酒肉去上坟,发现旁边有野狗,主人就对仆人说:‘快收东西,小心野狗偷吃。’

“仆人赶紧将酒瓶收起来,但是就在这时,野狗一溜烟把肉叼跑了。

“‘你真笨哪!’主人打仆人一耳光,‘你不知道狗只知吃肉,不会喝酒吗?’”

四、讽刺航空公司乱运行李

“我有三件行李。”旅客在机场柜台对里面小姐说,“一件要去纽约,一件要送东京,一件要送巴厘岛。”

“先生!你到底要飞哪里?”小姐不高兴地问。

“我要飞纽约。”

“那你的行李只能挂纽约,”小姐说,“不可能送去别的地方。”

“那么为什么我上次去纽约,你们把我两件行李送去东京和巴厘岛呢?”客人问。

五、讽刺某航空公司事故率高

机场柜台,一群旅客等着checkin。

“把条子填好,挂在你们自己的箱子上。”柜台人员递出一摞空白的行李识别条,“要记得写名字和地址、电话。”

大家纷纷趴在箱子上填好、挂好。

“还剩这么多空白的条子耶!”有人举着剩下的条子喊,“还要挂哪里?”

就听人群中有人说:“挂身上,掉海里容易认。”

六、讽刺餐馆

五星大饭店的西餐厅中。

“麻烦您过来一下。”客人对服务生喊。

服务生过去了。

“这是牛肉汤吗?”客人舀起一匙汤,“怎么连半片牛肉也没有呢?”

“这是牛肉清汤。”服务生说。

“可是,可是连牛肉的味道也没有啊!”

服务生歪歪脑袋、耸耸肩:“这汤的名字就叫‘牛肉清汤’!”

“我懂了!”客人一笑,“这是带有牛肉记忆的汤(Thisisasoupwithbeef’smemory)。”

七、讽刺日本人

纽约的地铁里。

一群中国留学生又笑又闹。更糟糕的是有人从唐人街买了韭菜,闷在地铁车厢里,令车上的白人很受不了。不过大家都忍着,没有发作,也没纠正。

那群学生要下车了,纷纷拿起大大小小的手提袋。

“你们不是美国人吧?”有个美国老先生,装出笑容问,“你们是从哪里来啊?”

一群中国留学生先怔了一下,接着一起对老先生一鞠躬:

“日本!”

八、讽刺教授

新鲜人选课,去请教“老鸟”:

“某教授的作品听说相当多,我是不是应该先选他的?”

“你听说的一点没错!据说他是发表论文最多的教授,你知道他有多厉害吗?”老鸟说,“他不止著作等身哟!如果你把他写的书,一页页连起来,可以从台北排到高雄;你把他写的书一行一行字连起来,可以从地球排到月球;你如果把他写的每一笔连起来,可以从这里连到黑洞。”老鸟说,“空洞洞,什么也没有!”

九、讽刺和尚

苏东坡和佛印一起饮酒。

“奇怪耶!”苏东坡说,“不知为什么古诗里总是用‘鸟’来与‘僧’相对。譬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时闻啄木鸟,疑有叩门僧’。请问,和尚跟鸟关系特别密切吗?”

佛印一笑:“您讲得好像不错,只是,今天老僧我,却跟您相对。难道您是鸟吗?”

十、讽刺德国人

德国名诗人海涅(HeinrichHeine)因为是犹太裔,常被德裔的同侪奚落。

有一天,海涅跟一个德裔的作家一起到海岛上游玩。

“嘿!这个岛真不简单。”德裔作家存心损损海涅,“居然没有犹太人和驴子。”

海涅笑笑:“好极了!现在都有了。”

笑点子

自损式的幽默

讽刺式的笑话,也可以称为“自虐式”或“损人式”。

当有人笑你掉头发,已经“聪明透顶”的时候,你可以用自虐的方式回他:“何止‘聪明透顶’,已经快要‘聪明绝顶’了。”

这时你用自虐式的幽默,化解了尴尬。

损人式的幽默

更高明的是由“自虐”到“损人”。

名作家同时也是名嘴的李敖,就最善于此,譬如他演讲:

“我在坐牢的时候,他们什么书都不准我看。我就问:‘我看《蒋介石全集》总可以了吧?’他们想想说:‘这可以!’就搬了整套给我。所以,我大概是这世界上唯一一字不漏,读完《蒋介石全集》的人。”接着,李敖问台下的听众,“你们看过吗?当然没有!就好像你们没吃过狗屎一样。”

想想,李敖这段话,多幽默也多损人,而且损得多高明啊!最重要的,是他由自虐、自损,到损人,所以圆融而不见刀痕。

由自损到损人的幽默

我看过的另一个精彩的由“自虐”到“损人”的例子,是有一次李艳秋上张小燕的节目。

刚开场,李艳秋就笑道:

“今天我终于看到一个比我更老更矮的人了。”

这幽默也多高明啊!她棋走险着,知道如果对一般人这么说,对方可能会生气,但是对张小燕而言,因为张小燕已经有公认的成就,如今老而弥坚,反足以自豪。加上李艳秋先自虐,再损人,就更只见幽默,不见伤害了。

幽默出手,点到为止

现在再让我们回头看看前面十个例子(其中五个是我亲身经历)。

马克·吐温利用语法上的技巧,易守为攻。

我那同学用道歉的方式,凸显对方的失礼。

劝酒人借着笑话,暗讽了只吃肉不喝酒的朋友。

旅客借着行李,狠狠修理了爱掉行李又多空难的航空公司。

外国客人用一句幽默的英文,作了讽刺也找了台阶下。

留学生用既诡诈又狠毒的方式嫁祸于日本人。

老鸟没评论教授一句,却用个笑话讽刺了教授论文的空洞。

佛印和尚借力使力,对苏东坡作了幽默的“反击”。

海涅顺水推舟,把德裔作家讽刺为驴子。

讽刺式的笑话就是这么变化多端,只是你在使用时,先得认清对方有没有承受的雅量。你更要讲究出手的轻重,点到为止,让对方听来是笑话,却能深入人心。

这就是“诡文而谲谏”的道理啊!

点到为止的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