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去摸她屁股,
是我的手不小心被她的屁股碰到。
笑引子
哮喘病已经困扰我三十多年,但我唯一一次因哮喘急诊住院,却是被一个高中的老同学害的。
那一天,我正作画,他就坐在桌边跟我聊天。
“我去屈尺游泳了。”他说。
“是台北近郊的屈尺吗?”
“对!那里有一条溪,水干净极了。”
“跟谁去游泳?”
“我一个人,所以游得过瘾,”他说,“你知道吗?我是裸泳。”
“哇!真够大胆。”
“真是过瘾极了,而且美极了,”他好像自言自语地回忆,“那天大太阳,我看没人,就脱光衣服下去,四周是青山,水清澈见底,我游的是蛙式,很轻松地拨着水,每拨一下,就看见阳光从我激起的水花当中洒下来。那一点一点的阳光,照在河床上,是金色的,映着我的影子,影子是紫色的。渐渐地,我觉得好像悬在空中,一点都不用使力,就漂着游着,我觉得我真像是,真像是一只大乌龟。”
我猛抬头问他:“你说你像什么?”
“像是一只大乌龟啊!”他表情十分认真地看着我。
我立刻把手上的毛笔扔下,笑了起来。
问题是,我愈笑,他愈露出无辜的表情,我愈看他的表情,想到他说的大乌龟,就愈止不住地笑。
当天半夜,我就进了医院。
◎
冷面笑匠
这笑话你大概不会觉得有那么“严重的好笑”。如果今天由我说出来,你也不会觉得。
真正令我乐不可支的,是因为说笑话的人没有存心说笑话,他是说一句平常话,只是听在我的耳里,成了笑话。所以这种笑话称为“无辜式”的笑话。
我们常说某人是“冷面笑匠”,“冷面笑匠”比“笑面笑匠”的境界更高一层。为什么?因为他说笑话的时候,不给你预期。他面无表情,好像平常说话一样“冷冷道来”,却冷不防地抓住你的“笑点”。即使到这时候,他还是不笑,给人一副“奇怪了,你们为什么要笑”的表情,这表情就愈令人不得不笑了。
“无辜式”的笑话,通常都是在自然的情况下产生,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举几个我亲耳听到的例子。
笑例子
一、毒害什么人?
有一天跟朋友去台中地区的乡间旅游,看见路边烟田里大大的烟叶,就谈到美国的香烟,一年不知赚多少钱,最近却被民众告了,判赔了天文数字。所幸美国烟在海外大作宣传,国内的收入减少了,国外吸美国烟的人口却增加了。
这时有个朋友就说了:
“美国人最浑蛋,他们把香烟卖到全世界,毒害全世界的人民。”话锋一转,“还是我们这儿最好,他只卖香烟给自己人,毒害自己的同胞。”
此话一出,差点翻车,因为他的话损极了,也毒极了。尤其好笑的,是他说话时无辜的表情。
◎
二、五十步笑百步
有一天,我在桃园机场等着登机,电视正好播午间新闻,其中一条是这样播的:
“西班牙某团体引述联合国的资料说,台湾地区是亚洲第三大‘性交易市场’,有十万雏妓。台湾的某某基金会就此提出驳斥,表示台湾的雏妓人口只有六万人。”
偌大的候机室,数百位等着上飞机的人,突然爆出一片笑声。
◎
三、警察叔叔真伟大
也是电视新闻——
六月十五日,警察节,记者访问了一个姨丈是警察的小朋友:“做警察好不好?”
“好极了!”小朋友说,“我坐姨丈的车出去,一路上好顺啊!连闯十几个红绿灯都没被抓。”
◎
四、遵从党的指导
报纸特稿,引述一个退职的国民党“立委”的话——
“谁说国民党一党独大?我当国民党‘立委’几十年,从来没有投过国民党候选人半张票,我遵从党的指示,专投党外的候选人。”
◎
五、尿袋在前面
十五年前,我带一个亲戚由台北市坐飞机去美国。
起飞了,吃完了餐点,灯熄了,许多人闭上眼睛,准备面对十八小时的飞行。
我的这个大学已经毕业两年的亲戚,突然问我:
“这飞机上有没有厕所啊?”
原本以为四周的人都睡了,居然没有,而且立刻响起一片笑声。
我就顺势对她说:
“没有厕所耶!你没看见前面靠背上挂了塑胶袋吗?”
四周人都笑歪了。
◎
六、当女秘书躺下去的时候
到一个纽约的朋友家去,吃饭时,朋友说:
“我办公室新来一个女秘书,金发碧眼,长得好像洋娃娃。”
朋友的女儿很天真地抬头问:
“爸爸!你的女秘书躺下去,眼睛会不会闭起来?”
可想而知,那餐桌上的酒杯都倒掉了。
◎
七、小地方
学校里的中国教授们聚会,有人问一个新来的教授:“府上哪儿?”
“小地方山东。”那人答。
“山东是大地方,哪是小地方啊?”有人笑。
“不!山东是小地方。山东没什么山,(停一下)就个泰山;山东也没什么河,(停一下)就条黄河;山东也没出什么人物,就有个孔子。”
这位教授正话反说,真是幽默极了,更妙的是他说的时候没什么表情,表面看是严肃作答,细细听,才发现那“话中有话”。
笑点子
杀人不见血的幽默
如我在这本书一开头所说,说笑话先要营造气氛,使大家有喜感,有必要时,甚至可以先对大家宣布“我说个笑话给大家听”。
所以,这里提到的“无辜式”的笑话,就难上加难了。它没有事先的铺陈,没有多段式的“阶升”,更没有“伏笔”、“暗示”和“冲突”,它可能只是好像无意间的一句话,却能引起听众完全相反的联想,把“好话”听成“笑话”。
这种笑话的境界,以文学来说是“平淡入妙”,用句俗话来讲,是“杀人不见血”。当然也就有人利用这种特质,编造一些笑话,譬如下面这些。
◎
冷面笑匠赵琦彬
名导演赵琦彬先生是个标准的“冷面笑匠”。
有一天,他对朋友说:
“我那老婆啊,每天上床之前,就会跪下来,撅起她的屁股,要我跟她……”
说到这儿,他停两秒,才继续:
“一起祈祷。”
◎
“爱国”观众闹场了
四十年前,还没电视,大家都听收音机的篮球转播。
甲乙两队大战,战况激烈,球到了甲队的手上。
“一号传三号,三号传五号,五号上篮了,啪!吃了一记火锅,五号和乙队的四号都摔倒在地上。裁判的哨声响了,场外突然冲进两个人,手上还拿着家伙……”
转播员说到这儿,突然不说了,接着上广告。
收音机旁,大家急得直跺脚:八成又有“爱国”观众冲进去,非闹乱子不可。也有人猜已经打起来,所以播一半就上广告。
广告总算完了。
体育转播员继续拉着嗓子喊:
“刚才场外冲进两个人,手上都拿着拖把,原来球员跌倒,地上有汗水,怕滑,他们是来拖地的。”
◎
这两个笑话你看懂了吗?
它们的特质是:说的人好像没有言外之意,但是听的人却能想歪。它们是用无辜的样子,造成你的误会。
“误会式”的笑话更有意思,不信,请看下一章。
同音误会的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