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板理论——发挥你的天赋

我们都知道,管理学里有一个理论叫“木桶理论”,意思是一个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这个理论误导了很多人,包括我们的父母。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父母通常只会有一个想法,就是弥补孩子的短板。当孩子的某一门功课比较弱的时候,我们会拼命地找补习老师把最弱的那门功课成绩提上来。因为考试是要看总分的,如果你某一门功课比较弱的话,确实很吃亏。但是,当我们把精力花在补短板的时候,我们的长板就会失去优势。

当年朱自清先生考北大时,数学考了0分,但还是被破格录取了——数学方面的短板并没有影响朱自清先生成为一代文豪。工作之后,没有人考核你的总分,社会只会看你最擅长什么。如果你依旧花费大量精力弥补自己的短板,却不注重发掘自己的长板(即优势),那你就可能成为一个平庸的人。

实际上,木桶理论非常适合组织管理,因为组织可以互补。一个团队总体的战斗力取决于其最短的那块木板,领导只有找到一些长板来弥补这个短板,这样团队才会有战斗力。

个体的精力和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所以个体更适合“长板理论”。只要把一个人的强项发挥得淋漓尽致,任何一个人都会有成就。想象一下,如果让打篮球的运动员去演小品,演小品的演员去打篮球,那他们一定会成为最差劲的那一类人,因为那是他们的短板。只有发挥自己的天赋,才能让自己出类拔萃。

著名人力资源专家罗杰·安德生通过大量的职业研究发现:98%的成功人士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们选择的职业刚好与其天赋相符;相反,那些在职场上失败的人,并不是因为能力有问题,而是因为他们选择的工作恰好是他的短板。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也都会在某些事物或者领域中具备很强的潜力——这可以使人在具备同样经验甚至没有经验的情况下以高于其他人的速度快速成长。

从历史上看,从事智力研究的科学家数不胜数。从罗伯特·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因素理论,到韦氏测评的数十项智能分类,各派都同意——智力是由不同部分构成的,比如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等。

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只有从天赋入手,他才会非常容易地找到自己的兴奋点。因为这是他的天赋所在,在这一领域他能够轻易地超越他人,当然可以收获成就感。这时,你会神奇地发现,天赋、兴趣、能力三者居然能够和谐地达到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