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孔雀理论

如同雄孔雀屁股后面又长又累赘的羽毛是它生存能力的昂贵证据(母孔雀都希望子孙拥有这样的能力),当一个人打扮得引人侧目时,我们会说他(她)是在扮孔雀( peacocking)。这样能促使别人有趣地跟他(她)互动。如果你扮孔雀,女孩子们会多看你几眼,其它低价值的男人则会窃笑批评你。这表示你会承受比平时更强大的社会压力,但这也可以转化为你的优势。

当人们认知你已经习惯这样的社会压力或是根本不受影响,你就展现了高价值。即使穿着离经叛道的衣服,你还是可以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女人会想:哇,虽然有那么夸张的“尾巴”,他还是在这里活得好好的!她们会认为这是一种社会优势。

关键在于人们必须认为你的个性跟你的“孔雀”形象是一致的。男人花枝招展地披着羽毛围巾,左拥右抱美女,被欢笑的朋友们包围,看起来就像个老大。在场的每个人都会注意他,女人会互相窃窃私语想要被介绍认识他。如果同一个人穿同样衣服,却孤伶伶坐在角落里,看起来只会像个社会边缘人。

同理可证,“扮孔雀”应该是独特、强势地表现高社交价值的方式,否则不仅会丧失预期的效果,

还可能当场反过来害到你。一个男人在众人面前扮孔雀会像老大,两个人扮孔雀就会像一对同志。所以我出场的时候像个摇滚巨星,但是我的其他朋友只会搭配一件酷酷的服饰──例如新靴子或外型奇特的链子,或背后有酷炫涂鸦的新外套。要成功地扮孔雀必须先下工夫,不论何时,世界上的某处都有谜男方法的老师带着某人出门采购,帮他找出一个适合他的造型。

你不必一开始就突然盛装打扮,要像我朋友建议的例子,先试着穿戴至少一件外型奇特、足以引人注目的服饰。把它当作锁定道具( Lock-in Prop),我在第六章会详细说明这一招。更重要的是如果她们有意跟你展开对话,无论服饰的评价好坏,都可以供女人品头论足一番。

假如你在跟女人搭讪,她觉得气氛越来越无趣,可能会突然说:“喔,这条项链好酷。”这是她以完全合理的方式继续互动的方法,同时保留一些合理的推诿( Plausible Deniability),也就是,随后发生任何事的责任都在“你”身上。我有好几次碰到女人过来对我说她喜欢或讨厌我戴的护目镜,我都会回答:“少来,你只是被我吸引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