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信奉有仇必报的哲学,却常常因此丧失了很多,得不偿失。
李阳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某电视台请他去主持一个特别节目,那节目的导播看他文章不错,就又要他兼任编剧。但在节目做完领酬劳时,导播不仅不给他编剧费,还扣他一半的主持费。他对李阳说:“这是收据,你签收1600元,但我只能给你800元,因为这个节目透支了。”
李阳没吭声,照签了,心想:“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后来那个导播又找他,他也“照样”做了几次。
最后一次做完,他没扣李阳的钱,反而对李阳很客气,因为李阳被该电视台的新闻部看上,一下子成为了电视记者兼新闻主持。后来他们经常在台里不期而遇,那个导播每次笑得都有点儿尴尬。
李阳曾经也想去告他一状,可是一想:“没有他能有我的今天吗?如果我当初不忍下一口气,又怎能获得继续主持的机会呢?机会是他给的,他也算是我的恩人,现在他已经知错,我又何必去报复呢?”
根据《生活》杂志的一篇文章,报复甚至会有损人的健康状况:高血压患者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容易愤慨。长期愤怒,高血压和心脏病就会随之而来。
懂得一点儿医学知识的人都知道,心脏衰弱的人,发脾气可能会送命。几年前,在华盛顿州的史泼坎城,就曾经有一个饭馆老板因过度生气而猝死。我手边有一封华盛顿州史泼坎城警察局局长杰瑞·史瓦脱写的信,他在信上说:“68岁的传坎伯开了一家小餐馆,因为厨子用茶碟喝咖啡而感到非常生气,他抓起一支左轮枪去追那个厨子,结果因为心脏病发作倒地而亡,死时手里还紧紧握着那支枪。验尸报告显示,他是因为愤怒引起心脏病发作而死的。”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女人,她们的脸上常常因为过多的怨恨而满是皱纹,因为悔恨而扭曲,表情僵硬。无论如何美容,都比不上让她们的心中充满宽容、温柔和爱。
中国古代学者强调宽厚待人,提倡“和为贵”。他们明白,人与人、团体与团体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大家和谐相处,才能形成良性互动,达到双赢。如果因为一点儿小冲突就意气用事,则可能使自己陷入恶性互动,对双方都不利,这才是因小失大。
艾文斯就是干啥事都不经过大脑的人。他心地不坏,但脾气说来就来,也不管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他说:“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看别人的脸色过日子,太辛苦了!”很多时候,他不管对方处于一种什么地位、什么情景、什么样的心情,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周围的人并不怎么喜欢他,因为他从不考虑一句话出口的后果,常常让人困窘不堪,唯一让大家放心的是,他没心机,不会害人!
但是,他却害了自己。有一天,他不知为了什么事,和主管在办公室里大吼大叫,最后,他把桌子一拍,拿起公文夹往主管脸上一扔,大声说:“我不干可以吧!”
他并没有辞职,因为他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但是,他再也没有被重用过。当年的同事纷纷升了官,只有他还在原地踏步,做些无关紧要的工作。
这就是艾文斯意气用事的结果。意气用事会让你失去所有成功的机会,最终被孤独和忧伤搞得千疮百孔。
而最重要的是,意气用事会成为你放纵情绪的习惯,遇到问题就顺着性子来解决。有时候,你也许真的解决了问题。但因为意气用事基本上是起反作用的,因此长久下来,对你的事业和人际关系破坏多,建设少,甚至还有可能带来毁灭性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