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三思而后行”。因为客观事物非常复杂,不经过认真观察思考是难以得出正确结论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卡耐基应邀参加一人宴会。在宴会上,坐在他旁边的一位来宾,讲了一个幽默的故事,而且还引用了一句成语,并且炫耀地告诉别人,那句成语是圣经里面的一句话。事实上,卡耐基知道那句话并不是出自圣经,而是出自莎士比亚的著作。当时,卡耐基为了显示自己博学,并希望引起别人的关注,就毫不犹豫地站起来指出了那位来宾的错误。他大声地告诉宴会所有的人,那句话是出自莎士比亚的作品,而不是出自圣经。那个人非常生气,并坚持自己并没有说错,他认定了那句话就是出自圣经,于是卡耐基和他争辩了起来。
宴会上同时应邀的还有卡耐基的一个朋友贾蒙,贾蒙对莎士比亚的作品很有造诣,于是卡耐基提出让贾蒙来断定那句话到底出自哪里。贾蒙转过身来,轻轻地用身体撞了卡耐基一下,用眼神示意他让他坐下,然后贾蒙转过身来说:“这位先生说得没错,那句话是出自圣经。”
在回家的路上卡耐基问贾蒙:“你明明知道那句话是出自莎士比亚的作品,为什么说它出自圣经啊?”贾蒙说:“没错,那句话是出自莎士比亚的作品,可是,你应该明白那是一场宴会,你为什么非要证明别人的错误呢?他并没有征求你的意见,也不需要你的意见,你为什么要和人家争辩呢?你以为别人会喜欢你,会对你有好感?做事情之前为什么不多动动脑子呢?”
可见,做事不计后果,最终只会吃苦果。一个真正的聪明人要想不犯这样的错误,做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如果你看不惯老板,就说“老子不干了”。事实上,这样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因为苛刻的老板很多,你在别的地方也会碰到,而你辞职,又有谁会在乎你呢?你如果失业,不仅没有人在乎你,说不定还有人偷笑呢!如果你嫌工作辛苦,就任性地放弃,那么你放弃的或许是个绝佳的机会。当然,也没有人在乎你的放弃,因为那是你自己的事情!如果某人激怒了你,而你做出了过激之举,那么你坐了牢,毁了一生,倒霉的是你,伤心的是你的家人,别人一点儿也不在乎。
就算你把事情解决了,但是也为你自己的将来埋下了祸根,也许你得罪了很多人,即便他们不说,还是会伺机报复你。
你不是天地间唯一的存在,可以想说什么说什么,爱做什么做什么,而别人也不是为了你而存在,一切都得听你的。人的一生,总是有许多人际关系和事业上的不如意,这些不如意需要以智慧和耐心去解决,而不是靠你的喜恶和脾气去解决。
乔治·罗纳曾在维也纳当过多年律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逃到瑞典,变得一文不名,急切需要一份工作。他能说并会写多国语言,希望能在一些进出口公司找到一份秘书的工作。但是,绝大多数公司都回信告诉他,因为正在打仗,所以他们不需要这类人才,不过他们会把他的名字存在档案里……在这些回复中,有一封信这样写道:“你完全不了解我们的生意。你又蠢又笨,我根本不需要什么替我写信的秘书。即使需要,也不会请你这样一个连瑞典文也写不好的人。”
当乔治·罗纳看到这封信时,气得发疯。瑞典人说他不懂瑞典文,还说他的信是错误百出,乔治·罗纳也写了一封信,想气气那个人。但他冷静下来后,对自己说:“等等!我怎么知道这个人说得不对呢?虽然学过瑞典文,可它毕竟不是自己的母语,也许我真的犯了许多错误。如果真是如此,想要得到一份工作,就必须不断努力学习。或许这个人是在帮助我,他用难听的话来表达他的意见。因此,我应该写封信感谢他才对。”
于是,他撕掉了自己刚刚写好的充斥谩骂言辞的回信,重新写了一封感谢信:“您如此不厌其烦地写信给我,实在是感激不尽,尤其是在您并不需要秘书的情况下。我对自己将贵公司的业务弄错一事表示抱歉,之所以给您回信,是因为听他人介绍,说您是这个行业的领袖人物。我的信上有很多文法上的错误,而自己却不知道,现备感惭愧,而且十分难过。今后我会加倍努力去学瑞典文,改正自己的错误,谢谢您!”
不久,乔治·罗纳就收到了那个人的回信,并且得到了一份工作。通过这件事,乔治·罗纳明白了做任何事情一定要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