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做事不可忽略形象

要舍得在形象上投资

人好不好,先看相貌;公司有没有实力,先看门脸。虽然人人都知道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还是会根据表面现象得出第一印象。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的第一印象形成非常短暂。有的人认为是在见面过程中的前40秒形成的,有的人认为只有两秒钟。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几秒钟就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为在生活节奏飞快的现代社会,很少有人会愿意花更多时间去了解和证实一个留给他不美好的第一印象的人。

人的第一印象是很难磨灭的。长相凶恶的人谁也不喜欢,没有自信的人总是让人觉得缩头缩脑。有些人就很容易博得别人的好感。长相贼头贼脑的人总是让人觉得靠不住,而慈眉善目的人很容易赢得别人的信任。

第一印象只有一次,无法重来。不可能因为身体的不适应,情绪欠佳,而“宣布改期”。所以,有人打趣地说:“第一印象犹如童贞,一旦失去,就永不再来。”

一个人的仪表是最先被对方的感官感知的,是彼此交往中最引人注意的部分。

别人要获悉你是怎样一个人,首先注意的就是你的仪表。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公众场合人们总是趋近衣着整洁、仪表大方的人,或衣着略优于自己的人。

有的人会说:“有些人从来不注重自己的形象,最后不也是有机会得到提升吗?”事实上并非如此。有一个勤恳做事的小职员终于受到了上司的肯定,被提拔成了一个部门的主管。如果他在受到上司的肯定而升职之后依然保持着小职员的形象,那么他的部下会尊重和服从他吗?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那么他在这种情况下能做出令人钦佩的业绩来吗?

难怪英国著名形象设计师罗伯特·庞德曾经说:“这是一个两分钟的世界,你只有一分钟展示给他们你是谁,另一分钟让他们喜欢你。”

所以不要小看这几分钟,这几分钟也许会决定你的拜访是否能成功,也许会关系到你应聘能否成功。所以,你一定要重视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并且要注意,在不同场合,不同背景下,一定要留给他人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

一个大公司在招聘文秘,王敏递交了简历,很快,公司通知她面试,王敏立即行动起来。她几乎把衣柜中所有适合穿的衣服试了个遍,最终选定了时下最流行的那一套“韩装”,连她自己都觉得实在是太有魅力了。同样,她又精心搭配了一副同样流行的耳环,亮晶晶的耳环让她看上去更加光彩夺目。

王敏信心百倍地走进了公司,按照预先的准备,镇定地回答了几位面试官的提问。出来的时候,她觉得自己志在必得,但她万万没想到,正是那套“装束”让自己出了局。

事实上,企业需要的是一名文秘,而不是演员,她一味地追求靓丽的穿着,而不考虑自己的形象是否和所要求的职业形象相吻合。

现在,社会上普遍地建立一种“人性化”的观念,着装也有了很大的改观。有些人觉得:人性化的着装就是穿我喜欢穿的,不必穿条条框框限制的衣服。大部分的公司明确规定员工在工作期间不得穿牛仔休闲装,必须配以相应的工作服。不是指要穿成怎么好看或者用指定的衣料,而是体现一种企业文化。

身上的服饰,具有“延长自我”的特征。如果一个人的形象和代表“自我延长”的服饰差距过大,就会让人有“不完整人格”的印象。比如,衣服和鞋子都是高级品,而皮带却是廉价品的穿着打扮,就会令人产生不自然的感觉。

体态臃肿,衣着缺乏品位和姿态不雅等等,同样是造成负面形象的主要因素。除了经常检查自己的仪表之外,还要注重整体的协调感。不合时宜的着装,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那就是这个人的层次和品位肯定不高。

安妮塔是个非常漂亮的女人,但是平日里,在衣着打扮上却很随意。她觉得没有必要为迎合世俗的审美观而浪费自己的时间。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她跟丈夫商量,决定开一家出售天然化妆品的商店。

但是,要开美容店需要4000英镑资金,可是把他们的积蓄全部拿出来,也只能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安妮塔决定去向银行贷款。

这天,安妮塔上身穿一件旧T恤衫,下身穿了一条洗得发白的牛仔裤,背着小女儿,拉着大女儿,闯进了银行经理的办公室。她向银行经理详细谈了自己的创业构想。银行经理认真地看了看她,拒绝了她的贷款请求。因为他担心安妮塔将来没有偿付能力。

安妮塔非常失望,回来之后,她向丈夫抱怨说:“我带上女儿都没有打动他!”

丈夫说:“我们生活在现实的世界,必须遵循游戏规则。银行是一个投资机构,不是救济所。”

于是,在丈夫的陪同下,安妮塔购买了西装,还请一位会计师写了一份不同凡响的可行性报告,另附有预估的损益表及一大沓文件附页,连同自家的房产证,都装在一个精美的塑料卷宗夹里。然后,他们又去了那家银行,这回他们没费口舌就得到了贷款。

俗话说:人靠衣裳马靠鞍。衣服给人的印象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管你是一名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名普通的打工仔,人们对你的第一印象首先是来自你的仪表,如果你邋遢随意,即使你是一个大人物,也会使你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大打折扣。

现代社会中,服装更是一个人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内在修养及气质的集中表现。

通常来说,人们更愿意跟实力比较强的人打交道。这不是“势利”,而是现实的需要。个人形象能够比较直观地反映一个人的实力:经济实力与个人素养。所以,不要埋怨别人“只认衣裳不认人”,还是好好在自己的形象上多投资一点儿,然后自信地站在别人面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