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俗话:“有理也要让三分,得饶人处且饶人。”这句话告诉人们,做事情要留三分余地,就不会把事情做绝。给别人留有余地,同时也是给自己留下一条后路。
事实上,说话做事都应该留有余地,不把事情做绝。今日的朋友,或许会成为明天的敌人,而今天的对手,也许会成为明天的朋友。因此,得理之时不妨让人三分。
作为公司的重要部门,行政部和财务部的经理都是很有才华的硕士,两个人的年龄和经历也都相仿,只是做事情的方式和方法有所不同。
行政部的经理待人非常和善,善于走群众路线。日常工作中对待下属也很有分寸。虽然在业务上要求严格,但是如果下属偶尔出了什么差错,他总能站在下属的角度,主动为下属承担责任。而且每次出差回来,他总会给每个下属带来一点儿小小的礼物。因此,他的下属都很尊敬他。
相比之下,财务部经理就有一些不近人情。有一次,他的一位下属的父亲得了急病,这个下属先把老人送到了医院而后急急忙忙地赶到了工作单位,可是还是耽误了几分钟。虽然这位员工平时工作勤勤恳恳,从不误事,但是经理还是对他进行了严厉的通报批评,并罚了很多钱,这让大家觉得非常过分,纷纷说财务部经理一点儿人情味也没有。从此之后,这位经理失去了民心。
不同的做事方式给他们带来了不同的结局。在一次公司内部的人事调整中,由于行政部经理不但工作业绩非常出色,而且群众的口碑很好,公司的上层认为他更加符合一个高层领导的素质要求,就提拔他当了副总经理,而那位财务部经理尽管工作做得也很不错,但是由于缺少人情味的管理方式,在领导看来不利于团队管理,所以只好留在原来的岗位上。
现在的人越来越强调个性,好胜心强,常常把事做“绝”,表明自己的正确或胜利才罢休。如此一来,就会伤及他人的感情。在一些小事情小细节上,你大可让朋友“赢”上一把,让他们高兴高兴。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我们无法预料发展的态势,所以,切不可轻易地妄下断言,使自己一点儿回旋的余地也没有。
有一个年轻人与同事发生了一些摩擦,两人闹得很不愉快,于是年轻人便对同事说:“从今天起,我们断绝所有的关系,彼此之间老死不相往来。”谁知道,这话说完两个月之后,对方成了他的上司,年轻人因为把话说绝了非常尴尬,只好辞职,另谋工作。
凡事总会有意外,留有余地,就是为了容纳这些“意外”。杯子留有空间,就不会因为加进去其他的液体而溢出来。别把话说绝,事做绝,就是想为自己留有一个余地,否则一下子把话说死了,结果事与愿违,那将是非常难堪的。
对别人的请求和托付可以答应接受,但是千万不要保证;上级交待的事情当然要接受,但是不要说绝对没有问题,你可以说应该没有问题。这是为自己万一做不到留下后路,而这样做事实上不会损害你的诚意,反而更能显出你的审慎,别人会因此而更加信任你,即使事情没有做好,也不会怪罪你的。
一个人的自尊比金钱还要重要,一个人如果失去了金钱,还可以忍受,一旦自尊心受到伤害,就无法预测他将会干出什么事情来。有时候,本来没有存心伤害别人的意思,却可能因为一句无意的话伤害到对方,甚至可能因此为自己树立一个敌人。
有一位权倾朝野的大官,非常喜欢下棋,常常自负地认为自己是个国手。他有个食客也非常喜欢下棋,而且棋艺高这位大官一筹。这天,二人闲来无事,在院子中开始对弈。食客一出手便咄咄逼人,到了后来,竟逼得大官发挥失常,满头大汗。食客看到大官焦急狼狈的样子,内心特别高兴,于是故意露出了一个破绽,大官以为抓住了时机,反败为胜的机会到了,谁知道食客见大官钻进了自己设的圈套,立即猛下狠招,将大官逼入死胡同,食客得意地哈哈大笑,露出轻蔑的眼神,并嘲笑大官:“难道你还想负隅顽抗吗?”
大官受到这番戏弄,非常恼火,站起来转身就走。虽然这位大官涵养很深,胸襟开阔,但是也受不了这种羞辱,因此对这个食客有了很深的成见,为此,总是不愿意提拔这个食客。而这个食客始终没有弄明白为什么这个大官不愿意再和他下棋。一生不得志,郁郁而终,也许他自认为自己命该如此,哪知是他因为棋局上的“得理不饶人”,伤害了别人的自尊心。小过失铸成了大错误。
要想重视别人的自尊心,必须先抑制自己的好胜心。如果你总是旁若无人地使自己出尽风头,一味地过把瘾,不仅得不到友情,而且会伤到别人的自尊心。
只要能赢就行了,何必让别人满盘皆输呢!这就如同和别人辩论一样,以精彩的辩论将对方驳倒固然让人高兴,但是没有必要将对方驳得体无完肤。这样做不但对自己没有多少的好处,甚至会自食其果,遭到对方的反击。
当我们和对方产生摩擦的时候,首先要了解的是对方的想法,然后在顾及对方颜面的前提之下,陈述自己的意见,给对方留有余地,这一点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非常重要。
大部分人一旦身陷于争斗的旋涡,便不由自主地焦躁起来,一方面为了面子,一方面为了利益,因此一得了“理”,便不饶人,非逼得对方鸣金收兵或竖白旗投降不可。然而“得理不饶人”虽然让你吹起了胜利的号角,但这却也是下次争斗的前奏。“战败”的一方也有面子和利益之争,他当然要“讨”回来。
宽恕别人的过错,宽容别人的过失,有容忍之量,适时地放对方一马,会使事情更加圆满地解决。对方无理,自知理亏。你得理又放他一条生路,他会心存感激,来日自当图报。就算不如此,也不至于毁了对方。若是做过、做绝,不依不饶一定给自己埋下“复仇的祸根”。所以,得理且饶人,不仅是为了眼前自保,也是为了长久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