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推论浪费能量

有时候我们想太多,自己吓自己。

在事情混沌未明的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先搞清楚状况。

负面推论应该是让我们学习危机管理及设止损点的思维,不应该是让我们不快乐的根源。一位当总经理的朋友跟我聊到,最近她的总公司似乎在暗示她退休的事宜,因为她国外来的一个新老板一直要她找接班人,培养下一代,也要她写接下来的个人计划。她很沮丧地问我是不是老板觉得她该退休了,是不是该去找下一份工作了?我跟他说,这在我们外商公司是一件很稀松平常的事,我的国外老板每一年都要我列出接班人名单,每一季要我更新“年轻绩优人才”名单(youngtalent),这原本就是企业运作很基本的人才培育计划与接班人计划。我说要是我也这样想,早就走人了。我告诉她这是企业经营必要的防火墙,同时也帮助我了解公司人才的运用。我建议她先不要做这样负面的假设,或许她老板只是希望她能更有计划地培养年轻人。

她说为了这件事她烦恼了很久,也不知如何回应她的老板。她其实也找了一位营销的主管,很想培养他,但仍然需要观察与调教。我说倒不如你按照老板的要求回复他一封邮件,告诉他你已经这么做了,你的接班人的计划如何如何,接班人的优缺点是什么,要如何帮助他完成,看看老板如何回应,这样就了解老板真正的想法了,也不用再猜来猜去。

后来与她再次碰面,她说老板回了邮件,非常赞赏她的规划,并希望她可以继续帮助公司,培养并辅导这些年轻人。老板说毕竟她较资深,也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希望她可以将这计划列为三年计划。我的朋友满心欢喜地说,这原本就是她想做的事呢。

原来有时候是我们想太多,是自己吓自己。在事情混沌未明的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先搞清楚状况,以免下错决定。尤其在外商企业做事,公司都有一定的规范。按照公司的规范与游戏规则行事,一切透明化,反而不会为自己带来无谓的烦恼。在中国人的社会做事就是有太多的潜规则,以至于效率不彰,徒增很多沟通或无形的成本。有时候虽然觉得外商的规矩虽多,倒也清楚明了,不拐弯抹角。有问题直说,直接面对和解决。就算最棘手的人事问题也是按照制度的评核检讨,反而让专业经理人可以充分发挥,省去猜想的空间。

负面推论应该是让我们学习危机管理及设止损点的思维,不应该是让我们不快乐的根源。

MeetOlive

你在怕什么?

担心直接问清楚会印证自己的忧虑确有其事。

你应该这么做……

在情况不明的时候,不需要去找老板翻脸瞪眼,但可以旁敲侧击,问问老板希望你如何改进,或许就可以了解他的想法。

最重要的是把眼前的事情做好,让自己有不可取代的能力,纵使老板又任何想法,也必须考量失去你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