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想一点,再做决定,不仅可以减少犯错的几率,也可以避免以后来来回回修正的痛苦。
因为慢一点,所以可以更快。我们公司有一个传统,就是每一位升迁的同仁,都要写一篇升迁心得。今年有位同仁写了“慢一点,可以更快”的感想,我深有同感。
公关产业是一个需要眼光开阔,却又要心思细如丝的工作。很多资浅人员因为每天陷在细节中而失去热情,这位同仁的心得就是多想一点,再做决定,或交付文件时再多看一眼,确认无误后再传递,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犯错的几率,也避免以后来来回回修改的痛苦。因为慢一点,所以可以更快。虽然这是个小观点,但在做事上却是关键的窍门。
我这辈子最大的缺点就是性急,老是觉得时间不够用,再加上我们这个行业常需要与时间赛跑,客户急急急,我们就只好快快快。于是一心多用或是找捷径去完成事情,结果反而适得其反,还付出过惨痛的代价。
有一回我急着去开下一个会议,又有一封重要又紧急Email必须及时回复,因此在双重压力之下,我把应该隐藏的前一封Email忘了删掉就发送出去,结果造成了当事人的不悦、自己的尴尬。当事人觉得没面子,因为我将她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事露了馅,事后我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才把两人的关系修补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最近一位优秀的员工又因为在时间压力之下,把寄给一位重要记者的档案写成另一位记者的名字,最后衍生出的问题出乎我们的意料,花了很多的时间来处理。这位员工难免被数落一顿,也不好过。但是这样的工作压力下就要好好停下来想一想:到底怎样才能快又准?
年纪愈长,慢慢体会“慢一点,可以更快”的道理。尤其是重要、紧急的事情更要再事前多花几分钟再确认一遍,便可以减少后来花多倍力气的弥补,难怪老人家老说“紧事要缓办”,三思而后行。
“慢一点,可以更快”有两个重要的前置动作,就是“停一下,再开始”,以及“停一下,再结束”。前者是行动前要先思考好,不要莽莽撞撞,以免后悔莫及;后者是结束前再多看一眼,有个圆满的结尾,以免虎头蛇尾,前功尽弃。
MeetOlive
你在怕什么?
怕在时间的压力下,没有太多时间思考以及做确认的动作。
你应该这么做……
越是重要的事情越是要思考后才行动。重要邮件寄出前再看两眼,或是念出来,有助于你发现错误。重要的决定要再三思考,这样做了有什么后遗症?清楚了得失,也愿意承担了,才往前走。最怕的事是事先没想好,做错了才懊悔“早知道就……”千金真的难买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