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心与同理心

求知心用在做事,同理心用在做人,是做人处事的理性与感性两种态度。

能兼具这两项特质的人,成功几率大大提高。

在创意产业或服务业里,最重要的两种心态就是“求知心”以及“同理心”。可以的话,将求知心用在做事,同理心用在做人。

有求知心的人必定积极、上进,具有好奇心,渴望学习与成长,对自己永不满足,当然对事物就有追根究底的好奇心。这样的人在职场上永不放弃,不会便宜行事,会以知识或成就的满足来砥砺自己。所以,有求知心的人通常不用担心他们在工作上的表现,他们的求知心会催促他们把事情搞懂,把事情做好。在创意产业中尤其需要这种人才。

我时常看到很多同事挑灯夜战,为客户做品牌分析或公关企划案的时候,不断地通过动脑会议相互挑战问题,推翻自己原先的提案,不断问为什么,只求找出品牌的DNA与消费者的洞察力,就是这种精神督促自己好上加好。我听说有很多企业主管是不喜欢下属问“为什么”的,只要他们去做就对了。虽然这样可以树立主管的权威,但是久了之后,只会培养出一些不用头脑、照例行事的公务员,组织成员不仅没有求知心,也没有同理心,这样的心态下,组织不可能壮大。

有同理心的人,自然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事情,不会以自我为中心,在职场上自然容易与别人相处,比较有团队精神,能与他人合作。有同理心的人,愿意将自己身上的坚持去掉一些,空出空间接纳别人的想法,然后再融合出对方可以接受的方案。在职场上,他们的人缘特别好,因为懂得替对方想,退一步海阔天空,于是下次他们有需求时,别人也乐意帮忙。

求知心强的人通常聪明但孤傲,不善合作;同理心强的人却又很容易妥协,放弃自己的坚持。能兼具这两项特质的人,成功几率会大大提高。

基本上,有求知心与同理心是做人处事的理性与感性两种态度,不仅具有求知若渴的坚强心,同时又具备为团队着想的柔软心,这样的人在职场上不可多得。

MeetOlive

你在怕什么?

怕求知心太强,自己会累死;怕同理心太强又会很软弱。

你应该这么做……

好奇心的训练就是凡事多问“为什么”,一定要知道事情的源头才能知道自己为何而战,目标在哪里,工作起来才有意义,久而久之自己就会变成举一反三的聪明人。

同理心的训练则是问自己这样做,别人的感受如何?将心比心的练习将会让自己变得更懂得与他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