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思细如丝”其实是在无数的挫折失败中被训练出来的,我们宁愿如此,也不愿因为我们的“放松”而遇到任何意外。
我年轻时在企业端从事公关工作,曾经在小细节犯过一个致命的错误。当时公司要举办年度重要的产品发表会,我们公关部门为了有更好的电视播出效果,事先请专业制作公司先行制作了一卷三分钟的产品介绍录像带,并附上一封直属新闻部主管的一封信,主管要我在前一天晚上亲自送到三个电视台的新闻部(当时只有三个电视台)。一时忙乱中,我把那三封信错置在不同姓名的信封袋里。送去后可想而知,不仅遭到电视台主管打电话来“嘲讽”,当然公司的心血也完全泡汤——零播出。我的主管虽然原谅了我,但是这件事情一直成为我警惕在心的一个教训,因为一个小细节的失误,前端的努力就完全白费了。我终于了解到所谓“专业”,其实是由无数个小细节所累积而成。
到了公关公司之后,我时常看到很多员工也会犯类似的错:没有耐心再看一遍文件,以至于因错字被客户退件;简报之前没有再确认一次文件或带备用计算机,于是在客户面前出糗。这些疏忽,有的还可弥补,有的却一发不可收拾,每一次都重重地挫折我们自己的专业。不论策略多好、创意多棒,却在小地方露了馅,成果大打折扣,真是令人扼腕。
营销的工作是如此多变与挑战,实现一桩完美的营销活动是如此可遇不可求,因此,事前的准备以及谨慎的心更显重要。很多失败的案例,都是因为细节上的疏忽。就因为变量多,我们才需要事先的模拟、评估各种潜在的风险、准备备案、再三确认每个细节,将风险与变量降到最低。有人觉得公关人员比起广告人员更严谨,一点都不有趣。殊不知,我们的“心思细如丝”其实是在无数的挫折失败中被训练出来的,我们宁愿如此,也不愿因我们的“放松”而遇到任何意外。
败在魔鬼的细节里不单是只有资浅的员工。我也见过有些资深人员不愿意花时间在细节上,只希望负责策略规划与客户关系的维护,却在细节上栽了跟斗,失去客户的信任。因为很多事情如果没有亲力亲为地做过,不论多么资深,还是有可能败在魔鬼的细节里。
其实任何一个行业都一样,如果想要有完美的结果,一场简报、一场演讲、一场对话、一场活动,都就得在每一个细节上锱铢必较、精准完成,才能享受甜美的结果。
MeetOlive
你在怕什么?
怕太多琐碎的细节令人烦躁,又怕遗漏任何重点。
你应该这么做……
准备checklist,每次重要的演出之前都要在期限之前确认每一个细节。在演出前要与团队事前演练、走位,确认自己当天的演出是没有意外的。如果自己是个粗心的人,一定要找一位细心的人在团队中与你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