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一头吃香蕉

观念(一)

亚太经合组织在上海开会,中央电视台做了一次访谈节目,一个美国在华的女投资人说了让我记忆很深的一句话:"我们美国人吃香蕉是从尾巴上剥,中国人总是从尖头上剥,差别很大,但没有谁一定要改变谁的必要吧?"她的话给我启发:世界上许多事,元首间的大事,人与人相处的小事,有许多都是与这个"从哪一头吃香蕉"的问题有相似的地方--各持一端,也许都有道理呢?

一个人也很难让自己改变剥香蕉的方式。如果已经是一种习惯,一个戒烟的人,他戒了一天烟,难受极了,他想:"我才戒了一天,就这么难,天呀,假如我还能活l万天的话,就要受9999天的罪,算了吧!"这戒烟者是个失败者。换个想法:我第一天戒烟就成功了,真不错!假如我还要活I万天的话,坚持下去,后面的9999天就从成功开始,多好!"这个戒烟者在成就感中,一天天戒掉烟瘾。

阻碍我们改变剥香蕉方式的原因,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的弱智与近视。遇到难事,先试试换个角度去想。这其实是个最简单的道理:香蕉是可以从两头吃的!

观念(二)

这是一个下岗女工的家,她的家里有三个水瓶。女工很勤劳,也很节俭,平时,只要哪个水瓶没有水了,她总会及时去烧水,把那空着的水瓶注满,女工的家一年四季没有断过开水,可是一家人一年四季都在喝凉开水。原因是什么?家人每次倒开水的时候,女工总是说:"先喝先前烧的,这是自家花了煤气的,在家不比在单位,有公司出钱,凉了就倒掉。"家人便顺从地喝了凉开水。于是,女工家天天烧开水,天天喝凉开水。不改变观念就只有天天喝凉开水,哪怕你再勤劳。

吃香蕉只是习惯,那么对戒烟的看法却不是习惯了,那是悲观者与乐观者的象征。同样是对一个问题的看法,用消极的眼光与积极的眼光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你选择哪种呢?

心灵沟通

在生活中往往就有这样的事情,比如吃桃子,有刚开始烂的一个桃子和一个不烂的桃子,习惯思维是先吃烂的,然后再吃好的,但那个好的桃子也可能第二天会烂呢!所以人们一直在吃烂桃子中度日。如果你换一种角度,先去吃好桃子,那么吃烂桃子只有一次,这恰如"凉开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