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划分层次,区别对待

朋友的来源、友情产生的基础不同,有的是自然天成,有的是主动结交而成。在长期的交往中,与朋友情谊的深浅也不同,有的是知心朋友,有的是泛泛之交,有的只是一个特定时期的朋友。因此,对不同层次的朋友,交往的方式也应各有侧重,投入程度也要有轻重之分。

第一,朋友的层次划分。根据亲疏远近的不同,我们可以把朋友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命里注定”的。这是你生活、工作经历中自然产生的,如亲友、乡友、学友等,是因为血缘、地缘、机缘为共同点而很容易地出现的,不是你想摆脱就摆脱得了的,也不是你想求就求得到的。

“战友式”的。这是在共同的工作中互相支持、鼓励、携手共进中出现的,如工作上配合默契的搭档,这也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得以形成的,基础比较牢固。

“患难之交”的。这是在共患难、同甘苦中结下的友情。如在对方处于极为低落的地位时在精神和物质上给过无私帮助;或是因为沦落之时互勉互助,齐心协力度过难关。这是经得起世事沧桑变化考验的友情。

“临时性”的。出于某一种利益上的需要共同携手、精诚合作,但双方在人格、性情上差别过大,利益一结束,双方的友情也就随之消散。比如在单位里为对付共同的“敌人”而临时结成的联盟,一旦“敌人”不存在了,双方交往的基础也失去了,甚至反目成仇。

“特定式”的。只是某一方面有特定的吸引力而走到一起,如棋友、牌友、玩友等等,除此之外,不会在其他方面有过深过多的交往,甚至毫无交往。这只是满足某一方面需要的朋友,“目的”性明确,不会有利益上的损害,相互交往比较轻松,而且带有很强的临时性特点。

“普普通通”的。来往较为密切,但不深入,谈不上彼此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也不会互相拆台、互相攻击,有需要时可请求支援,被请求时也会尽力而为,但不会无所不谈,也不会舍己为友,朋友之名较浓,朋友之实较弱。

第二,分清轻重,区别态度。对各种类型的朋友,要学会分清轻重,区别对待。

亲友——礼数周到。这是一种人情味比较浓的人际关系,只有建立在经常联系的基础上,才能加深彼此的情谊。联系的方式可以比较亲切、自然,注意周到细致的礼数。比如多日不见,走动又无时间,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电话互相问候,询问有无需要帮忙的事情。记住亲友的生日,并及时祝贺,更能体现亲戚间的亲近和关切,还可以搞家族式的聚会,互相邀请,以庆祝工作中的突出成绩、给老人祝寿等等。这种聚会既可以使大家感到亲切愉悦、其乐融融,又可交流思想、交换信息。对于长辈亲友(如叔叔、伯伯、舅舅、姨姨等),最适宜于在节日和他们的生日时去探望、问候和祝贺,在礼节上做到无可挑剔。

乡友——能帮则帮。每个人都有或轻或重的乡土观念,特别是现在人员流动性强的情况下,同在外地工作或打工的老乡而容易因地域特点而结成朋友。乡友之间的特点是容易接近,共同的话题较多,特别是在外地,在人生地不熟、其他圈子的朋友还比较少时,同乡便成了最有力的靠山。因此,对乡友请求帮助的要求,一般不要拒绝,能帮则帮,尽力而为,你帮助了他,他也会寻机报答的。

学友——时时相聚。作为学友,友情缔结在纯真、无利害冲突的阶段,基础比较牢固,用不着特别地表现加深友谊的行动。学友之间友情的突出特点是彼此都认为双方是纯洁的友谊,需要帮助时,直言相告即可,不要因有事相求而先以讨好作为铺垫,这样会被对方认为是亵渎了同学之情。但对待学友,也不能只是有事相求时才想起他,没事时就忘得一干二净。因此,对待学友,特别是要注意平时时常相聚,在一起轻松地坐一坐,聊聊天,彼此通报一下近况。对外地的学友,相聚机会较少,但也要不时通通电话问候一声。

挚友——视若亲人。挚友可能产生于亲友、学友、乡友、战友等不同层次之中,不管来自于哪个层次,他已经成为你朋友群中的“核心”人物,说明你们之间友情的程度是最深的,因而也是最值得投入的。对这类朋友的态度应该是无所不谈。你的喜怒哀乐都可以得到他的反应,你的困难可以及时得到他的鼎力帮助,他是你的第一倾诉对象,也是最值得信赖、最可依靠的人。因此,对这类朋友,你不能斤斤计较,在对方需要支持时,即使牺牲一些自己的利益也要舍得,所谓两肋插刀、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对方做得有些不如意的地方,也要宽宏大量一些。世上能成为挚友的没有几人,因而要倍加珍惜,对其视如亲人,不可轻易失去。

泛交——若即若离。这只是普通朋友,不用特别投入,只要能维持双方的既有关系即可。可偶尔邀约聚会,以免中断来往,有需要帮忙时也可婉言相求,但别作过高指望。被邀请时应尽量赴约,被请求支持时应尽量帮助,但不要勉强。如果发现值得深交之人,就“提升”他的“等次”,以相应的投入来加深友情;如发现他非善良之辈,则可将既有的关系斩断,不再与之来往,不可顾及太多的情面。

第三,怎样拥有知心朋友。知心朋友是朋友中较为特别的一个层次,其主要特点是“知心”,你知他心,他知你心。相互的交往更重在精神交往上。知心朋友弥足珍贵,但维系这份关系也很难,因为稍有懈怠,可能就会破坏这层关系。

无所不谈。知心朋友的友谊不是一颗心的奉献,而是两颗心的相互奉献。因此敞开你的心扉,毫无保留地向对方坦诚一切,包括隐私。

互相平等。知心朋友之间没有主宾之分,在友谊的水平线上,朋友间都是平等的。不要为使朋友满意,而去干你不愿干、也不应该干的事,不然,他会认为你把他视做势利之人。不要在他面前炫耀权势、财富,说话不要居高临下。

尊重对方。不懂得尊重朋友的人肯定不会拥有知心朋友。不要无故去伤害你的朋友,不要批评他的生活方式、兴趣爱好甚至古怪的行径。

耐心忠实。当朋友不顺心的时候,他就会找你诉说,你只要做一名忠实的听众,不加评论地耐心倾听便可。他要求听听你的意见时,就忠实地把自己的观点告诉他,而不要违心地随声附和。

不掺杂利益。你有困难时,可让知心朋友为你出谋划策,提出解决办法,但千万不要让他帮你具体做什么。让双方的交往保持在纯洁的精神交往上,才能避免因利益问题造成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