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同级相处,要做到只“羡”不“妒”。同级取得进步时,要向他表示衷心祝贺。有的人平时能够与人和睦相处,但一看到别人走到了自己前面,便妒火中烧,心理上很不平衡:“他与我一样的资历,一样的水平,一样的级别,凭什么他就得比我强?”这样的想法往往会导致你对同级开始冷落,甚至说些风凉话。这样做不但会使你失去信心,也不利于自己的进步。你尽可以羡慕他,向他学习,奋起直追,这才是正确的态度。要知道,光靠压低别人是不能抬高自己的。
第一,同级失误时不要讽刺挖苦。任何人都会有缺点和错误。当同级在工作中出现了缺点和失误时,既不能熟视无睹,任其发展和蔓延,也不能讽刺挖苦,借机抬高自己。
一次,某公司业务部经理小贺谈了一笔生意,由于对方条件太苛刻而没有谈成。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但销售部经理老余(前任业务部经理)却说:“凭小贺的才能竟然没有拿下这笔生意,这真是出乎意料啊!我当业务部经理时可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结果惹得小贺大为光火。
像老余这样的人,其实大有人在。他们本身没有多少才能,也没有干出过什么骄人的业绩,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们生怕别人小瞧自己,总想在别人面前显露一下。看到同级取得了一点成绩,他们便冷嘲热讽,甭管同级有了什么缺点错误,他们不是伸手拉一把,而是讽刺挖苦,落井下石,趁机表现一下自己的高明。
讽刺挖苦是最让人受不了的。它看似温和、不温不火、不急不躁,实则是软刀子杀人,更加让人难受。
而且,想通过讽刺别人达到抬高自己的目的,也是行不通的。因为在别人看来,你是高是低,要看你的真才实学。光凭压低别人抬高自己,最多只能骗人一时,一旦你的真面目被人看穿时,别人会更加鄙视你。
有的人,甚至在同级没有什么过失和错误时,也喜欢把别人讥讽一番。如果是偶尔一次,别人可能会认为你是在开玩笑,但是玩笑开个没完,别人就会对你心生厌恶,甚至反戈一击。
如果你认为自己真有本事,那就没必要通过讽刺别人的方法去抬高自己,因为你自身的实力人人都可以看到,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又何必画蛇添足呢?
如果你认为自己能力欠佳,对自己没有信心,那也不能讽刺别人,抬高自己。你讽刺别人,就是在表明你比他强,他干不了的事你可以干,但是真的让你去做你又怎么办?你认为凭自己的能力能够胜任吗?一旦失败,岂不是打了自己的耳光?
所以说,讽刺别人抬高自己,这实在是愚蠢的做法,它除了使你失去一些东西外,对处理好与同级的关系没有一点积极作用。
第二,别用丑事打压同级。“多嘴婆”是最让人讨厌的。在公司里,更强调的是实干,是团结。
有的人喜欢谈论别人的一些秘密,并以此为乐,这其中既包括谈论自己的领导、下级,也包括谈论自己的同级。
这些人之所以热衷于谈论自己同级的一些不愿为人所知的事情,不外乎有两种原因。
其一,谈论同级的家丑,尤其是向外张扬这些家丑,是为了达到某种心理平衡。同级之间最喜欢相互比较,因为他们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具有较大的可比性。当同级之间事事都不相上下时,他们的心理是平衡的,因为大家谁都不比谁强。而当某一位同级在工作上取得了成绩或得到了提升,这种相对的心理平衡就被打破了,平衡没有了,就需要再找回来,有些人就开始寻找一些同级工作中或家中的“丑事”,添油加醋,大肆宣扬,想以此达到败坏同级名声、损害同级威信的目的。一旦同级的名声和威信遭道到损害,失去的心理平衡就恢复了。
其二,宣扬同级的家丑,是为了打倒对方,乘机取利。比如,某公司的企划部经理由于工作需要调走了,上级决定从两名副经理中挑选一人接替经理的工作。这两名副经理无论是资历、能力、工作经验等都不相上下,经理的宝座最后归谁还是未知数。这时候,其中的一位副经理为了达到战胜对手的目的,便将对手以往工作中的失误和盘托出、公诸于众,结果使得这位同事的威望和形象在上级和其他同事的心目中大大降低。当然,这位副经理最终也没有达到目的,因为他既能揭别人的短,别人自然也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况且上级领导也不喜欢下级之间搞内讧,互挖墙脚。不得已,上级领导只得从其他部门调去一人担任经理职务。
有时候,同级会把自己的一些秘密,甚至是一些家丑说给你听,这说明他信任你,相信你不会将这些“丑事”传出去。一旦你辜负了他的一番心意,将这些事传开,甚至以此作为要挟同级的手段,那你们之间就会从合作转向对立,从朋友变成仇敌,使友谊和工作都受到影响。
还有一些人不注重维护本单位或本公司的形象,总是在感到不满时,向本单位以外的人诉苦:“我们公司的某某真差劲,他……”于是同事的“丑事”满世界乱飞。其实,这样做不仅是在损害某一个人的形象,也是在损害整个组织的形象,因为组织内部的每一个人,都是组织形象的代表,损害某一人的形象,就会“一损俱损”。另外,在你向外渲染同级的丑事时,很有可能会将单位的一些秘密一并传出去,这样,就会给竞争对手提供可乘之机。
总之,别人的家丑不可外扬,它不仅会影响同级之间的关系、组织内部的团结,而且还会使整个组织面临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