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闲话,不可以轻视,但也不值得过于认真。闲话是一种背后舆论,它可以败事,也可以成事;可以帮人,也可以毁誉。闲话具有刺激、猎奇的特点,与其较真,空空如也,什么结果也不会有,留下的只是个人的烦恼。所以说“人言可畏”。
下级在人际交往和与大家的接触中,常常涉及一些上级领导的情况。不管自己与上级的关系如何,在上级手下是否得志、顺心,都不能内丑外扬,不要诉上级的苦,流露对上级的不满。
例如,开会时憋了一肚子的气,好不容易才解放出来的几个小伙子,一起跑进洗手间松一口气,这些人碰在一起就毫不留情地批评起上司:“我们的总务科长可真会逢迎拍马,教人受不了么。跟着这种人怎么会有好呢?”结果,这些话恰巧被刚进门的总务科长听到,这种情况在现实的生活里时有所闻。
当然,也不能对自己的上级进行溢美宣传,过分地炫耀自己和上级,这会使别人产生逆反心理,引起其他闲话的流行。同时,也会使人对自己产生浅薄、好吹捧,好巴结和不值得信赖的印象。正确做法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内丑不外扬。无论对上级有什么意见和看法,都不在外边宣传,都不对外人流露,可以在内部通过讨论、批评与自我批评或者内部协调的办法加以解决。对自己的上级进行诋毁,等于是在破坏自己的荣誉,这是不明智的。
第二,扬善溢美。下级热爱自己的上级是应该的,但是不可过分吹捧,对上级的宣传要实事求是,一是一,二是二,不扩大,不修饰。宣传上级,不是把上级挂在嘴上,而是从需要出发,关键时刻用事实说话,说明问题,以正视听。
作为下级,还要善于听闲话,听闲话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了解人们的思想动向,知道人们在想什么,议论什么;二是可以了解大家对上级的真实看法,帮助上级验证自己;三是可以发现工作漏洞,看一看实际工作中存在什么问题;四是了解一点“敏感问题”,有些事情往往是“山雨欲来风满楼”,闲话有时起着“天气预报”的作用。
可见,下级,尤其是上级身边工作者,要学会听闲话,正面的、反面的、讽刺的、表扬的、明朗的、隐晦的都要听。
想要听到闲话,就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听的时候,要沉住气,不抬杠、不追问、不评论、不纠正、不解释,也不要随声附和,经常明智地点点头,用微笑作答。闲话的内容如果涉及自己,千万不可暴跳如雷、沉不住气。如果涉及自己的上级,不要辩解,不要否定,但也不要肯定。可以推说“不甚了解”,或都以微笑作答。
对听来的闲话还要过滤,多数没有用处,听听而已,不必件件认真。对于一些与上级威望、与上级工作相关的问题,要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地进行分析和加工,提炼出正面的、有积极作用的东西,作为工作信息或工作建议提供给上级。
因此,面对闲话,下级应立足于维护上级的形象,听闲话而不传闲话,并以巧妙的方法加以利用。
除此之外,下级还要切记不可泄漏领导的隐私。有这样一件事,A的笔记本丢失,被B捡到。这个本子上记录了A的直接领导的工作关系、个人亲朋关系达80多个,包括姓名、住址、来往时间,以及互送礼品的数量、价值等。A承认,他是以控制上级秘密作为筹码,待到有用之时,讨价还价的。
下级为上级保守秘密是职责、义务,是工作纪律、道德观念的要求,也是对上级忠诚的体现。对于上级的秘密,不论是工作秘密还是个人秘密,应该知道的可以知道,不应该知道的,不要强求知道。下级要控制自己的知密欲,不要有意识地去探听,不要主动了解,有时还要主动回避,以减少知密度。有些人以在领导身边工作、知道的秘密多为荣耀,喜欢别人从自己嘴里探密,用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其实,这是一种非常浅薄和有害的做法。
上述那位A以探听上级领导的隐私,以达到将来利用上级或要挟上级的目的,更是道德品质败坏的表现。这样居心叵测的人,如果被发现,自然会被清除。任何一位领导,都不喜欢可能给自己带来危害的下级。
在古代,“孔光不言省中树”的故事,可为我们提供借鉴。汉代的孔光,官至仆射、尚书令,是皇帝的“秘书长”。他主管中枢部门十多年,严守法度,从不泄密。据《汉书》载:孔光“沭日归林,兄弟妻子燕语,终不及朝省政事。或问光:‘温室省中树皆何木也?,光不应,更答以他语,其不泄如是。”
如果在公司或企业工作,则更要对上级的秘密秘而不宣,因为一旦泄漏秘密,不但会损害上级的形象,而且还会在不经意中泄露本部门的商业机密,使组织蒙受损失。更有甚者,上级领导一旦发现你的“泄密”行为,轻者会对你心生厌恶,从此疏远你、冷落你,重者则会炒你的“鱿鱼”,甚至会因你给组织带来损失而给你一定的经济处罚或让你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如果得到这样的结果,那你恐怕就得抽自己嘴巴了。
此外,喜欢谈论领导私生活的“长舌妇”更是令人讨厌。但我们必须承认,喜欢探听别人的私生活几乎是人的一种本性。
一般说来,地位越高的人,私生活越引人注目,这就养成了人们谈论上司私生活的习惯。但是,如果你想当个好部属,如果你想在企业中有一个好的发展前途的话,那么,你还是不谈上司的私生活为好。
所谓私生活,就是个人生活的隐秘部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秘,领导者也不例外。既然是隐秘,当然就不希望外人知道,而你偏偏在那儿说长道短,怎么不叫上司恼火呢?
既然是隐秘,旁人自然不能知道得很详细、很清楚,即使有所知晓的人也不能通过正常的渠道传播。于是,道听途说,添油加醋,距离事实往往很远。因此,谈论上司的私生活,也等于在传播流言蜚语,这怎么能不叫上司愤怒呢?
“我们又不是当面说,上司怎么会知道?”有人或许会这样想。这可真像孩子一样天真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就是在背后议论同事,也保不住会传到其本人耳朵里。何况上司处于一种极有利的地位,有很多人希望和他接近,讨他的好。他如果想要了解什么事,可说是丝毫也不困难的,说不定还有人为了某种目的自己送上门去报告呢!
所以,与其寄希望于上司不知道,还不如自己不参与谈论上司私生活为好。
聪明的部属应该知道,万一获悉上司的某种秘密,最好也装不知道。不但不对上司泄漏半句,对同事也该保持缄默。
有的人为了博得上司的好感,故意在上司面前透漏一两句,表示自己虽然知道却没有跟人讲;或者在同事面前显现出“我有秘密但不告诉你们”的样子,这真是愚蠢无比。这样做,上司不仅不会感激你,反而会觉得你在以此要挟他,他对你不深恶痛绝才怪!同事们也会认为你故弄玄虚,令人作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