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情义是个无价宝

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每一个人都难逃一个“情”字。求人办事要想成功,“人情生意”就必须要做好。有“手段”的人,总是懂得时刻储蓄人情,不让它透支。

很多人都有一本或数本银行的存折,如果你年初有五千元,到了年底,你会发现,存折上不只是五千元,而且还有利息!人际关系也是如此。

有一位出版商,他平时就很注重人际关系的建立,不论是大人物或小人物,他都会不吝花费地和他们建立关系。据说有一位与他并未谋过面的作家因为急需,去向他借钱,他二话不说就掏出两万元。他广结人际关系的结果就是到处都有人帮助他,他也因而得到了很多好稿子。后来,在他危急时,很多人相助使他渡过了难关。

他就是用在银行存钱的方式建立他的人际关系——先存再提!

“先存再提”说来有些“现实”,有“利用、收买”的味道,但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和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本来就有这样的好处,不能光用“现实”的眼光来看;而这些人际关系,必成为你这一生中最珍贵的资产,在必要的时候,会对你产生莫大的效用。就像银行存款一样,平时积蓄,有急需时便可派上用场。而别人对你善意的回报,有时是附带“利息”的,就好比银行存款生利息那般。

那么如何“积存”人际关系呢?

第一,不忘给人好处。

给人大好处别人会受宠若惊,以为你别有居心而采取防卫的态度,因此宜从小好处给起,但要给得自然、有诚意。这就是运用了人们爱贪小便宜的心理,相当有效。

第二,不忘关怀别人。

“关怀”没有标准,实质的关怀、精神的关怀都可以,在对方不得意或生活遭遇困难时,这种关怀特别具有力量。

第三,不要得罪别人。

得罪人对人际关系的伤害很大,如果不能积极主动地去建立关系,至少也不可轻易得罪人。

第四,不在乎被人占便宜。

被占便宜看似一种损失,其实是一种投资,因为对方会觉得有所亏欠,恰当的时候便会有所回报。当然,太大的亏是不能吃的。但如果明知讨不回公道,那就不如认了。另外,有些人占了便宜还卖乖,却没有亏欠之心,对这种人便不必有所期望,让他占便宜总比得罪他好。

历史上许多老奸巨猾的政客都明了使用人情能使鬼推磨的道理,于是公事公办之际,也不忘与人拉上人情关系,因为一旦交情确立,他就能够从中得到源源不断的好处。

戴笠当军统头子时,逢年过节,都要派人出去送礼。他手下的人把汽车停在国府路(今南京长江路)附近,到了黄昏人少的时候,就会有人过来问:“戴局长有东西交给我吗?”然后接过红包悄然离开。

这些人,都不是达官显贵,而是总统府里的听差、门房、女仆或是文书,虽然地位卑微,绝不可能参与军国大事,但他们毕竟天天在蒋介石身边。戴笠并不是时时刻刻可以跟随在蒋介石身边的人,而这些人的职业就是侍候在蒋介石身边。蒋介石行为情绪的变化,都瞒不过这些人的眼睛。

然而对戴笠而言,这些作用还不是最重要的。当时,公文积压是常事,有的一搁就是一年半载,有的虽然只是搁上十天半月,但批下来,也是另一种结局了。军统上报的公文,耽搁在蒋介石那里,戴笠是不敢催办的。可是清洁女工就有这样的便利,女工清扫蒋介石的办公室时,只要顺手在公文堆里把军统的公文翻出,放在上面就万事大吉了。戴笠的部下再有神通,也不敢随意进蒋介石的办公室,这件事如果没有特殊的人情,就很难办成。

利用人情求人办事,还要把眼光放得远一点,不能急功近利。善于放长线、钓大鱼的人,看到大鱼上钩之后,总是不急于收线扬竿,把鱼甩到岸上。因为这样做,到头来不仅可能抓不到鱼,还可能把钓竿折断。

有眼光的人,他会按捺下心头的喜悦,不慌不忙地收几下线,慢慢把鱼拉近岸边;一旦大鱼挣扎,便又放松钓线,让鱼游窜几下,再又慢慢收钓。如此一收一放,待到大鱼精疲力尽,无力挣扎时,才将它拉近岸边,用提网兜拽上岸。

求人也是一样,如果逼得太紧,别人反而会一口回绝你的请求。只有耐心等待,才会有成功的喜讯。

据说,某中小企业的董事长长期承包那些大电器公司的工程,对这些公司的重要人物常施以小恩小惠,这位董事长的交际方式与一般企业家的交际方式的不同之处是:不仅奉承公司要人,对年轻的职员也殷勤款待。

事前,他总是想方设法将电器公司中各员工的学历、人际关系、工作能力和业绩等作一次全面的调查和了解,认为这个人大有可为,以后会成为该公司的要员时,不管他有多年轻,都会尽心款待。这就为他日后获得更多的利益做了充分的准备。

这位董事长明白,十个欠他人情债的人当中总会有几个能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他现在做的“亏本”生意,日后会利滚利地收回。

所以,当自己所看中的某位年轻职员晋升为科长时,他会立即前去庆祝,赠送礼物,同时还邀请他到高级餐馆用餐。年轻的科长很少去过这类场所,因此对他的这种盛情款待自然备加感动,心想:我从前从未给过这位董事长任何好处,并且现在还没有掌握重大交易的决策权,这位董事长真是位大好人!无形之中,这位年轻科长自然产生了感恩图报的意识。

正在受宠若惊之际,这位董事长却说:“我们公司能有今日,完全是靠贵公司的抬举,因此,我向你这位优秀的职员表示谢意,也是应该的。”这样说的用意是不想让这位职员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这样,当有朝一日这些职员晋升至处长、经理等要职时,还会记着这位董事长的恩惠。因此在生意竞争十分激烈的时期,许多承包商倒闭的倒闭,破产的破产,而这位董事长的公司却仍旧生意兴隆,其原因就是由于他平常人情方面投资多。

这位董事长“放长线”的“手段”,确有“老姜”的“辣味”。这也揭示求人要有长远眼光,尽量少做临时抱佛脚的买卖,而要注重有目标地长期感情投资。同时,放长线钓大鱼,必须慧眼识英雄,才不至于将心血枉费在那些不中用的庸才身上,日后收不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