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好自己的舌头,不说不该说的话

话说不当,招致灾祸

俗话说,一张口可以荣升,同样也可以夺身家性命。鸟儿会被自己的双脚绊住,人会被自己的舌头拖累。人往往会因为说错话而自找麻烦。其实,爱说话、喜欢饶舌并不是什么大毛病,只不过古语说“祸从口出”却一直屡试不爽。虽然不少人即使职业前程栽在了舌头上,还满腹委屈地说:“我也没做什么啊?”甚至还有人为此丢了性命,这不得不让我们警醒。

在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被舌头误了终生的人也不少。杨修,字德祖,东汉末文学家。出身高门士族,与曹植是好朋友。他博学能言,智识过人。但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曹操表面上对其才华非常赞赏,心甚忌之。虽说曹操爱才不假,但是,一定是可以驾驭之才。像杨修这样恃才狂妄,牙尖嘴利,最终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

杨修这个人,总是自认为绝顶聪明,而且,有事没事就爱炫耀。曹操嫌工匠造的园门太宽了,就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其实这种小伎俩,别人未必看不懂,但别人不会扫上司的兴致。杨修一看,赶紧就公布答案,不就是说门太“阔”嘛。后来曹操在一盒点心上写了“一合酥”,杨修又急于表现,告诉大家“一人一口”,分吃了。曹操疑心病重,曾杀了半夜给自己盖被子的内侍,这事说出去当然不好听,就谎称是梦中杀人。杨修猜到真相,忍不住在葬礼时感叹:“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无意知道了他人的隐私,保持沉默好了,这么口无遮拦,四处张扬,只会自找麻烦。杨修非常好为人师。曹操欲考察儿子曹丕和曹植的能力,经常给他俩出出难题。按理说这是家事,别人不好瞎掺和,可是杨修技痒难耐,经常给曹植出招。有人把此事告到曹操那里,杨修的处境会好吗?曹操兵退斜谷时吃了败仗,正在进退游移之间,随口传令以“鸡肋”为夜间口号。杨修非常理解曹操进退两难的心情,猜到他可能会退兵,并教随从准备归程。一时大家都知道曹操欲归之意,纷纷做起了退兵的准备。曹操夜里心烦意乱,看到此情此景,肺都气炸了。他叫杨修前来询问,而且,杨修还振振有词:“鸡肋不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吗,由此知王意。”而此时,曹操正怕军心涣散,盛怒之下就斩了杨修。

说到底,我们与人谈话,无非是以下几种目的:或者是为了加深了解,发展相互间的合作关系;或者是托人办事,有求于人;或者是批评别人的错误,使对方弃旧图新;或者是申述事情的原委,让对方弄清真相,等等。但要达到上述目的中的任何一种,都必须使对方乐意听你的谈话。我们说话的时候,应该经常考虑,为什么有的人常常被人误解呢?为什么有些人原意是为安慰别人,反而惹起别人的反感呢?为什么有些人原意是赞美别人反而使人以为是讽刺呢?为什么有些人原意是要和别人和好,反而引起一场战争呢?或许,这当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说话没有分寸感,可能是用字措辞方面缺乏分寸感,用了不恰当的词句,使对方发生误会,而更多的是说话的表情和声调失去了分寸感。

办公室说话,注意分寸

在办公室里,与同事交往离不开语言。可是,你会不会说话呢?俗话说“一句话说得让人跳,一句话说得让人笑。”同样的目的,但表达方式不同,造成的后果就大不一样。那么,在办公室说话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首先,不要人云亦云,要学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通常。老板赏识那些有自己头脑和主见的职员。假如你经常只是别人说什么你也说什么的话,那么你在办公室里就很容易被忽视了,你在办公室里的地位也不会很高。要有自己的头脑,无论你在公司的职位怎样,你都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应该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其次,有话好好说,切忌把与人交谈当成辩论比赛。

要注意,在办公室里与人相处要友善,说话态度要和气,哪怕是有了一定的级别,也不能用命令的口吻与别人说话。可能有时候,大家的意见不能够统一,但是有意见可以保留,对于那些原则性并不很强的问题,没有必要争得你死我活。假如一味好辩逞强,那么,就会让同事们敬而远之。

第三点,切忌不要在办公室里当众炫耀自己。

假如自己的专业技术非常过硬,假如老板非常赏识你,这些就能够成为你炫耀的资本了吗?要清楚,再有能耐,在职场生涯中也应该小心谨慎,强中自有强中手,倘若哪天来了个更加能干的员工,那你一定会马上成为别人的笑料。假若哪天老板额外给了你一笔奖金,你就更不能在办公室里炫耀了,说不定别人在一边恭喜你的同时,一边也在嫉恨你呢!

第四点,办公室是工作的地方,不是互诉心事的场所。

在我们的身边,总会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喜欢向别人倾吐苦水。虽然这样的交谈能够很快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你们之间很快变得友善、亲切起来。但是,心理学家调查研究后发现,事实上只有1%的人能够严守秘密。

因此,当你的生活出现个人危机,比如失恋、婚变之类,最好不要在办公室里随便找人倾诉;当你的工作出现危机,如工作上不顺利,对老板、同事有意见有看法,你就更不应该在办公室里向人袒露,相信任何一个成熟的白领都不会这样“直率”的。

总而言之,说话要分场合、要有分寸,最关键的是要得体。不卑不亢的说话态度,优雅的肢体语言,活泼俏皮的幽默,这些都属于语言的艺术。当然,拥有一分自信更为重要,懂得语言的艺术,恰恰能够帮助你更加自信。能够娴熟地使用这些语言艺术,相信你的职场生涯一定会更成功的!

管好自己的舌头

“张大嘴,你在办公室吗?”那天的天气真的很热,小张正因为工作的事心里烦躁着,跟他挺铁的一位朋友在电话里怒气冲冲地大声向他问道。小张一惊,心想,平时兄弟间一向客客气气的,从不乱给人起外号,从不发火,今天到底自己犯了什么错误使他发这么大的火?“你什么意思,别天热人也火气跟着大啊!”小张努力使自己平静。“我到你办公室去问你两件事,等着我。”这位朋友恶狠狠地挂掉了电话。

“我老表替人打官司挣了100万是不是你跟人说的?”朋友一进小张办公室就问开了。小张一听顿时明白了,说:“是呀,这有错吗?这说明你老表有本事啊,这种钱不是任何人都能挣来的!”说句实话,当初朋友跟小张说起他老表这件事时,小张只有羡慕的份。“好,好,这件事也就算了,那他生活作风有问题是不是你说的?”当时,小张一听顿时懵了,又遭人陷害了。“如果是我所说,我愿负法律责任。”小张也生气了,可这种事就是没说也是跳进黄河也说不清。

“不是兄弟说你,吸取教训吧!”他的朋友长长地叹了口气,“说句实话,我也很生气,我也相信兄弟间不会说那种话。今天来不为别的,只是提醒你:管好自己的舌头。顺便跟你说个故事,好好领悟领悟。”就这样,朋友点燃一支烟,慢慢地说起故事来。

话说,在深山老林里,有一个寺庙,只有两个和尚,一个长者,一位二十来岁的青年,这里很偏,几乎就没有人来烧香拜佛。那天,小和尚不知从何处得知了山外另一寺庙的一点小事,急匆匆地跑到长者的练功房,“师傅,我今天听到一个好消息想告诉你。”

“什么好消息让你这么激动?来,先坐下,慢慢说。”长者微微地睁开眼睛,用手捋了捋胡须说,“不过在你告诉我这个消息前,我想问问你,这个消息过滤了吗?”

过滤?长者的话让小和尚摸不着头脑。“师傅,话能过滤吗?怎么过滤啊?”

“首先要用‘真实’过滤。”长者轻轻地抚摸着小和尚的头说,“你能告诉我你这个消息确实真实可靠吗?”

小和尚抓了抓脑袋,“不知道,这个消息是我刚才下山听来的。”

“哦,这种消息?!那你用‘善意’过滤了吗?”

“没有,师傅,但这个消息对我们有利……”小和尚满脸委屈。

“你先别说,”长者制止了小和尚,然后说,“既然上面两层都没有过滤,那我问你,这个消息对我们很重要吗?”

“嗯……”小和尚犹豫了半天才回答,“其实跟我们寺庙也没多大关系。”

“既然这种消息既不真实,也非善意,对我们自己来说更不重要,那还有说的必要吗?”长者拉着小和尚的手,恳切地说,“好好修炼,你还年轻啊!”

“故事完了,你好好领悟吧!”那位朋友掐灭烟头,站起了身,意味深长地说道,“兄弟,为人处世,请管好自己的舌头!成也舌头,败也舌头啊,古今有之!”

事后,小张心想,那天自己何必多那个嘴,招来如此麻烦,对己对人均无益,相反还伤害了某些人。其实在平时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又说了多少废话?如果我们及时拿“真实”、“善意”、“对自己重要(包括别人)”这三准则来过滤我们说的话,就会发现很多话压根就没必要说,也不用说。这样自己、别人都少了诸多烦恼和伤害!“静坐当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朋友,好好管好自己的舌头吧,那样,你的人际关系会更融洽,人与人之间会多一份真情,少一点伤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