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得意时,不要太张扬

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说:“我从不歌颂自己,我有财产,有家世,我花钱慷慨,朋友们说我风趣,可是我绝口不提这些。固然我有某些优点,而我自己最重视的优点,即是我谦虚……”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认为“成功的第一个条件是真正的虚心,对自己的一切敝帚自珍的成见,只要看出与真理的冲突,都愿意放弃。”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识。”所以,人都要懂得谦虚。

一个人要清楚外面是一个非常精彩的世界,但外面又是一个让人特别无奈的世界。因此每个人都应该这样:“得意时不要太张扬,失意时不要太悲伤。”爱因斯坦由于创立了相对论而声名大振。有一次,他9岁的小儿子问他:“爸爸,你怎么变得那么出名?你到底做了什么呀!”爱因斯坦说:“当一只瞎眼甲虫在一根弯曲的树枝上爬行的时候,它看不见树枝是弯的。我碰巧看出了那甲虫所没有看到的事情。”

谦虚不仅是成功的要素,谦逊与内心的平静也是紧密相连的。内心的平静是做人的一种高级的“心眼”。我们越不在众人面前显示自己,就越容易获得内心的宁静,这样,就容易引起别人的认同,得到别人的支持。

真正有“心机”的人是决不会滥用优点和荣誉的,他不会等待着去享受荣誉,他会继续努力去做那些需要去做的事。正如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所谆谆告诫的:“决不要陷于骄傲。因为一骄傲,你就会在应该同意的场合固执起来;因为一骄傲,你就会拒绝别人的忠告和友谊的帮助;因为一骄傲,你就会丧失客观的准绳。”

然而,让事情更糟的是,你在得意时越夸耀自己,别人越回避你,越在背后谈论你的自夸,甚至可能因此而怨恨你。同时,骄傲的人必然妒忌,他喜欢那些依附他的人或谄媚他的人,他对于那些以德行受人称赞的人会心怀嫉恨的,结果,他就会失去内心的宁静,以至于由一个愚人变成一个狂人。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失意时敬人,得意时更要敬人。敬人者,人恒敬之。

记得有一次,小李约了几个朋友来家里吃饭,这些朋友彼此间都十分的熟悉。小李把他们聚在一块,主要是想借着热闹的气氛让一位目前正陷于低潮的朋友心情好一些。

这位朋友不久前因经营不善结束了一家公司的经营,妻子也因为不堪生活的压力正与他谈离婚的事。内外交逼,他实在痛苦极了。

来吃饭的朋友都知道这位朋友目前的遭遇,大家都避免去谈与事业有关的事,可是其中一位因为当时发了大财,赚了很多钱,酒下肚之后忍不住就开始谈他的赚钱本领和花钱功夫,那种得意的神情连小李看了都有些不舒服。而小李那位失意的朋友更是低头不语,脸色特别难看,一会儿去上厕所,一会儿去洗脸,后来借故提早离开了。

小李送他出去,走在巷口时,那位朋友愤愤地对小李说:“老吴有本事赚钱也不必在我面前吹嘘嘛!”

此时,小李最清楚他的心情,因为在10年前小李也有过人生的低潮期,当时正风光的亲戚在小李面前炫耀他的薪水如何如何的高,年终奖金如何如何的多,那种感受就如同把针一支支插在他心上一般,说多难过就有多难过。

所以,与人相处一定要牢记“不要在失意者面前谈论你的得意”。

一般来说,失意的人较少攻击性,郁郁寡欢是他们表现的最为普通的一种形态,但别以为他们只是如此。听你谈论了你的得意后,他们普遍会产生一种心理——怀恨。这是一种转进到心底深处的对你不满的反击。你说得口沫横飞,不知不觉已在失意者心中埋下了一颗炸弹。想想看,这多不值啊。

失意者对你的怀恨多半不会立即显现出来,因为他们此时无力显现,但他们会透过各种方式来泄恨,例如说你坏话、扯你后腿、故意与你为敌,其主要目的就是要看一看你会得意到什么时候。而最明显的则是疏远你,避免和你碰面,以免再听到你的得意之事,于是,你不知不觉就失去了一个朋友。

不管失意者所采取的泄恨手段对你造成的损伤是大还是小,至少这是你人脉资源上的危机,对你绝不会有好处的。

像前面小李叙述的他那位失意的朋友,只要一谈起那位曾在他面前谈论得意之事的朋友就闷声不语,后来小李才知道,他们再也没有来往过。

因此,当你有了得意之事,不管是升了官,发了财,或是一切顺利,切忌在正失意的人面前谈论,如果不知道某人正在失意也就算了,如果知道,绝对不要开口。切忌“在失意人面前谈论得意之事”。

不过有一点你必须注意,就算没有正失意的人,但总也有景况不如你的人,你的得意还是有可能引起他们的反感;人总是有嫉妒心的,这一点你必须承认。

所以,得意时就少说话,这样既敬人又敬己。做人要懂得谦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