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遇事三思,做自己的“伯乐”

毛遂自荐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可以说,毛遂就做了一次自己的“伯乐”,让信陵君见识了他的才能。

毛遂是平原君的门客,由于秦王攻打赵国,赵国派平原君到楚国求救,赵国挑选文武俱备的20个人一同前往,挑选到第19个人,毛遂自己推荐自己,说出自己的才能,那19个人都笑话他。到了楚国,请求楚国发兵支援,楚王犹豫不决。毛遂手按着剑到楚王面前,对楚王说:“秦国的白起,第一战就会夺大王的都城鄢郢,第二战会烧毁夷陵,第三战就会侮辱大王的先人,这是老百姓的耻辱,楚国会怨恨,会给赵王蒙羞的。现在请求发兵抵抗秦国,实在是为楚国而非为了赵国。”楚王答应了,就与赵国在堂下歃血为盟。平原君回国后,对赵王说:“毛先生一到楚国,使赵国的名声重于九鼎。”于是将毛遂聘为客卿,带领赵国军队与楚国一起抵抗秦国,在邯郸将秦国军队打败,赵王封毛遂为上将。

毛遂可以说是一个善于发现自己的伯乐,如果他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如果他不敢于向信陵君去推荐自己,在信陵君那么多的门客中,毛遂的才能根本没有用武之地,信陵君也根本不可能发现他的才能。

做自己的伯乐才能让别人发现你的才能,古往今来莫不如此。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是古人说的,意思是如果没有伯乐发现你赏识你,你纵然是千里马也很难有所作为。但在当今社会,如果你一味等着伯乐来找你,那你就错了。因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你首先要做自己的伯乐,才更有可能找到属于你的伯乐。

诚然,人的成功需要一些机遇。如果一个人才能够碰上自己的伯乐,独具慧眼的伯乐适时地拉你一把,将你引领到能给你施展才华的舞台,你的人生会从此与众不同,发展之路会豁然开朗。

一般说来,企业目前需要的优秀人才要求有技术业务水平、敬业精神、拼搏进取精神和责任心,还要有团队合作能力、良好的学习创造能力、交流与沟通的能力等。说白了,也就是两类人才:一是在某个领域有独到的本事,技术水平高的人;二是有一定技术背景、知识全面、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你应该比任何人更了解你自己。如果能做自己的伯乐,就能扬长避短,成功地推销自己;如果能做自己的伯乐,就能把握好机遇,有目的地迅速发展完善自己,在实践中迅速成长。

优秀的人才不会贬值,企业都希望能招聘到最棒的人才。虽然人才市场竞争激烈,但年轻人的发展机会也很多。而对市场的无情,你应该主动出击,而不是在等待伯乐中虚掷光阴。

哲人说:“弱者等待时机,强者创造时机。”我想:做自己的伯乐的人定是哲人所说的强者。

职场中,你有没有做过自己的伯乐?或者说,你有没有勇于做自己的伯乐?

做自己的“伯乐”

韩愈的《马说》一直被认为是识才、用才的经典。“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似有道理,其实,却不乏消极和宿命的思想。上面的事例以及古往今来的其他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因为人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某个领域的“千里马”,在等待“伯乐”发现的同时,完全可以成为自我推销的“伯乐”。

良马,不因有无伯乐而存在;人才,也不因有无知己而生灭。炫耀于外表的才干固然容易引起伯乐的注意,往往令人羡慕;而深藏不露的智慧则更能带来成功,这需要难以言传的自制与自信。西班牙人把这种本领叫做“潜能”,一个人具有优良的素质,并能在必要时发挥这种素质,引起伯乐的慧眼识珠,从而推动命运的车轮转动,这就叫潜能。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却总有人把个人的命运和前途都寄托在“伯乐”身上,心甘情愿作一个被人挑选的马,幻想着被“救世主”赏识。若一时怀才不遇,就灰心丧气,叹世上“伯乐”太少,抱怨终生,大志难酬,楚国大诗人屈原就是典型的例子。然而,历史上却有更多的人,他们最初大多是默默无闻,辛勤耕耘,在孤独中探索,为将来大有作为蓄足势能,到需要之时,便水到渠成。君不闻,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坎坷和曲折,甚至于灾难,对于“千里马”来说,只是考验,更成为前进的不竭动力。

当然,那些被“伯乐”发现的“千里马”是幸运的,他们得以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才华。但“伯乐识马”毕竟是有限的,也不常有。真正有才识的人应该学会正确地评估自己的价值,培养多方面的能力素质,掌握更多的信息资料,以便适时有效地推销自己。尤其是处在当今竞争的年代,灵活的选才方式有不少种,如:公选制、自荐制、招标、招聘制、考试、考核制和试用、辞退等,不拘一格选人才,这对于“千里马”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们何不转变理念,变崇拜“伯乐”、迷信“救世主”为锐意进取、积极参与,做自己命运的主宰,尤其是在人生的每一个转折点,我们要好好把握这个时机,我们不应在坐等“伯乐”来识马了。

正是,莫道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认清自己

某人原来供职于某行政机关。在旁人看来,他有一份体面而且旱涝保收的工作。可是,这个不安分的主儿,两年前自己砸掉“铁饭碗”,开办了一家软件公司。经过两年多风风雨雨的磨砺,如今他的公司已经颇具规模。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他知道要当自己的“伯乐”,找准要走的路。

有人问起他当初的决定时,该人坦言,他天生就不是坐机关的料。他觉得,干自己喜欢的事,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虽然累点、辛苦点,但苦中有乐,乐中有动力和更大的追求。

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对每个人来说,往往只有一条才是自己最佳的选择。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善于认识自我,正确选择发展道路。换言之,欲为“千里马”,得当好自己的“伯乐”。尤其是当你不被别人所赏识时。

当今是一个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时代,当你身处的环境不适合自己发展时,不要感叹“英雄无用武之地”,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北方有南方。勇敢地走出去,也许就会闯出一片新天地!当你身处逆境时,比如说下岗了,你也应该感受到“在岗位的未必不被淘汰,下岗的并非已被淘汰”。因为这是个可以变绝望为希望的时代。

俗话说: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善于“历险”,还是“犁田”,是善于“载重”还是“渡河”,只有认识自己的长短,才能更好地在人生征途中扬帆远航,在努力拼搏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否则,“长短不分”或“舍长取短”,都容易偏离方向,并和成功失之交臂。

现实生活中有诸多的“千里马”,却不善于当自己的“伯乐”,乃至骈互于槽枥之间,空悲切。这也是许多人扼腕叹息的缘由。